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桐鄉公安「怒罵」談我們期待怎樣的「官方通報」?

日前,一篇桐鄉公安的“霸氣通報”引起高度關注,多家官方媒體紛紛為桐鄉警方“接地氣”“有個性”的通報做法點贊打call,但是也有人認為,官方通報畢竟代表了官方形象,還是應該嚴肅一點。那麼,官方通報到底應該怎麼寫?什麼樣的官方通報才是好的?運用網言網語貼近群眾與無原則地一味討好尺度如何拿捏?或者說:我們期待怎樣的“官方通報”?

由桐鄉公安“怒罵”談我們期待怎樣的“官方通報”?

一、就單篇效果而言,桐鄉公安的通稿爆紅網絡,引來一片讚譽

桐鄉公安的這篇官方通報,分為兩個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相對常規的事件回顧,而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的則是第一部分,開篇即以“今天沒有嬉笑,只餘怒罵”立論,緊接著第二段以欺凌弱勢群體為事件定性,隨即在看似不經意間委婉透露出涉事男子及店鋪信息。在前日視頻廣泛流傳的輿論預熱下,這篇通稿雖然不似一般通稿“一本正經”,甚至有些“個性化”“情緒化”,但對於看慣了公安四平八穩官方通報的網民,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契合對毆打老年環衛工人者聲討的輿論情緒,在“事實清楚,公眾情緒積累充分,意見高度一致”的前提下,網民紛紛表示“解氣”,看著很“爽”“給力”,引來一片讚譽。

由桐鄉公安“怒罵”談我們期待怎樣的“官方通報”?

二、官方通報具有獨特作用,宜作探索嘗試,需警惕“一哄而上”

官方通報,顧名思義是代表官方做的權威發聲,在網絡輿情事件的處置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代表著官方形象和公信力,一旦出錯,後果難以估量,容錯率低,故而官方發聲往往以穩妥為主。而如桐鄉公安此次這樣的通報在以往難以想象,從輿論反響分析,這篇通報起到了較好的公佈事實、表明態度的作用,為公安樹立“公正執法、仗義執言、敢作敢為”良好形象,是一次不錯的探索嘗試。但是,如果就此認為這種體例適合大規模推廣,並由此引發一批類似“怒罵體”“咆哮體”官方通報爭相模仿,如果未能滿足該輿情中的幾個前提,可能出現輿論反噬情況,造成官方形象的負面影響,需警惕不顧實際情況的“一哄而上”。

三、新聞輿論工作,沒有萬能模板可循,最終還應落實好“時度效”

無論是官方通報的寫作,還是網絡輿情的處置,都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模板可以套用。網絡輿情的發展千變萬化,機械生硬地套用他人的經驗,則恐怕難免出現刻舟求劍的水土不服。現在有一些地方,雖然對網絡輿情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改觀,但是急於求成,重建設輕維護,重使用輕管理,看似熱情高漲,實則空洞無物,並沒有從根本上認識網絡輿情的規律特點,思想觀念陳舊。以官方通報為例,滿足於套用一個萬能模板,有的甚至連底色都調不好,閱讀體驗很差,缺乏讀者思維,滿足於發佈過,缺乏後續的跟進監測,造成輿論處置有始無終,虎頭蛇尾,網民對桐鄉公安的通報點贊,也未嘗不是由於以往通報積累的負面情緒得到宣洩的窗口。竊以為好的官方通報應符合“時度效”的要求,不刻意迎合網民觀點,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適當探索新媒體新規律,方能守中持重,不追逐、不盲從,樹立良好的官方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