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遭通緝 大連工具機急待「金主」救贖

在董事長被通緝後,大連機床重整正持續推進。

近日,新京報記者自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大連機床一名員工因挪用公司1710萬元資金獲刑。

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一,大連機床曾長期佔據中國最大機床企業的位置。然而,自從該公司私有化之後,其發展逐漸落伍,大連機床近年面臨龐大負債,並在近期展開重整,而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陳永開更是遭到公安部通緝。

大連機床管理人日前發佈公告稱,由於大連機床集團及旗下公司負債較重,缺乏償債資金,故急需引進戰略投資人,補充流動資金以恢復企業營運,整合核心資產以實現重整價值。

董事长遭通缉 大连机床急待“金主”救赎

文|趙毅波

董事長已被通緝

欲引進戰略投資人

近日,新京報記者自最高法院破產重整案件信息平臺獲悉,大連機床管理人發佈公告稱,由於大連機床集團及旗下公司負債較重,缺乏償債資金,故急需引進戰略投資人,補充流動資金以恢復企業營運,整合核心資產以實現重整價值。

7月初,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發佈民事裁定書,裁定大連機床集團等27家相關公司合併重整。“通過實質合併重整使各關聯企業成員之間的債權債務歸於消滅將節約大量時間、人力、財務成本,並有利於準確核查企業的資產及負債,制定更為可行的債務清償方案,從整體上優化資產重組方案,大幅提升重整效率,切實保障債權人公平清償利益”,大連中院稱。

公開資料顯示,大連機床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一,1995年11月,以大連機床廠為核心,合併了大連市機床工具行業的主要企業,組建了大連機床集團。2000年至2006年,大連機床的銷售收入連續7年居全國機床工具行業首位,連續3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目前,大連機床的2016年和2017年年報均未發佈。根據2016年三季度報,其負債總計180.87億元,資產負債率77.08%。2016年前三季度,大連機床合併報表總營收93.34億元,營業總成本則高達90.47億元,利潤率僅為3%,同期營業利潤為-4019.58萬元。

在大連機床面臨龐大負債和逾期債務之時,其實際控制人陳永開被通緝。

今年6月,大連機床公告,收到江西省公安廳函件,稱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陳永開已被公安部列為A級通緝犯,要求公司一經發現,立即將其扭送至就近派出所。

7月30日,大連機床公告稱,該公司發行的一期中票“15機床MTN001”截至兌付日日終,未能足額支付利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據披露,本期債券發行於2015年,規模為4億元,年利率為7%,到期應付的利息為2800萬元,主承銷商為興業銀行。

優質國企被私有化

實控人資本運作失敗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大連機床原為大連國有企業,其後在發展最快的時期被陳永開收購。2004年,大連機床實施改制,大連機床只保留20%的國有股權,由大連市國資委旗下公司大連市工業資產經營公司持有,大股東變為大連高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大連機床2016年的債券發行文件顯示,大連高金是由大連機床集團經營管理層及技術、業務骨幹等共42名自然人共同以貨幣方式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大連機床董事長陳永開持有大連高金51.75%股份,間接持有大連機床33.52%股權,成為大連機床的實際控制人。這意味著,正處於發展巔峰期的大連機床被董事長陳永開私有化了。

公開資料顯示,陳永開1981年進入大連機床廠車間工作,1999年任大連機床集團副董事長,此後任大連機床董事長。在改制前一年,2003年,陳永開獲評“2003年度遼寧省十大財經風雲人物”。

董事长遭通缉 大连机床急待“金主”救赎

陳永開時期的大連機床一度取得較快發展。大連機床在2016年一份債券發行文件中表示,公司2004年全面改制完畢後,經歷大規模的搬遷改造過程,建成了雙D港的數控機床生產基地,並經歷了至少5年的高速發展期。

不過2011年開始,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機床行業承壓。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數據,2011年至2016年,機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持續下行,2016年分別為6.1%和6.3%,較2011年下降25.2%和23.0%;企業虧損數量由2011年的359家升至2016年的818家,行業虧損額由2011年的15.99億元增長至72.77億元。

此時,與大連機床一樣位於遼寧的國有企業瀋陽機床也深陷泥沼,旗下上市公司*ST沈機陷入連年虧損。2017年底,瀋陽機床公告收到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印發的通知》。2017年5月,沈機集團與瀋陽市國資委、建行簽署了1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將支持沈機集團綜合創新改革。到11月底,沈機集團宣佈擬實施總額92.51億元債轉股項目,用於集團內部資產業務重組及償還債務。

