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東京大路」碑考

原創: 吳喬生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

“往東京大路”碑考

明清以來,閩南(泉州)沿海一帶有不少地方的海邊或碼頭附近立有刻著“往東京大路”或“東京大路”的碑刻。據不完全統計,在泉州地區就有晉江市的深滬、蚶江、永寧、石圳、沙堤、西濱、陳埭、安海、東石等地;豐澤區東海的後渚港、桃花山;惠安縣的小岞、大岞、峰尾等地都曾有“東京大路碑”的刻石。而閩南漳州地區的漳浦大店、深土、杜潯、古雷等地也有“東京大路碑”。據說在東南沿海一帶的一些其他地方也有傳說及發現類似碑刻。“東京大路碑”到底是一方什麼碑刻呢?為什麼在東南沿海一帶會有這麼多這種碑刻呢?“東京”所指的是何處呢?此碑立於什麼時代呢?

已故的華僑大學教授陳允敦先生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對此專題作過考察和研 究,並在當時的《泉州文史》(泉州市歷史研究會出版,1983年第4期)刊物上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為《“沉東京、浮福建”考辨》。此文對“東京大路”碑是什麼樣的碑刻並沒有結論,其中一些看法顯然有所欠妥。據筆者多年的調查研究,所謂“東京大路碑”應是“唐山過臺灣”的指路碑,是指引閩南(泉州)一帶民眾前往臺灣(明鄭政權首府稱為“東都明京”,民眾簡稱為“東京”)的指路碑。這個看法並非猜測臆斷。縱觀閩南各地的往“東京大路”碑,皆俱有三個共同特點:一是碑皆立於沿海通往海邊的碼頭、渡頭或大路上;二是指引前往“東京”;三是都是指路碑。因而,我們可以判斷,這是處在一定歷史時期環境下所立的一種指路碑。

清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因清政府在東南沿海實行禁海、遷界政策,有許多不願內徙者,乃“浮海而遁,去此歸彼”,移居臺灣。據說當時東渡浮海而去就有數十萬人。而所謂東京即指臺灣也。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曾積極鼓勵一批不願歸順清朝的人移居臺灣,尤其是在清朝實行“遷界令”後,鄭成功更是傳令各地,保護並幫助沿海居民渡臺,“收沿海之殘民,移之東土,開闢草萊,以相助耕種。”於是出現了閩浙粵居民附舟師來歸,煙火相接,開闢蕪土,盡為膏腴的景象。因鄭成功東渡臺灣驅逐荷寇後在臺灣建立了明鄭政權,把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業。鄭成功將赤嵌定為“東都明京”(簡稱為“東京”),設一府二縣。府為承天府,以赤嵌城為府治;縣設天興縣、萬年縣。鄭成功將祖國大陸的政治、經濟和文教制度引入臺灣,大大加快了臺灣社會發展的進程。鄭成功在臺灣採取屯墾措施,頒佈開墾條例,大力招募因清廷“遷界”而流離失所的沿海居民入臺開墾。其子鄭經繼位後,又把承天府改為東寧,自稱為“東寧王”,將天興、萬年兩縣升格為州,設立南路、北路、澎湖等三個安撫司,全盤移植了明朝的政治制度。鄭經繼續招納沿海來歸的民眾,大力推行墾殖政策,發展海外通商經貿,公開進行封建割據,與清朝對抗。臺灣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當時閩南沿海一帶的移民紛紛東渡“東都”,即“東京”,他們就是沿著閩南沿海一帶的“往東京大路”碑刻所指示的方向,東渡前往東京(臺灣)的。這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閩臺移民兩岸交通的一項重要物證,也是閩臺地緣關係很重要的物證。

