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訪」攝影師李振盛:時間就像一條河 每個人都得渡過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時間的河——李振盛攝影六十年回顧展”海報

2016年6月25日,“時間的河——李振盛攝影六十年回顧展”在成都影像藝術中心拉開帷幕。作為迄今為止首位,亦是唯一一位獲得過攝影界奧斯卡露西獎的華人,2013年在紐約的卡耐基音樂廳裡,由藝術家陳丹青作為頒獎人,頒授李振盛榮獲“紀實攝影終身成就獎”。今年恰逢李振盛的攝影人生進入第六十個年頭,此次展覽也是按照時間線的順序對其人生做了完整的梳理。通過李振盛的鏡頭,以“獨幅電影”的自拍為線索,160餘幅被刻下時代烙印的攝影作品帶領觀眾再次回顧了那些往事。展覽期間,雅昌藝術網採訪到攝影師李振盛,在他看來,攝影記者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人,還應當是歷史的記錄者。“不要判斷有沒有價值,你把做的事是把它記錄下來,讓後人評說。”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1年12月25日在長春電影學院校牌前的自拍像 李振盛自拍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誰說女子不如男》 李振盛攝於1965年6月27日 黑龍江省阿城縣民兵比武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支持越南人民抗美救國鬥爭大會》 李振盛攝於1966年7月23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人民體育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風雲歲月》 李振盛攝於1966年9月13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人民體育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國慶17週年大遊行》 李振盛攝於1966年10月1日 哈爾濱市南崗區大直街秋林公司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激情燃燒的歲月》 李振盛攝於1966年10月5日 北京天安門廣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小倆口裝飾新房》 李振盛攝於1966年12月10日 黑龍江省阿城縣阿什河公社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批判走資派大會》 李振盛攝於1967年4月27日 哈爾濱市北方大廈廣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船上開起批判會》 李振盛攝於1967年7月8日 黑龍江省賓縣

雅昌藝術網:為什麼會選擇在成都做個人攝影展?

李振盛:去年我的攝影作品展在西安省圖書館開展後,機構在美國的聯絡員跟我聯絡說四川這邊也想舉辦一場我的攝影展,於是我便同意了。儘管我不是四川人,但對四川有著特殊的感情,1984年中國攝影家協會成立了中國攝影函授學院(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函授學院),在川東和川西設置了兩個輔導站。我是最早參與的創辦者,擔任副院長一職,後來作為常務副院長也是經常來到成都,在四川的攝影圈有我很多的老朋友,因此在成都舉辦這次展覽我個人是很開心的。

與西安的把我的作品適當的按照年代順序掛在牆上的策展方式不同,這次的展廳佈置別具一格,是以我個人的人生經歷為主線,比較獨具匠心。由於場地的限制,這次展出的作品以小幅為主,濃縮之後別有一番味道。展廳中有一些作品利用互聯網等新的科技手段,是用視頻循環播放的方式來呈現。總之,160幅照片能做到這個規模確實不小。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8年4月16日 《虔誠者》 攝於黑龍江省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代表大會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8年4月28日 《五歲小女孩成為全省學毛著代表》 攝於哈爾濱人民體育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8年6月21日 《向“紅太陽”獻忠心大會》 攝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北方大廈廣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8年7月16日 《下水前讀一段毛主席語錄》 攝於哈爾濱市松花江畔

雅昌藝術網:西安的主題也是叫“時間的河”嗎?

李振盛:不是,我在西安的展覽叫“歷史與攝影——李振盛攝影六十年(1956-2015)”。

這次機構的工作人員下了很大一番功夫,找了很多我的經典語錄,在每個專題前引用一段,很有個性,展覽主題“時間的河”也猶如散文詩一樣,我很滿意。於我而言,時間的確是一條長河,時間的流逝也如同河水的流逝一般,人人都得渡過這條河。時間對每個人而言也都是公平的,大家所獲得的時間是一樣的,如何利用卻是因人而異,有的人把我時間收穫成功,有的人錯失時間一無所成。因此,這條“時間的河”也是一個人事業奮鬥的一條河。你的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或者走向成功,或者走向世界,如同河水一樣向前奔流。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8年10月1日 高舉毛主席像歡度國慶》 攝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69年7月19日 《起飛前讀一段毛語錄,確保飛上藍天不迷航》 攝於哈爾濱空軍某部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72年9月5日 《北大荒知青割畜草》 攝於黑龍江省遜克縣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75年7月23日 《五萬農民觀看芭蕾舞劇》攝於黑龍江省阿城縣玉泉公社

