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4家養老目標基金獲批!投資者怎麼選?

首批14家養老目標基金獲批!投資者怎麼選?

備受市場期待的養老目標基金正式亮相。包括華夏、中歐、南方、鵬華等在內的首批14家基金公司旗下養老目標基金8月6日獲批,公募基金助力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據悉,首批有14只養老目標基金獲准發行,它們所屬的基金公司包括華夏、南方、嘉實、廣發、中銀、博時、富國、萬家、中歐、易方達、鵬華、銀華、工銀瑞信和泰達宏利。

具體產品名稱有:

南方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博時頤澤穩健養老目標12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型FOF

鵬華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富國鑫旺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泰達宏利泰和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易方達匯誠養老目標日期2043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廣發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FOF

工銀瑞信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中銀安康穩健養老目標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

銀華尊和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

中歐預見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中基金(FOF)

萬家穩健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

多家基金公司的相關人士均表示,在完成必要的程序和準備工作後,上述基金將很快進入正式發行階段。

目前,養老目標基金的投資策略主要分為兩大類:目標日期策略和目標風險策略。

目標日期基金以投資者退休日期為目標,根據不同生命階段風險承受能力調整投資配置,比較適合有養老投資需求但對投資知識又不太瞭解的小白群體。對於投資者來說,買入目標日期基金後,只需堅持投資和持有就可,市場判斷和投資調整都交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去做,養老投資更省心。

而目標風險策略的基金則是是根據特定的風險偏好來設定權益類資產、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的基金。它假設投資者比較清晰地知道自身對基金組合風險(波動率)的目標需求,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大眾提供具有不同層次風險目標的投資方案。

兩者主要區別在於目標風險策略基金的風險等級比較清楚,權益類和固收類資產的比例基本恆定,而目標日期策略基金的期限跨度會比較長,權益類資產的比例會隨著約定時間的臨近而逐漸降低,風險也會逐漸降低。相對來說,目標日期基金更適合投資界“小白”,目標風險基金更適合有明確收益目標、有一定經驗的“老手”。

根據相關指引,養老目標基金應當採用定期開放的運作方式或設置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與基金的投資策略相匹配。養老目標基金定期開放的封閉運作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於1年、3年或5年的,基金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貨基金和黃金 ETF)等品種的比例合計原則上不超過 30%、60%、80%。

根據《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養老目標基金可以設置優惠的基金費率,並通過差異化費率安排,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

而《指引》要求基金公司向投資人推介養老目標基金,一是應根據投資人年齡、退休日期和收入水平,向投資人推介適合的養老目標基金,引導投資人開展長期養老投資;二是向投資人推介的目標日期基金應與其預計的投資期限相匹配。

為市場帶來長期“活水”

國王金融分析師表示,從海外市場來看,養老目標基金髮展空間十分巨大,也有望為市場帶來長期“活水”。

從美國的數據來看,截至2017年末,美國個人養老賬戶規模為8.9萬億美元,在養老金體系中佔比32%。其中,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總規模超過1.5萬億美元;而在2003年末,這一數據僅為0.13萬億美元。在短短十餘年間,美國養老目標基金規模增長逾11倍。

國王金融分析師表示,養老目標基金是長期投資工具,對於投資者而言,不應過於注重短期業績的波動。此外,養老目標基金為分散化投資工具,該類產品有望提供合理回報,投資者也不應對其抱有不切實際的收益預期。投資者應該認真思考養老財富管理問題,只有藉助適合自身的投資工具,才能真正實現養老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