根據筆者實地踏勘調查,在泉州市豐澤區的後渚港碼頭及桃花山古道上兩處曾立有“往東京大路碑”①。後渚的那方碑在解放初還有人見到,而立於桃花山後亭村通往看頭、後渚的古道上的另一方碑大約在五十年代後期才被毀。故在豐澤區僅有的兩方“東京大路碑”現皆不存。據說曾有幾個人見過“往東京大路碑”,如晉江縣蚶江文化站林為敏(當時已72歲),於上世紀80年代曾在蚶江鎮附近的內裡村海邊見過刻有“往東京大路”石碑,字為楷書。華僑大學陳允敦教授也在四十多年前在古雷城牆見過“往東京大道”的石刻②。碑現雖不存,但“東京大路”碑這方通向寶島臺灣的指路碑,卻是論證閩臺地緣關係密切的重要歷史文物。那麼,這些碑是誰立的呢?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可以判斷,這些碑出現於明末清初,最有可能為三種人所立:一是反清復明的民眾組織如“天地會”所立。當時閩南沿海一帶“天地會”很活躍,筆者在泉州東海地區考察時就有群眾介紹,清代在桃花山、後渚一帶就有“天地會”的成員在活動;二是明鄭政權派人所立,目的是為了向東渡臺灣的移民指引方向;三是為幫助移民東渡臺灣,沿海一帶的熱心人所立。總之,幾百年來,這類碑刻豎立於東南沿海一帶,曾為移居臺灣(東京)的民眾指引方向作出了貢獻。條條大路通東京,東京就是臺灣島。小小碑刻莫輕視,指明方向作用大。東渡臺灣的唐山人永遠忘不了這方當年幫他們指路的碑刻。

很早以來,在臺灣、閩南一帶民眾中曾流傳著一句“沉東京、浮福建”的民間俗語。眾所周知,“沉東京,浮福建”,這句俗語是在臺灣和閩南,以及在東南亞華人圈社會中,幾百年來一直廣泛流傳著的一句俗語。從閩南方言釋義,“沉”與“浮”相對,“沉”有“沉淪、沉降”之義,而“浮”可作“出風頭”、“顯赫”、“榮耀”解。其時,福建籍的李光地、施琅攻臺後地位、爵祿驟升,是否從政治的層面也有這方面的含義。所謂“沉東京,浮福建”指的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環境下,也就是在清廷平定臺灣統一海疆後,因臺灣明鄭政權統治的東都“東京”政權沉淪了,而那些來自福建的官僚地主們,則得意忘形,飄飄然起來。他們在得意之下,彈冠相慶,花天酒地,對人民作威作福,趾高氣揚,耀武揚威,欺壓百姓。這句俗語指的正是臺灣人民在鄭氏政權滅亡之後,看不慣那一幫由福建過去的官僚地主老爺們的驕橫、浮誇之惡習而發出的一句評語。這句話後來慢慢地逐漸在民間廣為流傳並形成一句民間俗語。這句俗語後來又自臺灣傳入閩南及海外(特別是東南亞)講閩南方言的廣大華僑那裡。而且這句話慢慢地也流傳到全世界所有講閩南語的華人那裡。至今,“沉東京,浮福建”這句俗語,在所有講閩南語的華人中家喻戶曉,但隨著年代的發展時間的推移,真正知道其上述含義的人並不是很多。而其他很多種解釋都是不準確的。其實,“沉東京,浮福建”這句話也正是閩臺地緣關係極其密切的佐證。它與“往東京大路”碑同樣是閩臺地緣關係獨特而又淵源深厚的絕好註解。只不過一個是一方碑刻,另一個是一句閩南俗語。如此而已。

註釋:

①碑刻“往東京大路”:碑文為“往東京大路”或“東京大路”。碑花崗岩石質,碑約為100×30×20釐米,原立於泉州桃花山拜石埔與四腳亭之間的古道邊,碑面向南,在五十年代後期被毀。另有一碑,刻有相同內容的文字,碑較小,立於後渚碼頭,遺失較早。(此資料系作者調查所得)

②徐起浩,彭承光,王業新,李運貴,馮炎基:《關於“沉東京”傳說的史學、社會學和地學的綜合考辯》,(《泉州文史》1989年第10期,泉州歷史學會出版)。

“往東京大路”碑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