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一强三扶”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效

光山县在脱贫攻坚战中,注重发挥基层干部和各类人才的作用,以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牵引,采取“扶志气、扶智慧、扶产业”,形成以“一强”引领、“三扶”并进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新格局。

光山县“一强三扶”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效

聚焦“一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战斗力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拔一批能力强、学历高、年龄轻的优秀党员充实等到基层“两委”班子,为基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有20名党员致富能人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在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委员成员中, 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分别为115人和138人,平均年龄50.3岁,两项数据均较上届有大幅提升,整体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突出政治功能,建强主阵地

近年来,该县采取财政奖补的方式,加大对村级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改扩建 村级活动场所93个,为村级党组织开展办公议事、党员活动、远程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深入开展“建组织、树旗帜、亮身份、加油干”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挂党旗、树国旗、扬共产党员先锋队队旗、挂“为人民服务灯箱”等形式,进一步凸显党建阵地的政治功能,为完成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壮大集体经济,提升“造血”功能

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通过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先后投入财政涉农资金2.08亿元,按贫困村每村100—150万元、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40万元的扶持标准,为340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输血”。立足农村资源优势,通过发展资源经济、物业经济、发展基金等形式,实现第一批试点村村均增收8.77万元,带贫3256人的同时,提升了村级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底气”。

实施“三扶”织就群众脱贫致富新画卷

扶志气,提振脱贫精气神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的战略思想,该县要求县处级领导干部、县直帮扶单位班子成员和7160名帮扶干部把”扶志气“作为开展“昼访夜谈”、走访帮扶的规定动作,引导群众树牢“脱贫光荣”的思想,解开“等靠要”的观念疙瘩。通过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开展“双星创建”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涌现出了杨长太、李永同等一批优秀创业典型。

扶智慧,增长本领拔穷根

一是组团“送”。以“拔尖人才服务脱贫攻坚行动”为载体,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组团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0多场次;二是引导“动”。鼓励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动”起来,走进培训课堂学技术,累计面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举办茶叶种植、水产养殖、电子商务等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三是到家“帮”。帮扶干部发挥纽带作用,邀请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到农户家中,落实“一对一”培训指导,解决各类难题440人次;四是线上“训”。发挥370个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累计组织培训党员群众1.6万多人次,有效增强了群众自主“拔穷根”的能力。

扶产业,铺开稳定脱贫路

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用活“多彩田园”产业扶贫奖补、小额贴息信贷等惠农政策,鼓励和引导580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茶叶、水稻、油菜、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脱贫;实施“双百”人才扶贫行动计划,组织科技特派员和市县拔尖人才各100名,沉到扶贫一线,聚集产业发展合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油茶1.5万亩、中药材3500亩、特色苗木花卉4100亩、食用菌大棚种植1000亩,为26627户群众找到了增收脱贫的新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