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爲什麼有三朝古都的稱號?

謝強的母親是井蓋


1、夏都洛陽?證據?如果僅僅是建立在可能性的基礎上,那麼山西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其他省份。

2、商都洛陽?證據?不要“據說”、“可能”…目前史學界爭議較少的是亳(商丘)和殷(安陽)。

3、西周都鎬京,在陝西西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鎬京為周天子居住和理政的中心,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合稱豐鎬。都洛陽?可笑。知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知道周平王東遷嗎?

4、唐朝共289年,除了武周定都洛陽15年,唐末朱溫挾持東遷洛陽不到3年,其餘270年都長安。

5、武則天定都洛陽那10幾年,請不要扯上其他幾個唐朝皇帝:

(1)、唐高宗,出生在長安,在位期間滅西突厥、百濟和高句麗,領土為唐朝最大。高宗在位期間,雖然與武則天共治,但實權始終在高宗手裡,甚至一度下詔廢掉武后,直到唐高宗死了七年以後,武則天才建立武周定都洛陽。唐高宗死後葬在乾陵(陝西乾縣,武則天死後與之合葬一處)。

(2)、唐中宗,先後兩次在位,第一次是在武則天建立武周定都洛陽之前,第二次就是神龍革命,逼武則天退位,去國號周恢復大唐國號。唐中宗喜歡馬球,在長安多次舉行馬球比賽,金城公主(就是把釋加牟尼12歲等身像由小昭寺搬到大昭寺那位)遠嫁土蕃,唐中宗還在渭河邊為她餞行。唐中宗生於長安,死後葬在定陵(陝西富平)。 (3)、唐睿宗,跟他哥哥唐中宗一樣,也是兩即帝位。第一次是唐中宗之後,到武則天稱帝之前;第二次在唐中宗之後發動唐隆政變(政變就發生在唐長安皇宮凌煙閣)二次即帝位,後禪讓給兒子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唐睿宗生於長安,死後葬在橋陵(陝西蒲城)。

( 4)、唐玄宗,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開元盛世(姚崇著名的“十事要說”,就是在西安臨潼新豐唐玄宗閱兵時提出的,是開元盛世的施政基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中國人耳熟能詳、千古傳頌。看看李白的《清平調》、白居易的《長恨歌》…建議大家有機會到西安臨潼除了看始皇陵、兵馬俑,一定遊覽一下華清宮,泡泡溫泉、在驪山腳下欣賞一下大型實景歌舞劇《長恨歌》,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你所提到的上述四位唐朝皇帝,除了武則天的武周定都在洛陽的10幾年,哪個不是在長安出生(除李隆基外)、生活、處理政務、舉行朝儀、接見外藩,乃至死後全部葬在長安周邊呢?因此,武周定都洛陽的那幾年就不要扯上其他在長安的唐朝皇帝了吧!


面對面睡著你還想我


當年乾隆皇帝御封洛陽為“九朝都會”,洛陽也因此被稱為“九朝古都”,九本來就是個位數中最大的,在這裡也是泛指洛陽是建都最多的地方,但是洛陽顯然不滿足,旁邊的西安竟然號稱十三朝古都,洛陽掐指一算,我也是“十三朝古都”,甚至可能是“十五朝古都”而且有理有據。

我們先來細數一下都有哪些王朝在洛陽建都。

按照時間順序來說

夏朝: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得出來的結論,我國第一個朝代夏朝的都成就是今天位於洛陽的偃師二里頭。

商朝:夏朝滅亡後商朝依舊在偃師附近建都,並命名為西亳,雖然後來商朝的首都經歷了頻繁的遷徙,最終定都安陽,但是西亳(洛陽地區)曾是商朝的首都。

西周、東周:西周雖然定都鎬京(西安),但是從周成王時期為了加強對東部地區的控制,建造了新都洛邑,並在洛邑舉行了祭祀大典,所以歷史上也有“成王遷宅”之說。東周就更名正言順了,周平王為了躲避犬戎的襲擾,遷都洛邑。

