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醫保的神祕面紗

揭開醫保的神秘面紗

醫保是社保的一部分,目的是國家為社會整體就醫看病進行的全民性福利政策。

個人繳費是按稅前工資總額的2%,企業單位出6%-10%,根據企業情況,有的企業還會給員工配置企業補充醫療和企業年金。

關於企業補充醫療的介紹,我在《企業補充醫療:虛幻的安全感》中有詳細聊過,主要觀點就是企補醫療保障程度低、隨著員工離職失效且不覆蓋醫保外用藥。

個人和企業分別的交的錢,一小部分進入了個人賬戶,剩餘的大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所謂個人賬戶,你可以理解成這裡面就是你自己的錢,你可以隨意支配。

比如你想去藥房開點減肥藥、感冒藥,或者像八哥所在的北京,可以乾脆直接去銀行取現金出來。

統籌賬戶,就是錢進入了當地的醫保基金大賬戶,你每次去醫院掛號看病就診時,才會給予報銷。

醫保的統籌賬戶報銷醫療費用,並不是100%的給付,需要扣除起付線(類似於商業醫療險的免賠額)、自費藥品(進口藥等)後,按照一定的報銷比例進行報銷。

每個省份的醫保報銷政策均有所不同,根據當地的醫療水平、消費開支以及醫保基金的使用情況,有些地方報銷60%,有些地方報銷90%。

報銷比例除了根據所在城市不同以外,醫院的等級不同,報銷比例也不同。

一般來說,三甲報銷比例高於二甲,但不報銷私立醫院、特需國際部等高端醫療開支。

醫保報銷是有上限的,設置報銷上限的初衷也是為了防止少數人濫用醫療資源,最後造成社會整體買單。

有兩個小概念要釐清,自費和自付

所謂自費,是針對不在醫保範圍內的藥品或器械,《我不是藥神》裡面提到的治療白血病的靶向神藥格列衛,在此前就是醫保外用藥,後來才轉移到醫保內。

很多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手術、藥品開支,都不在醫保報銷範圍,比如乳腺纖維瘤手術,想要達到效果更好的微創手術治療,只能是自費。

所謂自付,是說扣除了醫保報銷以外的自己從腰包裡掏出來的看病費用。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比如去醫院看病花了5萬塊,其中進口藥2萬,醫保報銷比例60%,那麼醫保報銷金額就是(5萬-2萬)*60%=1.8萬,自付金額3.2萬(自費的進口藥2萬,醫保不報銷)。

明白了醫保的報銷情況,那麼就不得不提到醫保卡

醫保卡就像身份證一樣,是實名的,只要你交了社保,就會有這麼一張醫保卡。

實名的初衷也很簡單,一是為了記錄每個人的就醫情況,二是避免不交錢的人動用統籌賬戶的全社會的錢。

所以醫保卡外借,如果被舉報查實的話,按照規定是要被註銷的。

事關誠信問題。

自己醫保卡外借給其他人開藥和自己去藥房開錯藥,數據記錄是一樣的,但是性質完全不同。

很多保險公司當得知醫保卡外借情況的時候,直接拒保,因為公司會有理由相信,你的騙保潛在可能大很多(類似於道德審判);但是如果你僅僅是開錯藥了,後面身體健康足以自證清白,那保險的大門還是向你敞開的。

刷醫保卡買感冒藥這種是不會影響投保的,但是涉及降血糖、血脂和血壓的藥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因為如果在體檢之前服用這類藥,檢查身體的時候可能查不出什麼毛病。

所以保險公司在分不清你是服用了藥物體檢正常,還是你本身就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出於保守考慮,直接就默認為你身體是有毛病的,你此時投保就是帶病投保。

不管你怎麼說是給家裡老人開藥還是如何,保險公司是沒法分辨開出來的藥是誰吃了。

所以啊,早點投保,投保之後不就沒這些麻煩事了麼。

上面說的醫保卡開藥是基於記錄的,有些地區對於個人賬戶的開支是不記錄的,也就是說,即使你使用個人賬戶去開降血壓、降血脂的藥的時候,醫保中心也不做記錄。

但是你去醫院看病、拿著醫生的診斷處方去藥房開藥,使用了統籌賬戶的,那是100%被記錄的,所以如果你的醫保卡外借給別人去醫院看病的,那保險公司就一定會默認為看病的是你自己本人。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就認栽吧,以後理賠糾紛真鬧到法院,你也不能以醫保卡外借為理由進行抗辯。

說句題外話,醫保卡外借看病如果被坐實,那麼給你看病的醫生也是要擔責的,一經發現是要被清除出醫生隊伍的。

所以冒著給家裡老人貪點小便宜省點小錢的心理,讓自己和醫生都冒著巨大的風險,是不是有點不划算呢?

很多人問,保險公司到底會不會查醫保卡的使用情況呢?

你覺得保險公司支付十來塊錢查一條信息,跟賠你幾萬幾十萬的理賠金來說,他選擇哪個?

關於理賠的內幕,我在《獨家內幕!保險公司理賠那點事》中披露過,有興趣可以翻翻前文。

保險公司不僅僅是在理賠的時候普查醫保卡使用情況,在保單生效的兩年內,也會抽查。

很多人想著兩年不可抗辯條款的時,熬過兩年保險公司就不能解約了;保險公司在這兩年內也沒閒著啊,也在抽查有嫌疑的投保人情況。

查出來了,保險公司就扣點錢做解約處理,怎麼越說越像彩票呢……

既然醫保卡不能輕易用,那麼個人賬戶裡面的錢怎麼辦呢?很多地區不像北京可以取現。

前幾天跟一個協和的醫生聊天,對方提到了一個觀點:中年人每天服用75毫克的阿司匹林,長期來看,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情況。

該觀點引用的出處是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研究成果: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使結腸癌、直腸癌的死亡率降低40%,食道癌降低60%。

幾乎所有中年人每日服用小劑量都將受益,可增強細胞對DNA損傷的修復能力。

對方還建議我做個實驗,買兩支花放家裡,一個泡在清水裡,一個泡在摻有少量阿司匹林的水裡,看看兩支花的鮮活時間。

我查了一下市面上最貴的進口拜阿司匹林,大概15元30粒,一瓶就是一個月的量。

是藥三分毒,阿司匹林對於有出血傾向的患者、高血壓、胃炎和其他過敏反應的人,還是有很強的副作用的,所以也挑人。

今天就聊這些,就到這裡,休息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