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帶蒙古全部主力西征七年,金和西夏爲何不趁機端他老巢?

神峰無敵


蒙古汗國早期是沒有首都概念的,通常是大汗住在哪裡,大汗的駐節地就是蒙古的老巢。成吉思汗西征前,倒是選定了回鶻人的舊都哈拉和林為都城。但這座城位於草原深處,而且當時正在修建中,戰略意義不大。

所以,金國與其吃力不討好的進攻草原,倒不如集中兵力消滅蒙古人的留守部隊,因為只有消滅了蒙古人的生力軍,金國人才有翻盤的機會。但是成吉思汗是個戰略家,他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因此成吉思汗在揮師西征前,蒙古大軍採取東守西進的策略。在東面穩住金軍,西面大軍出動,直逼西夏的老巢。這一次征討西夏,在歷史上被稱為蒙古第四次攻夏之戰。西夏神宗見蒙古勢大,不敢抵抗,逃到了靈州。太子李德旺奉旨留守都城中興府。李德旺也害怕的不得了,便遣使向成吉思汗求和,蒙古與西夏簽訂了城下之盟。西夏再次臣服於蒙古,表示願意與宗主國共同對付金國。

其實早在蒙古與金國正式翻臉之前,成吉思汗就採用過這種戰略。當時的西夏也是被打的狼狽不堪,向金國爸爸救援。結果金國朝野上下認為蒙古人只是常規騷擾而已,不足為慮。最終導致西夏被蒙古大軍幹翻,臣服了蒙古。在後來的蒙古攻金的數年中,西夏不僅不幫金國人抗蒙。反而乘蒙古和金國大戰期間,數次騷擾金夏邊境,給金國搗亂。



蒙古能這麼順利的震懾西夏,與當時金國朝政昏聵有一定的關係。野狐嶺之戰後,昏庸無能的金宣宗繼位。

他先是向成吉思汗求和,嚴重的挫傷了金國人的士氣,又宣佈與西夏斷交,導致西夏徹底倒向了蒙古。在外交上頻頻犯錯後,他又不顧左相徒單鎰的反對,將首都由北京遷往河南,導致中原門戶大開。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北京一線是中原的最後一道屏障。這個地方若是失守了,草原民族進入中原,就是易如反掌。並且中原也沒有反擊的主動權了。(看看北宋和遼國就知道了)

聽到蒙古伐夏的消息,金國一方莫名其妙的表現的很糾結。蒙金雙方大戰了好幾年,金國已被蒙古殲滅了數十萬主力。金國人知道,單方面是幹不贏蒙古的,必須要聯盟西夏。但此時的金國,上上下下都對救援西夏沒有信心。於是乎,就看著西夏被蒙古一頓痛毆,不敢施之以援手。


成吉思汗西征後,帶走了大批的主力。他一方面讓自己的弟弟斡赤斤留守蒙古,另一方面封木華黎為太師和國王,給他全權負責金國軍事行動的大權。但是,成吉思汗只給木華黎留了一萬多蒙古騎兵,一萬多汪古部騎兵,以及十多萬投降蒙古的漢族軍隊。

木華黎上任後,知道這點兵力不夠滅金,便廣納中原豪傑,在佔領區域建置行省,規範化管理。同時木華黎還嚴令禁止肆意殺掠和奪地不守的慣例,鞏固了佔領區的統治秩序。

木華黎的策略是正正確的,以不變應萬變,主動權在自己手上。

金國方面此時又昏招迭出,金宣宗在術虎高琪的忽悠下,搞出了一套顧頭不顧尾的政策。既然蒙古人打我,那我就去打南宋!在北方損失的,從南方搶回來獲得!就在蒙古西征的同一年,金朝在北方封建九公,收買河北、山西和山東等地的土豪武裝首領郭文振、王福、武仙等人,封為九公,各領本路兵馬守城奪地。與蒙古在北方相持,形成拉鋸戰。

在南方,則動員了三十萬兵力進攻南宋。南宋一臉懵逼狀態,憑什麼來打我?因而宋軍奮勇抗擊,雙方打的兩敗俱傷。說實話,金宣宗這一臭招不僅得罪了南宋,導致後來南宋與蒙古聯盟。還給了木華黎大舉南下的機會,痛毆所謂的河北九公。



