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力是什麼?爲什麼有些車叫好不叫座?

廣義的產品力是指產品的競爭力,含義是“產品對目標人群的吸引能力”,是產品和需求之間一一對應的程度,對應程度越高,競爭力越強。

競爭力又細分成三個方面:產品力、品牌力,傳播力

產品力,指的是目標人群的核心需求,包括了功能、材質、觸感、外觀等等一切物理屬性。產品力的建立靠的是技術創新。沒有技術作為驅動,是無所謂產品力的,靠著包裝老舊技術推銷產品的,那叫“眾泰力”

品牌力,指的是目標人群對產品的滿意程度,包括了品牌溢價、個性、形象。車主對產品越滿意,產品的溢價能力越強,很多人覺得大眾豐田動不動就加價,這是它本身品牌力的體現。

傳播力,指的是目標人群對產品的信賴程度,包括了品牌宣傳、產品營銷、市場定位。即價值觀相同,車主認可公司的文化和魅力,對產品更有信心,最終產生依賴。

一個公式:產品競爭力 = 競品模仿難度係數 X(產品力 + 品牌力 + 傳播力)

這樣就好理解“叫好不叫座”了,為什麼你認為的好產品,銷量卻並不好?

比如馬自達的昂克賽拉,產品力很強,但它的品牌認可度在國內並不高,在宣發上的投入也少,所以雖然已經支撐馬自達的半邊天,但銷量在整體市場中並不算很好的。

卡羅拉也是如此,銷量在國內可以進前三甲,但距離產品力明顯不足的朗逸還是有很大差距,要知道,朗逸的平臺還是98年的PQ34改的。

並不是說大眾的產品力不強,只是跟豐田比真的沒那麼強,但大眾在中國的品牌認同是很高的,相比之下,日本車在國內的情感認同就比較低(南方除外)

照著公式,比如大眾產品力是80,豐田是90,可是品牌力的傳播力方面,豐田在很多人那裡是負的,國情在此。

不過也好,有大眾在那裡橫著,豐田至少加價少了。

產品力是什麼?為什麼有些車叫好不叫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