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崩,葬橋山」:陝西黃帝陵跟「龍脈」崑崙山走向完全吻合?


軒轅黃帝被奉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正是軒轅黃帝和炎帝打敗蚩尤之後,才使得華夏民族由蠻荒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在今陝西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有軒轅黃帝的陵墓,氣勢恢宏,被稱作是“天下第一陵”。圖為黃帝陵的航拍。

軒轅黃帝在中華民族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有些資料顯示,在河北、河南、甘肅等地,亦有黃帝陵。圖為航拍黃帝陵。

從航拍照片上看去,黃帝陵所在堪稱風水寶地,氣勢恢宏。歷代以來,這裡都是各朝代帝王和名人騷客拜祭黃帝的場所。

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元封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曾親率十八萬大軍來黃帝陵祭祀,以至於後來此地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歷史悠久,意義非凡。

因地處橋山,黃帝陵也曾喚做是橋山陵。太史公司馬遷曾在《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

古代歷史上,帝王的陵墓向來喜歡坐北朝南或坐西向東,但軒轅黃帝的陵墓卻並非如此。

“天下第一陵”是依據地理,背向西北,面朝東南,同橋山、子午嶺和號稱龍脈的崑崙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在1992年的《人民日報》裡,對黃帝陵的制式做了詳細的解讀。

在黃帝陵,除了那些珍貴的文物遺存和古蹟,還有相傳是當年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如今的黃帝陵,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也是5A級旅遊景區,“天下第一陵”接待了國內外眾多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