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5月31日,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聯合發佈光伏新政,要求降補貼、限規模。因力度超出預期,被稱為史上最嚴光伏新政。事實上,不只是光伏產業,當前我國新能源領域在中央堅定推進能源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都面臨補貼退坡的問題,新能源企業亟待尋求突破融資瓶頸、加大跨界合作。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6月8日,由《中國能源》雜誌社主辦、能源界網承辦的2018第一屆中國能源金融商務會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開拓能源與金融合作資源、優化能源與金融相互配置為宗旨,吸引了國內眾多能源企業和知名金融機構的參與支持。會上,多位業內專家就如何解決解決能源行業融資難及成長型企業融資成本高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十三五能源金融總需求將達6萬億元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中國能源》雜誌社社長、總編輯、研究員張建民:

能源是最重要的基礎產業,金融是保證我國能源工業發展核心動力,能源金融一體化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金融體系與能源體系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統。但我國能源金融體系一體化發展還比較晚,目前還存在能源金融市場的體系發展不完善、能源交易監管混亂、可再生能源開發支持力度不夠、能源金融市場投融資發展薄弱、融資能力弱等問題。

據預測,僅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金融總的需求要達到6萬億元,清潔能源的總投資需求要達到3+1萬億元。金融在能源系統市場裡邊的空間達到了空前的規模,這將對我國的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光伏發電裝機或於2020年超越風電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陶冶:

《“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設定風電裝機目標是2.1億千瓦,光伏為1.1億千瓦,那麼現在來看,假設風電裝機超過既定目標達到2.2億,光伏可能在“十三五”末期,也就是到2020年超過風電,成為我們第二大裝機電源。這是目前我們對於整個行業,或者是對於大口徑的可再生能源分析這樣的一個判斷。

中國能源金融有望爆發性增長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徐洪峰:

“十三五”期間,中國能源金融總量有望出現爆發性增長。2020年前中國能源產業投資總量還是比較可觀,總量可以達到6萬億人民幣。其中清潔能源會達到3萬億人民幣,差不多是3.1萬億。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要佔到15%,那其中太陽能的投資需求差不多會達到1萬億,風能將達到7000億。

擴大金融應用邊際 加快能源產業發展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中國融資租賃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佳林:

融資租賃的本質上實際上是像跟其他銀行產品相比都是債權。能源行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創新,融資租賃在某些環節上可以為需要資金的能源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創新和擴大金融的應用邊際,有利於推進和加快能源行業發展。

創新金融模式匹配風電發展新趨向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研究院於貴勇:

能源行業是一個基礎性的行業,尤其是新能源的發展是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也離不開金融行業的關注和推動。也希望我們這兩個行業應該是更多的捆綁,更多的去實現雙贏。我們共同的去做一些創新性的產品,去做一些深度的融合。這樣才能夠走得更好。

2017年全球風電度電成本已降至到了6美分,有的統計是到4美分。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可能會降低到甚至於到3美分。而且現在很多地區率先已經實現了平價,尤其是海上風電已經實現了無補貼。風電適合分散式於開發,就近使用,不太適合長距離的去傳輸。長距離傳輸證明是不經濟的,會造成很大的問題。那麼我們要轉變這種發展的模式,我們金融的產品也要跟上更多這樣的一種模式,我們一起來探討更多的創新型產品。

補貼退坡已是必然 降本增效才是王道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中國光伏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江華:

“5.31光伏新政”出臺後,業界一片看空之聲。如果5.31政策不出現大的變化,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將介於28-30GW區間。此前,預測2018年全球新增裝機105GW,若國內市場份額降低20GW,那麼2018年全球新增裝機可能是在90GW以內。

光伏產業的基本面好,發展潛力巨大,國家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包括剛才提到了2017年是53G瓦,2018年降到28G瓦,我們可以認為是光伏的市場的發展速度是迴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不管是企業還是行業,一定要著眼未來。新一輪行業洗牌已經來臨,補貼退坡是必然,未來降本提質增效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與關鍵。

新政後光伏電融資求仍在千億以上

“光伏新政”既出,新能源如何跨界融資?

中民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清潔能源一部總經理楊城:

2004-2017年,整個清潔能源行業的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3.8%,而且是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從2004年的620億美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3300億美元。以光伏行業為例,按照每年新增50G瓦這樣一個裝機規模,整個光伏電站板塊的融資的需求每年將近2000億元,那麼現在5.31新政出來之後,數字可能會稍微往下走一走,但是也是在千億以上。

此外,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處長程鋒、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新能源與技經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李端開就、中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賴成棣就等多位能源界、金融界專家也就新能源領域與金融行業的深度合作進行了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