畢竟木華黎率領的蒙古兵雖然少,但都是百戰之兵,滅金國有困難,打幾個地方豪強還是綽綽有餘的。蒙古與金國的河北九公廝殺兩年有餘,金國不僅沒有收復一寸失地,反而又喪失了一大塊土地,實力進一步的被削弱。

木華黎死後,他的兒子勃魯襲職,蒙古大軍繼續南下,奪佔河北大片地區,金國所封的河北九公基本被消滅乾淨,河北之地悉數被蒙古人佔領。蒙古在所佔領的河北、山西和山東等地建立政權,實行統治。如果三年前,金國能乘蒙古人立足不穩時,奮力一擊,說不定還有一點點翻盤的希望。但是自從河北淪喪後,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


金宣宗去世後,繼位的金哀宗倒是一個有為之君。面對危局,金哀宗力圖振作,即位後立即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對內,大膽起用完顏合達、犯人完顏陳和尚等女真卓越將領,起用胥鼎等文武兼備的致仕官員;對外,改變金宣宗的對夏、對宋的愚蠢政策。先後與西夏和南宋停戰、和解,專力抗擊蒙古。

起初金軍取得了初步的勝利,斬殺了不少的元軍,收復了河南的部分失地。金哀宗以十萬兵力西守潼關一帶,另派精兵二十萬人沿黃河分為四段堅守。與蒙古形成隔黃河對峙局面,算是穩定了頹勢。

但是這個時候,西征的成吉思汗回來了!



蒙古大軍東返後,第一件事就是集中力量進攻西夏,以報復西夏鼠首兩端行徑。西夏危在旦夕,金哀宗急召陝西行省、總帥等人到汴京商議軍事。將權力下放,授予將領大權,一旦發生什麼事情,將領們可以隨機應變,不必事事上奏。

然而這個時候,金國和西夏的國勢已經是積重難返了。哀宗雖竭盡全力,終究獨木難支,無力迴天。蒙古滅西夏後即全力伐金,金軍雖有小勝,但畢竟只有兩省之地(河南、陝西),僅靠這兩省的民力和財力,不可能跟蒙古長時間的相持對抗。最終,在西夏被滅的七年後,金國也被蒙古所滅。

實事求是的說,金國不是沒有機會,女真也不是沒有能打的將才。關鍵是統帥無能,累死三軍。金軍的戰略戰術就是被動挨打的戰術,面對失利後,又急於把都城遷到了河南,導致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被蒙古軍佔領。金都遷都本身,實為失策之舉,不僅失去了河北,而且失去了遼東根本之地。

成吉思汗西征期間,本來是一個收復失地的好機會,卻因為金宣宗的昏庸,又白白的浪費了這個大好機會。儘管後來金哀宗使出了吃奶的勁,也沒有逆轉頹勢,最終國破家亡。


Mer86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當成吉思汗集合蒙古大軍準備西征時,金國和西夏正在幹什麼吧。

當時面對領土日蹙、資源漸缺的困境,已南奔至汴京的金宣宗,在權臣術虎高琪的慫恿下,趁著北方蒙古諸軍的攻勢漸歇的機會,集中近三十萬大軍,由烏古倫慶壽、完顏賽不、僕散安貞、紇石烈牙吾塔等彼時金國最好的將領率領下,分路南下、大舉伐宋,企圖將對蒙戰事中的損失,在對宋作戰中補回來。1217年4月,宋金戰爭打響,金軍雖先聲奪人,但很快在各條戰線上與宋軍陷入膠著狀態。

當年8月,成吉思汗正式下詔西征,但他並沒有放棄對中原金國的攻掠,而是冊封愛將木華黎為世襲罔替的“太師國王”,委以太行山以南軍事行動的全權。儘管蒙古軍的主力盡數西征,但留下了弘吉剌、兀魯、忙兀、亦乞烈思、札剌亦兒五部的所謂“五投下軍”、一部分探馬赤軍給木華黎調遣,並輔以汪古部軍、大部分漢人世侯所屬的漢軍、耶律禿花和耶律留哥部遼軍等。因此,木華黎所能指揮的兵力也是頗為雄厚的,保證了其後對金國的持續打擊能力。