2017年,*ST沈機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8億元,同比上漲108.39%,終於在年報發佈後脫星摘帽。

行業一片蕭條之中,大連機床的實控人陳永開曾試圖借力資本市場。

2013年,大連機床的大股東、陳永開控制的大連高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出資3.2億元認購5000萬股華東數控普通股,持股16.26%,並在幾度增持後,成為華東數控最大股東。

2016年11月,大連機床公告,因“技術性”原因,“15機床CP003”於2016年11月22日延遲兌付應付本息,評級機構下調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至AA-。隨著違約事件爆發,這場資本運作最終失敗。

2017年12月,華東數控公告稱,第一大股東大連高金所持股票4937.6萬股在法院拍賣,威海威高國際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28300萬元競得,本次拍賣的股權佔公司總股本的16.06%,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陳學利。2017年胡潤百富榜顯示,陳學利家族以75億元的身價蟬聯威海市首富。

一員工曾揮霍公司1710萬資金

大連機床在陳永開時代的其他管理問題也逐漸被曝光。新京報記者自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大連機床一名員工曾將公司資金1710萬元揮霍一空。

《曲賀犯職務侵佔罪一審刑事判決書》近期對外公佈,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曲賀犯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二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百萬元;責令被告人曲賀退賠被害單位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華根機械有限公司人民幣1710萬元。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曲賀於2002年6月開始在大連華根機械有限公司擔任出納員,負責管理該公司的現金和銀行業務往來,從2004年初開始,被告人曲賀同時負責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華根機械有限公司系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的銀行業務。從2006年開始,被告人曲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將上述兩公司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轉移到自己卡號為XXXXXX的浦發銀行內、將上述兩公司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轉移到自己朋友的賬戶上再由朋友轉移給自己、將其保管的資金直接佔為己有等方式,先後將上述兩公司的資金合計人民幣1710多萬元佔為己有,用於購買房產、購買汽車、購買彩票、賭博,到洗浴場所、KTV消費等方式,揮霍一空。

法院認為,被告人曲賀身為公司出納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巨大,其行為侵犯了公司的財產所有權,已構成職務侵佔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案發後,被告人曲賀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當庭自願認罪,構成自首,予以從輕處罰,故而作出如上判決。

除了員工揮霍公司資金外,在大連機床財務困境加劇直到違約之前,其對外拆借資金大幅攀升。

發行文件顯示,2016年、2017年,大連機床將到期的有息負債金額分別為43.52億元和40.56億元。而在違約前的2011~2015年末及2016年1~9月,大連機床的其他應收款持續上升,分別為5.28億元、7.16億元、10.52億元、11.16億元、24.95億元和16.00億元。

一位評級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機床行業這幾年利潤率微薄,企業盈利能力也不強,但大連機床卻將鉅額資金拆借給其他人,後不久公司就宣告違約,這很難讓人理解,這個問題之前就曾引起過其他中介機構的關注。

此外,據華夏時報報道,2016年9月至11月間(違約之前),大連機床等通過虛構應收賬款、偽造合同和公章等方式,從中江信託“騙取”資金6億元,或涉嫌經濟犯罪。有媒體報道,陳永開如今被通緝一事就與騙貸案有關。

公司治理的亂象,給大連機床的重整工作增加了難度。

今年6月,已開始重整的大連機床管理人向法院申請,對大連機床相關27家公司適用合併重整程序進行審理。法院表示,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26家關聯公司,歷史上長期採取車間式管理的模式。公司主營業務的採購、生產、銷售全部由集團層面以“車間指令”等形式統一管理,各關聯公司之間交易不以合同化管理,沒有經營自主權和資金支配權,存在長期的人員、生產、資金、財務等方面混同。

值得注意的是,債權人代表中國銀行大連市分行、興業銀行大連分行、中江國際信託等的各自委託代理人參加了聽證會,中江國際信託提交書面異議申請書,反對上述27家公司合併重整。不過,法院仍然裁定,大連機床相關27家公司適用實質合併重整方式進行審理。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董事长遭通缉 大连机床急待“金主”救赎

關注財富與人,挖掘公司“不能說的秘密”

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