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阿修羅》冒牌天神慘敗「藥神」之手

暑期檔的熱門影片不少,然而在《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的強烈光芒下,這些影片都黯淡了,甚至連中國最有才華的姜文導演新作《邪不壓正》也未能用那滿屏的荷爾蒙炫人眼目。

邪不壓正!《阿修羅》冒牌天神慘敗“藥神”之手

《我不是藥神》在上映12天后,今日衝擊25億。而 7月13日,《邪不壓正》和《阿修羅》同時登場,《邪不壓正》上映首日票房雖然一直高居首日票房之首,但其票房佔比卻不斷下跌,口碑也是譭譽參半,上映4天票房3億多。《阿修羅》則只上映三天,就迅速撤檔。

《邪不壓正》是姜文“民國三部曲”的終章,儘管之前的《一步之遙》經歷了慘敗,但人們依然對姜文報以巨大的期待,此次的《邪不壓正》延續了“姜文”作品那種毫不掩飾的暴烈和深沉的浪漫,呈現了一個只有姜文能夠拍攝的“姜文電影”。

然而,姜文個人風格的強烈讓觀眾感受到的卻是“零突破”,《邪不壓正》也成為了一部姜文自嗨的作品,觀眾卻難以得到心之呼應。片中,姜文呈現了一個超脫地面世界存在的屋頂世界,連綿的屋頂彷彿姜文肆意的想象力和浪漫氣質,彭于晏在上面跳啊跳,在姜文看來是飄逸和脫俗,但是在其他人,比如毛尖看來,姜文卻更像屋頂上的電影詩/商人,“他的彭于晏因為沒有真正的精神生活顯得缺乏緊張度,他自己因為沒有真正的肉身生活顯得缺乏生命感,如此,他既架空了張北海原著中的俠氣和隱逸,他費勁搭出的北平就空留一個浪漫屋頂,同時他也架空了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他成為一個分裂的小姜和老文。”

邪不壓正!《阿修羅》冒牌天神慘敗“藥神”之手

如果說《邪不壓正》至少還能讓人賞析到姜文的另類風格,那麼《阿修羅》則只能讓人看到高價買來的廉價特效。《阿修羅》上映前可謂“來勢洶洶”,據稱耗資7.5億,歷時6年製作,梁家輝、劉嘉玲和吳磊三位演員在片中扮演的角色要“三頭合體”,除了故事格局大外,更是有著想提高中國電影工業,想要超越《戰狼2》票房的野心。

然而如此“震撼”的宣傳,在影片上映後卻成為了巨大的謊言”,該片遭遇一片吐槽之聲,豆瓣評分只有3.1,被吹噓的特效也被網友們紛紛吐槽,

“全片除了阿修羅的老窩的特效還行之外,其他地方只要需要特效的,全是黑燈瞎火的畫面,什麼也看不到啊!”

“我仔細一看啊,阿修羅地上奇怪的蘑菇和植物,感覺像是在義烏小商品市場購買的仿真塑料擺在地上當道具。”

“坐騎啊,神獸啊,直接一匹馬頭部戴了一個面具,就變成阿修羅精靈神獸了啊!”

邪不壓正!《阿修羅》冒牌天神慘敗“藥神”之手

被吹噓成“阿凡達”的特效都跟不上,《阿修羅》的故事就更加乏善可陳,只是不倫不類地拼湊了一個故事,東方的元素套上了西方的質感,卻沒有一個合理的真實構建。影片三日票房不到5000萬,這個成績實在無法與7.5億的投資相匹配,15日下午片方突發微博宣佈電影停映撤檔,事出突然,引得一片譁然。

雖然片方並未公佈具體撤檔原因,但外界普遍認為,票房差是一個主要原因,《阿修羅》的突然停映,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是又一個“範本”,電影作為商品,在市場中,同樣會受市場規律影響,優勝劣汰再正常不過,上映之後突然撤出,《阿修羅》也並非是第一部,估計也不會是最後一部。

其實,電影是多元化的,無論是黑色幽默還是魔幻風格,都是創作上的自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得到觀眾的尊重和共鳴,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當下中國觀眾並不缺少“景觀式”的大片體驗,視覺化已經不能再震撼觀眾了,觀眾希望的是能夠貼近真實生活,能夠在內心迴盪起人生複雜況味的電影。由此,《我不是藥神》才成為了暑期檔真正的大boss。

邪不壓正!《阿修羅》冒牌天神慘敗“藥神”之手

《我不是藥神》如果是一位站在人群中的普通人為所有人去發聲、吶喊的作品,呈現出一個社會的溫暖的樣子,讓人們願意去相信百姓之間需要團結自救,而國家更應該對於自己的子民給予及時的關愛。

這種立意帶著最大的慈悲心懷,從導演到主創,都沒有想在影片中展露自己的才華、演技和野心,而是內斂為一顆顆凡心,用輕鬆流暢的電影語言去講述當下發生在中國的故事,

所以,這部作品才迸發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因為它會凝聚更多人的力量。

自《我不是藥神》點映以來,已經先後有5部影片宣佈臨時撤檔,分別為《爵跡2》、《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墨多多謎境冒險》、《風雨咒》和《阿修羅》。儘管片方撤檔或改檔原因各自不同,但或多或少都和《我不是藥神》的強勢衝擊有關係。

電影市場並不缺少電影,但是,能夠直擊觀眾內心的電影太少了,暑期檔眾片雲集,卻只一片獨大,這是中國電影的榮幸,但裡面也有不幸。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

我們不止提供場地,我們也提供態度

邪不壓正!《阿修羅》冒牌天神慘敗“藥神”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