由於金軍主力深陷宋金戰場不能自拔,故木華黎開始揮軍進兵時,金國在北方的主要軍力,只有河東的胥鼎、陝西的僕散端部,也唯有閉城自守。而直擋其鋒的苗道潤、張開、武仙等地主武裝,紛紛潰敗,木華黎蒙古軍在整個河北、河東、山東諸省攻城掠地,一時所向披靡。

再來看看西夏當時正做什麼。早在幾年前,已經被成吉思汗多次入侵而屈服的西夏政府,此前就已經尊奉成吉思汗的命令,屢屢進兵陝西與金軍作戰,在木華黎發動對金攻勢時,也傳檄西夏進兵,西夏遂突襲黃鶴岔堡壘,但被守將完顏閭山擊退,1217年8、9月間,西夏與金國陝西諸軍連續在安定堡、克戎寨一帶交戰,夏軍均失利而還。

1217年底,因兩湖地區金軍一籌莫展,金宣宗索性命令陝西金軍也對宋發起攻勢,十一月,陝西金軍主力在完顏白撒、郭阿鄰、完顏訛可、紇石烈桓端率領下,對宋天水軍和陝南諸軍發起猛攻。而完顏賽不部也趁機攻陷唐州。次年三月,宋軍組織反擊,利州統制王逸出其不意在皂郊堡打敗金軍,斬其將郭阿鄰。但宋軍統帥劉昌祖統領十餘萬人,在圍攻完顏白撒於秦州不下後,竟因害怕金國援軍出現而下令撤軍,結果反倒是在途中被金軍擊潰,丟了大散關。

1218年4月後,宋廷派遣的孟宗政、扈再興等援軍陸續抵達戰場,宋金兩軍主力展開了歷時三月、連續大小七十餘戰的惡鬥,雙方都傷亡慘重,不得不進入冗長的和戰不定的談判之中。

這時的木華黎把進攻的重點放到了山東,先後收服了張柔、嚴實等地方實力派軍閥,控制了山東大部。而對河東的攻勢,則由石抹查剌的“八都魯黑軍”、肖乃臺、拓跋按察兒的探馬赤軍擔任主力,金軍在河東的原主將胥鼎已奉調西進陝西,繼任的烏古倫德升、李革在太原、平陽等河東大鎮失陷時,先後死難。12月,宋金和談一度破裂,金廷以僕散安貞和紇石烈牙吾塔兩軍,在唐鄧和淮北兩線發起攻勢,企圖迫使宋廷求和。這次,金軍開始是頗有收穫,連取多城,但隨著棗陽之戰中,宋將扈再興主動出擊,大敗金將完顏訛可的柺子馬重騎兵後,整個戰局逆轉,僕散安貞、完顏白撒等軍皆無所得,在淮西戰場上,宋將趙方、李慶宗、石珪等在李全紅襖軍幫助下,襲破了紇石烈牙吾塔軍,至此,金宣宗不得不接受了付出慘重代價、卻一無所獲的對宋戰事結果,這次愚蠢之極的戰事,幾乎註定了此後金國的命運。

進入1219年後,元氣大傷的金廷依然無法派出大軍北上抗蒙,只能寄希望於郭文振、張開、胡天作、武仙、靖安民、張甫等所謂的義軍,冊封他們為公爵,來與蒙軍周旋。好在,這幾位膽識過人、運氣也不錯,竟然趁虛收復了太原、平陽。木華黎隨即派出石抹孛迭兒、石天倪等率軍來爭,河東陷入殘酷的拉鋸戰中。

進入十月,義軍九公中大多被蒙古軍剿滅或招降,木華黎遂分偏師由蒙古不花率領掃蕩河北未下之地,自己率領五投下軍、探馬赤軍、漢軍主力,直撲金軍重兵猥集的濟南,以求決戰。而這次金軍統帥烏古倫石虎自持數倍於敵,故敢於列陣於黃陵岡與蒙軍野戰。可是戰陣一開,蒙軍萬箭齊發,居然壓制住了人數居多的金軍,在隨後的衝鋒中,金軍不但騎兵數量不足,步兵士氣也不振,在木華黎要求蒙軍上下用都短刀搏殺的氣勢下,金軍陣線崩潰,全軍潰敗,烏古倫石虎逃回汴京後,被軍法處置。這時西北金夏邊境又出戰事,九月間西夏軍拿下會州,招降守將烏古倫世顯,隨後攻打西寧,卻被守將烏古倫長壽擊退。

