馬拉松5段、波士頓門檻、廈門馬拉松精英相鄰年齡組成績差分析

馬拉松5段、波士頓門檻、廈門馬拉松精英相鄰年齡組成績差分析

昨天發文《從廈門馬拉松和波士頓馬拉松的精英成績對比中我們看到了什麼?》指出,廈馬所遵從的《中國境內馬拉松及相關運動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所定的“1分鐘”不夠科學,同時與波士頓馬拉松的報名門檻的“5分鐘”做了對比。波馬的門檻相對更靠譜。

其實,波馬的門檻也是比較粗糙的。怎麼就那麼正好都是5分鐘之差?隨著年齡的增長,50-54組與55-59組之間變化為正好10分鐘,之後,又變化為正好都是15分鐘。這說明就是一個粗略地劃分。因為波馬的這個“正好”只是一個門檻成績,不是標準,不一定要那麼精準。這是可以理解的(而《辦法》是等級,這可是標準哦)。

馬拉松精英或稱報名門檻的設定,可以做到更科學、更合理、更精準嗎?當然可以。那就是用馬拉松段位標準來劃線。可用最接近波馬門檻成績的馬拉松5段來做個比較分析。圖示

從三組成績差由低齡向高齡的走勢看,都是成績差越來越大,這是一個符合實際的大趨勢。用我的話說,是一個拋物線趨勢(另文詳解)。但在做法上,顯然,《辦法》不夠科學;波馬的5分鐘變10分鐘再變15分鐘有人造的生硬;而段位成績差才最接近真實。

段位的成績差是級進式的演進,而不是5分鐘到10分鐘的跳躍。段位的成績定位是以國際田聯《田徑項目分值表》中馬拉松成績分值為基礎設定的,有科學的基礎。

說得更簡單些,可以用段位標準中的一個段位做精英標準,如5段。如嫌高了,可用4段;嫌低了,也可用6段。

附:馬拉松段位標準、2015年波士頓馬拉松報名門檻成績、《中國境內馬拉松及相關運動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精英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