西漢、東漢:據《史記》記載“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陽”,但是考慮到長安更加易守,最終定都長安。至於東漢則沒什麼爭議,劉秀建都就在洛陽。

魏、晉,魏王曹丕代漢國都依舊在洛陽,後來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國都還是洛陽。

北魏:鮮卑族建立的政權,拓跋珪稱帝后建都大同,後來北魏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遷都洛陽。

隋、武周、唐,隋朝立國後首都為長安,隋煬帝時期營建東都洛陽,隨後遷都至洛陽。而唐朝建立後將首都也定在長安,直到武周時期才確定了洛陽的首都地位,而唐朝的皇帝比如李治,李隆基等也長期生活在洛陽。

後梁、後唐、後晉,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也有三個割據政權在洛陽建都,分別是

後梁、後唐、後晉。

此後由於經濟重心的轉移,洛陽再也沒有成為都城。

我上面列舉了十五個朝代,所以說洛陽作為“十五朝古都”也是有據可依的,但是這樣未免比較牽強附會,比如沒有文字記載的夏朝,比如西漢,比如後梁、後唐、後晉這些割據政權,還有被歸為唐朝時期的武周

除去這六個朝代我覺得“九朝古都”洛陽更加名副其實。


一點點歷史


接受邀請並作答。在回答問題前已舉報這個問答。內容不實、涉嫌惡意攻擊、涉嫌地域歧視、毫無討論價值。

歷史上,洛陽先後有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的稱謂,現代考古和史學界也有十七朝古都、八代陪都

的說法。不知道是哪個無聊的地獄黑提的三朝古都。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幾種說法的來歷。

一、在古代洛陽被尊為九朝古都

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並且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御封。“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虛數,因為是最大的數字,所以意為最多。



位於洛陽郊縣登封的嵩陽書院,有乾隆御筆的楹聯:

近四旁惟中央統泰華衡恆四塞關河拱神嶽

歷九朝為都會包伊瀍洛澗三臺風雨作高山

上聯是說接近四方的只有中央之地,統領泰山華山恆山衡山,邊塞關河禮對神聖的中嶽;下聯之意是經歷無數個朝代成為都市,包容伊瀍洛澗等河流,天山風雨從嵩山而起。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昔三代(指先秦的夏商周三代--編者注)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詩云:“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詩云:“惶惶祖宗業,永懷河洛間。”

由此可見,洛陽在中國古代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在現代洛陽被公認為十三朝古都



要說一個城市是幾朝古都,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才能算朝代。當然只有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遼、金、南宋,元、明、清這些《二十四史》《清史稿》《資治通鑑》記載的33個正史政權,才能稱得上“朝代”。

在中國的33個朝代中,除去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南宋6個南方政權 ,西魏、北周2個西北政權以及北方遊牧民族政權遼,歷史上一共有24箇中原王朝。

在全部的24箇中原王朝中,有13個長期以洛陽為首都,有6個以洛陽為陪都,西漢也曾初都洛陽,僅僅有短暫的秦、元,明,以及東北少數民族政權清四個朝代沒有建都洛陽或以洛陽為陪都。

更令人驚奇的是東晉、南朝宋等南方政權也以洛陽為中京(法定國都),昭示著統治者宣示正統、收復中原的決心。

三、細數這13個長期都洛的正統王朝

1.夏


(2018年秋季新版人教版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介紹夏代都城在洛陽二里頭)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師二里頭)為都。根據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二里頭(一至四期)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735-公元前1540年。

2.商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商湯之後的數代帝王均以此為都,前後累計200餘年。偃師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3.西周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成周。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4.東周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自此,有23個國王都居洛陽,前後歷經500餘年之久。

5.東漢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改洛陽為雒陽。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東漢的洛陽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達百萬的地級行政區


