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可以通過AI人臉識別?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如今,AI人工智能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人臉識別也應運而生。如今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解鎖手機、進出高鐵站等,但是最近人臉識別出了一項新功能,讓人大呼不可思議,那就是人工智能可以檢測出你是不是同性戀。

同性戀可以通過AI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據瞭解,這項技術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算法提取人們的面部特徵,預測出測試人的性取向。不過,這個識別技術並非百分百準確,且男女準確率不同。對於正常的正面照,男性的識別率是81%,而女性則為74%。而如果提供的面部正面照達到五張,準確率則能提高到男性為91%,女性為83%。這個數據比人類通過人眼識別的概率大大增加。

而在互聯網不斷創新發展的今天,相信移動認證將會發揮其優勢,為用戶創造更加便捷的互聯網生活。

同性戀可以通過AI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通過大數據分析,研究表明,同性戀的面部特徵具有“性別非典型”性。即同性戀男性長相特徵偏女性,同性戀女性長相特徵偏男性。與一般男性的長相不同,男同性戀一般擁有窄下巴、較長的鼻子,且面部毛髮稀疏、前額大;而同性戀女性則擁有寬下巴和小額頭的男性面部特徵。不僅在面部特徵方面存在差異,同性戀與非同性戀在穿衣打扮方面也存在不同。

儘管這樣的研究結果引發了多方爭議,但是Kosinki在過去一年仍舊堅持研究了這項方案,而且他今日在《衛報》發表了一篇報道,其中描述了研究來源,他表示道進行這項研究並非有意為之,而是偶然發現。最後還闡述了自己對於AI技術的悖論研究。

同性戀可以通過AI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不過這樣的質疑並未結束,普林斯頓大學教授、Google的AI工作人員、Todorov等許多人都對這項研究提出了反對。他們通過調查認為異性戀與同性戀在長相上的區別應該歸因於文化。

同性戀可以通過AI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

面對這麼多質疑之聲,Kosinki還是堅持自己的研究。並且他還認為這項技術還能應用於檢測人們的政治傾向、智商、犯罪傾向等。不過對於AI是否可以檢測同性戀的可行性,還需要專業機構的進一步認證。

文|由小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