。。。。。。

限於篇幅,蒙金、夏金戰事不能盡述,到1223年,木華黎已基本完全佔有了河北、河東(今天山西)和山東大部,餘下的主要戰事主要集中於陝西與河南,其中前者關係到蒙古軍佔領區的後方安全,加之金國的陝西諸軍相對實力雄厚,因此攻克陝西成了木華黎晚年的夙願。

1223年11月木華黎集中主力攻打陝西,首戰拿下同州,守將李復亨自盡身亡。次戰攻打京兆門戶鳳翔,卻不想遭遇金將郭仲元、馬慶祥的頑強抵抗,木華黎佈置蒙古不花、移剌捏兒、劉黑馬等將四面猛攻,並調來數萬西夏軍協助圍困,可依然拿不下來。不久,西夏統軍大將還被城中勇士郭蝦蟆一箭射死,西夏全軍奪氣,竟自行撤軍。到了來年初,金廷派來由赤盞合喜所率援軍,一鼓作氣衝入城中,郭仲元等氣勢復振,到了2月26日,木華黎因此前分兵石抹查剌率黑軍繞道去襲京兆府,也被守將完顏合達擊敗,戰局再無希望,只好下令撤軍東還。與此同時,金將完顏賽不、完顏訛可等圍魏救趙去取河東,也被拓跋按察兒和肖乃臺等探馬赤軍擊退。

此次對陝西大規模用兵的失敗,對木華黎打擊甚大,在回軍路上即患病不起,到聞喜縣境內逝世。木華黎去世的消息傳至金廷,利令智昏的金宣宗竟再次下令趁機伐宋,由於前主將僕散安貞已被其猜忌所殺,這次遂以完顏訛可為主將、紅襖軍叛徒時全為副將,金軍2月出師,一路攻打了固始縣及廬州,擊敗了宋將焦思忠,但隨後得知宋廷將以大軍迎擊,完顏訛可、時全都心無鬥志,即匆匆撤軍,5月間即將渡淮,時全卻以出師無功為理由,要求諸軍渡河前去周圍劫掠,完顏訛可及部將完顏斜烈、李辛等雖都表示反對,但時全態度堅決,最終決定進行擄掠,不想次日即開始大雨、淮河暴漲,金軍匆忙間架橋未果,在隨後趕來的幾路宋軍打擊下,歸心似箭的金軍大敗,事後時全以矯旨恐嚇的罪名被處決,金國最後一次主動對宋朝的作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在北方,由於大帥、“太師國王”木華黎的去世,其子孛魯作為繼承人還遠在西域,故蒙軍主力在木華黎弟弟——札剌亦兒部首領帶孫率領下逐步北撤,屯兵於河北中都一帶,河東地區的平陽由拓跋按察兒駐守,肖乃臺駐防太原,劉黑馬駐防絳州,原有的河中地區被主動放棄,以致完顏賽不派軍趁虛收復的時候,金廷還大肆慶賀,熟不知可怕的成吉思汗西征大軍已在東歸途中。

從以上簡述中,大家應該清楚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那幾年裡,金國和西夏為什麼沒有能夠重整旗鼓了吧。



史海悠遊閭春暉


、蒙古早期,沒有國都。是以浩特形勢生存就是蒙包連堆塔伴在一起。這裡牛羊吃完,就轉在那裡。轉場中生活。鐵木真帶領蒙古全部男子前面打仗,婦女孩子老人跟後放牧。蒙古乞顏氏,孛兒只斤貴族貴族首領也速該把阿禿兒被塔塔兒人用毒藥酒害死,兒子鐵木真,在克烈部首領王汗和札只刺惕部首領札木合的援助下,打敗前來襲擊篾兒乞人,奪回了眾多部眾,力量發展壯大。