(世界文化遺產 漢魏洛陽城遺址)

6.曹魏

黃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稱曹魏,設司隸校尉部。

7.西晉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

8.北魏


(北魏永寧寺塔是中國古代最高的建築)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洛共計330餘年。

9.隋



(世界文化遺產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裡處,新建洛陽城。

10.唐


(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宮城核心區)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首都)。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與西京並重)。唐玄宗長期居洛。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對都城進行擴建。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

11-13.後晉、後唐、後梁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後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暫的王朝,史稱五代。其中,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這一時期洛陽仍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四、十七朝古都學說

在十三朝的基礎上加上戰國韓、西漢、武周、中華民國四個政權

1.戰國韓

公元前424年,韓武子自封地韓原東遷宜陽建都。《戰國策·秦策二》高誘注:“宜陽,韓邑,韓武子所都也。”宜陽是三家分晉後,韓武子由封地東遷求發展時所建的第一個都城,作都城的時間應為公元前424至公元前408年,歷時16年。宜陽故城是韓國的開國之都

2.西漢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

3.武周

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定都洛陽。

4.中華民國

民國21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國民政府遷都洛陽。“七七事變”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

五、八代陪都

東晉時稱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北魏滅亡後分東、西魏,佔領洛陽的東魏以舊都洛陽為陪都。

北齊代魏,仍以洛陽為陪都。

西北政權北周平齊之後,升洛陽為東京,設置六府官,號東京六府。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後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暫的王朝,史稱五代。其中,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

代定洛陽為中京。

中華原點 華夏聖城


洛陽直轄


若問天下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古老中華五千年,河洛文明貫始終。

千年帝都揚四方,東漢班固通羅馬,

洛陽牡丹甲天下,運河中心通九州。

西有重鎮缺自信,自問自答黑東方。

是不是,看史篇,不是叫授噴了算。

造窯者來吧,這裡不只為你準備了洛陽鏟!










河洛郎之一


空穴來風!想十朝古都想瘋了吧??

史無根據,憑個人想象來推斷?我看洛陽是史記以來每朝都在洛陽建都!滿意了吧?

提問者提問題應有邏輯思維,不是你小半夜尿憋醒了突發奇想?

估計是些天高溫,使你出現了幻覺吧??



天倉茫1


對於中國朝代的認定,本來就不是簡單明瞭的事情。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朝代,已經是很難界定的,更何況都城了。

所以說,不論是西安的“十三朝”,還是洛陽的“十三朝”,好像都有些牽強,但好像又都能說通。

如果按照西安對“十三朝”的選擇標準,洛陽稱做“十三朝”也是沒問題的。反過來說,按照洛陽的“十三朝”選擇標準,西安稱做“十三朝”也是說得過去的。

近年來,為了城市宣傳的需要,兩個城市都盡力的想把自己城市說的高大上一些,那就各顯神通吧,只要尊重史實,不故意篡改歷史就好,而我們這些普通市民儘管保持個平常心就好。


落鳶6


不知道,洛陽很可能有一百三十朝故都之說,因為洛陽是中國,凡是中國之土地上建都的朝代都城,不管是偃師,商丘,鄭州,開封,南宋杭州,西安,北京,都可以是洛陽,反正距離都不遠,最多不過幾十里路和幾千里路。不是有人說過嗎,要看中國史,就到洛陽城轉一圈嗎?所以說,中國歷史看洛陽,出了洛陽城,都是南蠻,北狄,東夷和西戎。


懸享


又想篡改歷史?洛陽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3e612b25587a8a3f3a8897411ab627b\

辣個藍人丶丶


一天天提的這問題有球用,麼有一個有威望的人站出來一錘定音,天天天光是河南人跟陝西人在下面罵賬,咋了?九朝也好,十三朝也罷,那個不是中國的,不爭來爭去就變成外國的了?


雨夜澤舊土


因為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隋煬帝於606遷都洛陽)、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朝代定都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