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推進「放管服」 實現權力瘦身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葉婉)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高度注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貫徹落實,尤其在簡政放權方面,市公安局由法制總隊牽動各部門持續在權力瘦身、公共服務事項梳理、清理審批中介、減證便民、政務服務規範管理等環節做足文章,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奠定基礎。

權力瘦身 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

根據市編辦關於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動態調整的統一部署,市公安局經梳理後,制定完成了市公安局2017年版權力清單,同2016年相比,減少30項行政權力,並完全取消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同時,根據行政職權事項增加、取消、下放、變更等實際情況,對權力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完善。2017年以來,市公安局組織局屬14個單位對1124項行政處罰職權,及189項其他權力職權和政務服務事項開展權責清單深度融合工作。此外,根據市政府關於清理規範本市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工作要求,對局屬各單位行政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事項和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全面清理,破除中介服務壟斷,切斷中介服務利益關聯,並要求審批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指定中介服務機構。

加大網上公開行政職權力度 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2017年以來,市公安局先後向社會公開了45項市級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對行政審批事項依據、辦理部門、流程、條件、時限等進行了全面公開,進一步規範了審批行為。

市局在全面梳理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檢查、行政確認、行政獎勵及其他權力事項的基礎之上,對上述職權的類型、名稱、依據、實施主體等進行了全面公開,規範行政權力,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同時,實現公共服務事項填報規範化,共梳理1421項直接面向基層群眾和社會公眾、與辦事創業和生產生活相關的市、區兩級公共服務事項,並通過市有關部門審核確認,逐一細化了事項名稱、辦理依據、辦理條件等辦理要素,全部錄入“北京市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管理系統”。通過對全局公共服務事項的梳理,全面推進了公安管理服務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

清理規範性文件899件 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根據公安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自2016年開展證明清理工作以來,市公安局先後取消了14項各類證明,使群眾辦事更加簡潔、便利。

2017年至今,按照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要求,市公安局成立專門工作組,重點圍繞系統內部互開互要的證明問題進行專項整改,對市公安局“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規範性文件及時進行清理,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共清理現行市公安局規範性文件899件、審核報備6件,並對20項政府規章提出清理意見。

同時,在原有11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基礎之上,2017年底,市公安局又推動保安員證核發、保安服務許可證核發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焰火燃放許可證核發等多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打通解決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

行政處罰及複議決定 可二維碼查詢

近年來,市公安局動態調整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全面規範自由裁量權行使,自2016年初開始至2017年底,先後對76個法律依據賦予的共1118項行政處罰權一一制定了裁量基準,並在互聯網北京市公安局官網公示,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市公安局還持續推進公安行政處罰決定及行政複議決定法律文書網上公開工作。截至目前,社會公眾可通過互聯網北京市公安局官網的警務公開欄目,實時查詢生效的兩個法律文書,促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規範運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2017年3月1日以來,市公安局先後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10萬餘份,公開行政複議決定書1000餘份,“陽光執法”取得新突破。與此同時,市公安局還同步推出立案及案件進展情況二維碼查詢及短信提醒服務。在《受案回執》上增加公開查詢網址、二維碼和查詢密碼等內容並自動發送手機短信,方便報案人及被侵害人查詢案件進展情況,並設置群眾網上評價和留言功能,評價和留言會及時自動反饋給辦案單位,督促辦案單位及時改進工作。

今年,市公安局將繼續按照中央及市政府部署,進一步加快“放管服”相關工作步伐,加大審批權的集中,爭取再推進一批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事項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同時,減少證明材料,再取消一批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事項需提交的證明材料、細化群眾辦事服務指南,讓群眾辦事更便利、更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