1189年鐵木真二十八歲時成了乞顏可汗,從族群中選撥一批優秀青年組成“那可兒“隊伍,成為鐵木真軍事力量最早基礎。由於他強大了危及札木合霸主地位,扎木合聯合泰赤烏等部落合計3萬多人,以劫掠馬群的人,被鐵木真的隊伍射死為由挑釁開戰,札木合初時勝利,但由於他邪惡橫暴他率領的部眾卻歸心於鐵木真的多施仁義關懷籠絡紛紛來投附,力量進一步壯大。原來屬於金國塔塔兒部,叛亂金國,金丞相完顏襄率軍征戰他們。鐵木真也以為父親報仇的名義,擊潰塔塔兒部,金國封給了鐵木真糺軍統領之職,使他有金國軍號令,蒙古部從此由鐵木真名正言順率軍征戰,滅泰赤鳥,蔑兒乞聯軍,擊敗以札木臺為首塔塔兒,吉刺,合答等十一部族的聯軍。最終在呼倫貝爾打敗札木合,乃蠻,狐赤,塔塔兒,蔑兒乞的聯軍,招降弘吉刺惕,使蒙古草原只剩下有王汗與札木合乃蠻太陽罕三部落勢力存在。

王汗在札木合的挑拔下,率軍與鐵木真戰於合蘭真。鐵木真又是初戰大敗,他又重整軍馬,乘敵不備,偷襲包圍王汗的窩魯朵城營(鄂爾渾河上游)經過三天三夜激烈戰鬥消滅強大的克烈部。佔領呼倫貝爾,準備向西征伐乃蠻王汗的地盤。使乃蠻太陽罕大驚,聯合被鐵木真打成殘餘各部落,進攻鐵木真,鐵木真向西,他向東,決戰在杭愛山。乃蠻聯軍大敗。太陽汗受傷被擒,後也死去。鐵木真又乘勝追擊了乃蠻殘餘屈曲律,札木合,蔑兒乞惕部,繼而打敗他們。被打敗征服的人把札木合也被隨從縛綁送來。鐵木真讓他賜以自盡。漠南汪古部,斡亦刺部都投降了,鐵木真又越阿勒台山(阿爾泰山)向西進入乃蠻北部,乃蠻北部其汗沒有想到蒙軍神速,不意兵至,被抓住乃蠻全部消亡。

鐵木真1205年前後統一蒙古草原,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建立蒙古汗國。自己成為成吉思汗。為了追擊太陽罕的兒子屈曲律。成吉思汗派一部繼續西征,他率軍首攻西夏,西夏投降送禮。1207二攻西夏又投降獻禮。派速別闊臺征戰追擊脫脫,屈曲律軍隊也得勝得,脫脫戰死。屈曲律續逃亡西遼。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滅西夏 ,畏兀兒部落歸順鐵木真,西夏也又投降了。

1211年成吉斯汗開始了滅金國戰爭,蒙古大軍由克魯倫河出發,兵分兩路攻金國。鐵木真率領人馬軍隊取烏少堡,烏月營 進到撫州野孤嶺戰於澮河堡(懷安)大敗金軍三十萬鐵甲軍,突破居庸關到中都城下才撒走。西路由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率領佔雲中,東勝,朔州。在兩軍都搶得大量了大量人畜財物後撒回軍。次年又攻西京大同,鐵木真卻中流矢撒軍,又過一年鐵木真捲土重來,在懷來,縉山,將金軍打敗又進到居庸關北口。金軍重兵守住居庸關,鐵木真卻大迂迴,取得紫荊關,佔涿州。哲別再北上奪取居庸關,再攻中都城下,圍城多時。又深入華北平原攻城掠邑,金宣宗被迫獻女獻財求和。還遷都南京。鐵木真聽後又率軍攻下中都。金國在那時和南宋關糸緊張,又失去了華北遼河平原。在蒙宋打擊下,無力反抗。成吉思汗又起大軍,西征中亞的花刺子模,西夏早被鐵木真打翻在地,投降納貢不敢動彈。在中原鐵木真 留下木華黎經略中原。雖然只有一萬三幹人隊伍繼續攻佔金朝城邑,以高官厚祿招降豪傑,組成漢人軍隊扼守河北,山西,山東各個城邑。控制各地。他死後他的兒子繼承地位。繼續經略中原,為蒙古滅金建立很多漢人軍隊,打下了滅金國堅實基礎。

金國是滅西夏後滅的。但準備工作,早在鐵木真當成吉斯汗時1206年就開始準備。成吉斯汗用二十三年六次攻西夏到1227年才徹底征服了西夏。其間鐵木真西征統一了境外諸多部落,還無暇顧及滅西夏,更是西夏一打就降,又始終不甘心臣服蒙古。再打再降一旦勢力有所恢復, 形勢有利。又禮意漸遠,消極納貢,陰結外援蓄異圖,投降反叛多次,雖然沒有主動進攻蒙古軍隊。反叛精神沒有消亡,鐵木真用了二十三時間才滅了西夏國。西夏的反覆無常,鐵木真很憤怒,加上西夏聯金抗蒙,鐵木真決定滅西夏。