雅昌藝術網:這次是您“攝影六十年回顧展”,今年也恰好是文革50年。

李振盛:展覽用了“六十年”的概念,重點還是放在文革十年這一段歷史。從攝影作品的畫面來看,即使是那個時期的照片也是比較輕鬆、美好的畫面,並沒有展出激烈、敏感的東西。

我從1956年開始接觸攝影,那會的我還是一名初中生,參加了學校物理老師組織的攝影活動小組。當時我是攝影愛好者小組的組長,用學校共用的一臺相機學照相,因此內心特別有一臺屬於自己的相機。小時候我愛好集郵,每個禮拜都到大連郵局互相交換郵票。有一天來了一箇中年的先生,他說自己愛好郵票,想用相機和手錶交換。所以我用200張郵票,作價38塊,換了那臺相機,也是我人生中擁有的第一臺相機。用攝影界的行話說,那臺相機叫“皮老虎相機”,鏡頭和相機之間有一個像手風琴一樣摺疊的皮,能夠拉長和收起來。此次我也是把它帶來現場展出了,我用這臺相機所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在展廳的中也有呈現。從1956年至今,正好60個年頭。不得不感慨,人生就像一條河,流水一晃就流過去了。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故作英雄狀》 李振盛自拍於1966年6月15日 黑龍江日報社攝影組

雅昌藝術網:這次展覽海報上用的那件作品很有意思,是您什麼時候拍的?

李振盛:我做記者時有一個習慣,不管什麼採訪,拍照的時候最後都要留一、兩張底片以備路途中的突發事件所用。因為有留底片,因此每次在衝膠捲前我都會自己支起相機,在辦公的小角落裡為自己照相。日積月累,我現在有七、八百張自拍照。拍攝這張照片時,我產生了一種創作的衝動。我是1963年畢業於長春電影學院攝影系,當時覺得自己學了電影而沒有從事電影行業有點遺憾,就想通過拍照片的方式過一把電影癮,將編劇、導演、演員、攝影四樣電影職務集於一身。那個年代是一個崇尚英雄的時代,但是崇尚英雄並不是讓自己做英雄,我有點兒叛逆,照片中的我敞開胸膛,朝著鏡頭想象著自己正在面對著敵人的槍口,怒目而視地坐著。

萬萬沒有想到後來這個底片在紐約編輯畫冊《紅色新聞兵》(Red-Color News Soldier)的時候被相中了。當時編輯把我的3萬多張底片來回看了五遍,突然有一天跳起來對我說終於發現了一張不朽的經典之作。我不懂英文,在一旁的女兒給我邊翻譯邊湊上去看那張底片。突然,她對我說,爸爸你怎麼還有這樣的照片!我當時也不知道她在說什麼,趴上去一看原來還有這麼一張照片。因為當年我拍完之後就裝在袋子裡,這期間的幾十年都沒有去碰過。女兒當時堅決的說這張照片不能用,為了打消、制止我選這張的念頭,還特意給她媽媽致電,稱爸爸太不像話了,居然還有露點的照片。我和她說,這不叫露點,人北京膀爺在夏天也是滿大街光著膀子騎個平板車,或是搖著蒲扇滿街晃悠的。當時的我一開始也是不同意用這張照片,覺得過於另類。

後來外國的編輯勸說了我兩、三個月,說這張照片一定要用到書裡,用到展覽裡,一定會引起轟動。最後的最後,我同意了。現在看來,那張照片的國際評價甚高。從2003年“環球巡迴展覽”法國首展開始,陸續在世界各國展出,現在已經走過了60多個國家和城市,觀眾遠超400萬人。非常有趣的是那張在哪裡展出,那些觀眾就到哪裡去,在照片前解開衣服合影,模仿我當時的那個動作。為什麼首站選在巴黎,是因為策展人說,作品要想轟動世界、感動世界,首先得選擇一座城市,巴黎是藝術之都,轟動了巴黎就能轟動世界,感動了巴黎就能感動世界。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76年2月16日 《知青女民兵》 攝於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虎峰山林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76年2月16日 《女知青伐木歸來》 攝於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虎峰山林場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76年6月25日 《照相師傅下鄉來》 攝於黑龍江省黑河地區引龍河農場

雅昌藝術網:據我瞭解,《紅色新聞兵》也是被評為“世界最佳攝影畫冊”並獲美國海外記者協會“最佳攝影報道獎”。

李振盛:這本畫冊是英國菲登(Phaidon)出版社以6種文字推出的,這家出版社具有80年曆史,以出版藝術類畫冊享譽世界。畫冊由曾兩度擔任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評委和評審團主席的美國聯繫圖片社總裁羅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主編,在其領導下的編輯小組歷經三年多的精心策劃、編輯、撰寫,從我任《黑龍江日報》攝影記者期間拍攝並珍藏的3萬多張底片中挑選出285張照片彙編而成。主要是想為讀者瞭解“文革”提供一名攝影家眼中和相機中所記載的第一手圖像資料和心路歷程。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文革中自拍像》 李振盛自拍於1967年7月17日

雅昌藝術網:這次的展覽是以“獨幅電影”的自拍為線索,我們要如何理解“獨幅電影”一詞?