1227年。蒙古駐軍甘肅六盤山,同年成吉思汗病逝於清水。西夏再投降,拖雷殺西夏皇帝,開始屠城。

蒙古政權是鐵木真創造軍隊的打下,他把功臣宗室編制十百幹萬戶制,創立軍政合一政權機構幹戶制組織起來,層層隸屬,指揮靈活,加強統治,平時放牧訓練,戰時打仗的95個幹戶。又建立一支精銳怯薛軍,是大汗直接率領控制軍事武裝力量,對外征戰最強指揮核心有生軍事力量。鐵木真死後,拖雷繼承怯薛軍。使得拖雷系能夠從窩闊臺奪取權力。

金和西夏在鐵木真西征時,木華黎為南方的統帥和國王,收降漢軍,管理各地。金和西夏都無法有所反抗。木華黎是鐵木真最器重驍將,贊為車之有轅,身之有臂的人物。他沉毅多智,雄勇善戰,和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為四傑。是左翼萬戶長,徵金大元帥太師,國王。代成吉思汗施行恩威的人,是大敗金兵於野孤嶺,澮河堡殲金精銳進逼中都的大將。1217年成吉思汗對木華黎說,太行以北,自己經略,太行以南由你去努力吧。要他全權指揮攻金工作。木華黎改變以前肆意殺掠和奪地不守的慣例,利用漢奸,收降大批地方武裝首領為自己守城奪地。併發揮蒙古人善於突襲和野戰之長,進取遼西,河北,山西,山東各地數十城邑,率軍突襲濟南城收降八州三十萬戶,再攻黃陵岡,打敗二十萬金軍,又取葭州,綏德,又在延安設伏晝夜奮戰,擊敗金軍三萬,殺了七幹人。1223年圍攻京兆府(西安)不勝,留兵對峙。自率主力西取鳳翔,渡黃河至回聞喜。1224年病死軍中。兒子孛魯繼承國王繼續撐握中原事情,去西征看鐵木真回來立破銀川,追斬叛將武仙弟於紫荊關。1226年將宋將李全在益都引兵攻打,次年破益都突圍之敵。收降李全,平定山東,又取滕州。在成吉思汗死後去弔唁過哀,致病去世。

1228年以前,金軍和蒙古軍交戰每仗皆敗,早就沒有滅宋雄風,可這一年大昌原之戰中,金忠孝軍提控完顏陳和尚以四百騎兵,大敗蒙古精英赤老溫所率八幹之兵,聲名遠播,蒙古大汗窩闊臺,大為震怒。誓報大昌原之仇,1229年窩闊臺親率大軍進攻山西打衛州,想由此過黃河直入汴京,金哀宗命命完顏合達領十萬人馬前來馳援完顏陳和尚也率三幹忠孝軍出擊,擊退蒙軍進衛州,解圍金都汴京之險稍微轉危為安。

窩闊臺1230年重新大規模滅金戰爭部署。他率中軍攻河中府,下洛陽。朝陳那顏帶左路下濟南。拖雷帶右路出寶雞,南下借道南宋境內沿漢水出唐州鄧州全軍匯師汴京。九月大軍齊出,次年中軍佔領鄭州,前鋒抵達汴京城下。金國皇帝讓正在和拖雷作戰完顏合達回帥救援,拖雷已到鄧州,金軍殊死抵抗。拖雷留軍一部人馬牽制金軍。親自率領主力直奔汴京。完顏合達和移刺蒲阿合軍15萬金軍,在鈞州三峰山後遭遇拖雷追蹤打擊,前遇窩闊臺阻截,進入重圍之中,糧草用盡,又遭大雪。蒙軍卻圍而不打,輪番休整,留出一條通向鈞州之路,等金軍突圍時,致命一擊,使金軍全線崩潰,十五萬被殲。移刺蒲阿和完顏陳和尚都被抓住勸降不屈被殺。完顏合達率殘部退入鈞州城中又被圍住,城破拚命被殺。至此金朝完蛋日子可數。1232年三月,蒙軍攻克洛陽,進逼汴京,金哀宗棄城出逃,經歸德到蔡州。此時南宋也也決定出兵滅金。1233年九月,蒙軍圍住蔡州城,十月南宋名將孟珙為主帥率二萬人馬運糧三十石合攻蔡州。金軍頑強守城三個月,終於彈盡糧絕。蒙軍攻入西城,宋軍破南門。金哀宗傳位未帝完顏承麟,自縊身。殘餘金軍血戰拚死,和自殺殉國,無一投降。完顏承麟被亂軍所殺,金朝119歷史到結束。唇亡齒寒南宋歷史1279年也放被蒙古忽必烈武力滅亡。蒙古統一東方帝國。


ww3721


金國跟西夏國都有嘗試過反擊,也摧毀了部分蒙古軍力量,據統計蒙古軍在金國與西夏國的打擊之下前後共損失了兩萬人之多,佔其三萬留守部隊的三分之二,蒙古軍主將木華黎甚至因此憂鬱而死。這是成吉思汗遷怒於西夏國並對其滅國屠城的主因。

早在成吉思汗西征以前,西夏本來是已經被成吉思汗擊敗並且臣服。成吉思汗與其結盟並約定共同攻打金國。成吉思汗派木華黎作為征伐金國的大元帥,稱木華黎國王,並給他三萬兵馬,由他統領三萬蒙古並並負責節制西夏的十萬部隊攻打金國。只是這時候,西夏國反水了。他們不樂意被蒙古國統治,也認為金國完了,西夏也完了。所以,西夏國趁著木華黎征討遼東的時候兵力空虛,發兵攻入草原,並趁著蒙古軍撤退回援的時候與金國共同夾擊蒙古軍,致使木華黎兵敗,蒙古軍傷亡慘重,損兵超過三分之二,木華黎為此憂鬱成疾並於不久後辭世。

西夏國與金國在擊敗木華黎以後也打算趁熱打鐵,準備攻入草原趁機拔除蒙古國後方。不過因為蒙古人悍勇,全民皆兵,兩國又受限於補給能力,出擊一千多里地便因為後勤跟不上不得不撤退。


優己


先聲明:鐵木真西征期間,金國一直沒停止過對蒙古的反擊。西夏原先是臣服金國的,蒙古強大後,就臣服於蒙古,所以西夏不可能澤不敢主動去打蒙古,即使是鐵木真西征期間也是這樣。因為西夏太弱小了。

蒙古在鐵木真的帶領,已經從金國手中獨立,擺脫了金國的控制,後來還多次打的金兵節節敗退,金國也不得不遷都。

這期間金國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西夏,要求兩國聯盟,共同對付鐵木真,然而卻被西夏拒絕,因為西夏懼怕鐵木真調回頭來先打我。鐵木真也警告西夏保持中立。這些事情都是發生鐵木真西征之前。

按鐵木真的原先的計劃,他是先打算統一中國,因為做中原皇帝是他最大的夢想,然而花刺國卻多次挑戰鐵木真的權威和耐心。因此鐵木真不得不先消滅花刺國。

幹掉花刺國後鐵木真發現,西邊這些國家都是渣渣輝,都是軟骨頭,一打就趴下,根本沒什麼戰鬥力。不像中原那些國家,戰力爆表不說,還寧死不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根本不好啃。

於是鐵木真暫時停止了對中原大規模的攻擊,全力往西打那些弱雞。因為蒙古軍的強大實力,迫使西夏在鐵木真西征期間只能固守本土,而不能北伐蒙古。換句話說,西夏連與金國結盟的勇氣都沒有,哪還有勇氣主動去打蒙古呢。

至於金國,在鐵木真西征後,就一直沒停止過對蒙古的反擊,然而終究是日下山河,雖取得過一些勝利,但終究還是不能扭轉總體戰局的頹勢,還是被蒙古滅了。


Emperor歷史


蒙古人屬於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歷來都是居無定所,隨隨著水草遷移,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子的。所以,成吉思汗死了以後,連陵墓都找不到。

西漢時漢武帝進攻匈奴就吃了這樣的虧,漢軍根本找不到他們的王挺所在地,不像中原王朝,定都在哪裡一直到滅亡。但是,遊牧民族,是以牧業為生,趕著牛羊到處走,估計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住在哪裡。所以,金和西夏根本找不到他們的老巢。即便找到了,也不是他們的主力部隊,去也只是撲個空。