李振盛:“獨幅電影”主要還是指我的自拍像。這裡體現什麼呢?我現在正在編一本書,內容就是李振盛的自拍像和全景圖,全景圖就是用傻瓜相機一轉一圈形成一幅全景圖,我拿著照片一張一張接起來,就像電影的搖鏡頭。這是連續畫面,移動的,不是獨幅。獨幅的就是我的自拍像,每個自拍像都有一個主題。不像現在的全民玩自拍,都是“上寬下窄瓜子臉,人人都是郭美美”。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77年1月28日 《雪地上的足球賽》 攝於黑龍江省亞布力林業局子弟小學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1980年5月28日《祖國山河美景真好看》 攝於哈爾濱市南崗幼兒園

雅昌藝術網:當時您拍文革,很多人都會說您拍那些有什麼用呢。那您為什麼會想把那段歷史全都用相機記錄下來?

李振盛:在我看來,記錄一個事件、記錄一個年代必須要完整。那個時期,正面的照片可以被採用,負面的是不許見報的。當時的新聞媒體都在報道鶯歌燕舞的大好形勢,批鬥的、戴高帽的、遊街示眾的、抄家的、槍斃人的絕對不準見報。但是這些我都偷偷地拍了下來,最後要批鬥我的時候,我把底片埋在家裡地板底下才得以保存。所以後來我的作品在中國第一次獲大獎時,我的同事到北京來看影展說“你是三心二意聽黨的話,拍了這個完整的歷史,我們一心一意聽黨的話,只拍了歷史的一半”。歷史的一半就是黨指哪兒打哪兒,我需要正面照片只拍這個,沒用的就不拍。在我看來,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和攝影記者,不要判斷有沒有價值,你把做的事是把它記錄下來,讓後人評說。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英國青年臉上畫著中英國旗歡慶香港迴歸 (李振盛攝於1997年6月30日)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香港迴歸慶典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彭定康離別港督府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9.11”紐約世貿大樓遭恐襲(攝於2001.09.11)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千窗百孔:“9.11”紐約世貿大樓遭恐襲(攝於2001.09.15)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2008年5月19日天安門廣場為汶川地震罹難者降半旗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汶川縣索橋村王金雲老漢撫摸自家門牌痛說地震災難

雅昌藝術網:能談談攝影界前輩對您的影響嗎?

李振盛:我受到了中外兩位攝影大師的影響,一位是我的老師吳印鹹,另一位是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迪埃·布勒松。

我在長春電影學院攝影系讀書的時候,給我們講課的是吳印鹹,吳印鹹是何許人?當年毛澤東在延安的那些照片都是吳老拍攝的。給我們講課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攝影記者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人,還應當是歷史的記錄者”,這句話影響了我的一生。為什麼我對歷史會有這麼多的記錄呢?也是受到了吳老的啟發。

第二個影響我的人就是一個世界級大師布勒松。這個人有一個怪僻,除了他夫人,一生不許別人給他照相,除了他的家人也不和別人合影,他解釋為是職業上的需要。我跟他是怎麼接觸的呢?1958年中國搞大躍進,國家文化部門和外交部門把西方一些有共產黨身份的藝術家請到中國來拍大躍進的場面,向世界宣傳中國大躍進的偉大成就,當時攝影家就請了布勒松。結果拍了照片後中方不滿意,1960年在北京組織了一場批判會,布勒松就被批判了,我現在還保留著當年批判時的十幾頁稿紙。我在批判當中接觸了他的作品,雖然都在公開批判,但私下裡我覺得他的作品真不錯,並模仿他的構圖。他有一個“決定性瞬間”的理論,我覺得說的真好,於是暗暗地把他當作心目中的導師。2003年我在巴黎展出,首展期間超過十萬觀眾參觀。布勒松看過我的《紅色新聞兵》後,邀請我在法國南方小城阿爾勒與他見面,之後他邀請我給他照相,也和我合影,打破了他一生的慣例。這在當時成為國際媒體中的一個文化實驗,布勒松讓人照相了,還跟人合影了,是誰?是一位中國的攝影家。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放心收藏,全球見證,掃碼立即送鑑

「雅昌专访」摄影师李振盛:时间就像一条河 每个人都得渡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