中原王朝為什麼修建長城,就是因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經常到漢人的居住地來搶東西,搶完就逃跑,也不知道他們住在哪個地方。漢人根本拿他們沒有辦法,只好修長城防禦。蒙古居住在大草原上面,一望無垠的草原,又不種地,又不修房子,都住在蒙古包內。中學時的歷史課本里面好像有插圖,成吉思汗住的蒙古包都可以用牛拉著走,還可以移動。所以,蒙古人趕著牲口,走到哪裡就在哪裡住下來,等草吃得差不多了,然後又去另外一個地方。不過,遊牧民族有個弱點,一旦發生瘟疫就死翹翹了,幾乎可以團滅。西漢時期匈奴內亂分裂,南匈奴就出現畜生大量死亡的情況,南匈奴人沒有吃的,只好投靠漢朝。南匈奴投靠漢朝以後,北匈奴的日子也不好過,在東漢的時候被竇憲滅掉了。其實,也不算滅掉,就是往更北的地方逃跑了,殘餘北匈奴人已經無法對漢朝形成威脅,差不多滅亡了。

蒙古人的生活習性和匈奴,突厥差不多,這些遊牧民族根本不適應定局生活。所以,佔領中原也是不會長久的,久而久之也會腐化墮落。有人說滿人(女真)也是遊牧民族,但是他們沒有墮落,其實女真在遼朝時期,就開始過著遷徙不定的遊牧生活,轉為農牧業相結合的定局生活方式。所以,他們在入關以後,很快適應了中原生活。假如他們不能融入漢人當中,漢人與其之間的矛盾會很快顯現出來,其實最後的命運和蒙古差不多。漢人講究的是安定生活,只要誰能給漢人安定有吃有喝,他們就擁戴誰,但是到了飢不果腹的時候,就會反抗。古代農民起義往往是因為貧窮饑荒造成的,任何一個盛世,平民百姓不可能造反。扯遠了,特滿足西征帶去的是蒙古的精銳部隊,留在蒙古大草原的,估計是老弱病殘。西夏和金即便偷襲成功了,對蒙古軍隊起不了絲毫的作用,這樣只能激怒蒙古,讓西夏和金滅亡得更快。


孟子說史


不說那麼多,就一點:鐵木真的老巢在哪兒?

肯定有人會說,鐵木真的部落就是他的老巢!如果真要這麼說,對也不對!

蒙古是遊牧民族,是部落形式生存發展的民族。可以說,蒙古族的部落,就像是中原大地的一個諸侯國。而一個部落首領,部落就是他的全部:資本、地位、財富、權力等。

但是,蒙古族是遊牧民族,是屬於居無定所的狀態。不像中原地區,都是固定居住!蒙古族以蒙古包為居,在草原上,人走到哪裡,蒙古包就紮在哪裡,離開時,又將蒙古包收起來帶走。

再一個,遊牧民族是走到哪裡吃到哪裡,不事生產,說白了,打仗的時候,家屬跟在軍隊後面,不會說固定再一個位置等軍隊打仗回來,因為固定停留在一個地方,只會餓死!

說白了,蒙古人到處遷徙,根本沒有固定居所,還怎麼找老巢!金和西夏就是再想端了鐵木真的老窩,那也得有老窩才可以啊!

所以,鐵木真的大帳,就是他的老巢!


志軍翔宇


因為,金國北部有一個強大的人物:木華黎,太師國王!!!

經過大蒙古兀魯思與金的野狐嶺戰鬥,金國主力被消滅,隨後議和……幾年後金國南遷汴京,蒙古以違約為藉口,再次伐金,這次卻沒有退去,在金國漢人和契丹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地方政府,管理淨州(內蒙古四子王旗)以南!

所以金國和西夏在蒙古西征的時候,想打三河源頭,簡直做夢!!!

斡難河那塊遠在東北,他們飛不過去……

也就是說,在蒙古本部和金國之間,全都由這個政權管理,而太師國王這個官職,也導致後來蒙古本部與厄魯特蒙古的紛爭。


生活有話


其次,成吉思汗說過木華黎經略黃河以南,阻擋了金的進攻。

第三,進攻蒙古,明顯的好處不多,無法像攻宋那樣得到人口,財富,土地,同時,自己的付出也要小於攻蒙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