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摩爾曼斯克”號是蘇聯海軍最後一艘火炮巡洋艦,曾是蘇聯水兵心目中的“英雄軍艦”,1994年底在拖拽往印度途中遭遇風暴,坐沉在挪威北部芬馬克淺灘。從此,這艘不知應屬蘇聯還是印度的戰艦便在挪威領海“安家”。如何處理這位不速之客,成為讓奧斯陸頭疼的事。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蘇聯海軍曾擁有兩艘以“摩爾曼斯克”命名的輕巡洋艦,第一艘是1944年4月依據“租借法案”從美國大西洋艦隊弄來的奧馬哈級輕巡洋艦“密爾沃基”號,蘇聯北方艦隊將其更名為“摩爾曼斯克”,從事北方海域的盟國援蘇艦隊護航和海岸防禦。

該艦適應北極嚴寒氣候,不斷往來於北大西洋、巴倫支海和北冰洋,在許多外國港口留下過足跡,據說它的累計航程可以沿赤道繞地球11圈,是戰時蘇聯海軍中為數不多的“勞動模範”。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戰後,蘇聯按約歸還這艘美國軍艦,但由於冷戰大幕已啟,雙方不可能舉辦任何歸還儀式,1949年在南非某港口,“摩爾曼斯克”號上的所有蘇聯水兵轉移到伴隨的一艘運輸艦上,美方接收人員隨即登艦,塗抹和覆蓋掉所有蘇聯痕跡。在美國人眼中,這艘老舊的輕巡洋艦沒有再利用價值,遂於1949年12月將其拆解。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然而,“摩爾曼斯克”號在蘇聯水兵心中早已成為精神符號。送走老艦後,蘇聯海軍將這個名字賦予正在建造的68型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

1955年,新“摩爾曼斯克”號再次進入蘇聯海軍服役,排水量1.63萬噸的新艦長210米、寬22米,流線型艦體漂亮而雄壯。艦上安裝有152毫米和100毫米艦炮各12門,另外還有32門37毫米速射炮,是蘇聯海軍火力最強的軍艦之一。

1955年4月,“摩爾曼斯克”號正式加入北方艦隊,艦上1270名水兵無不為這艘巨大的戰艦而興奮。所有新兵上艦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兵帶領下巡遊全艦,同時翻一翻老“摩爾曼斯克”號留下的照片。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最讓新兵們驚訝的是,這艘軍艦上居然有自己的印刷廠,而且按時發行一份名為《北方艦隊水兵》的報紙。雖然不能在“摩爾曼斯克”號以外發行,但這份報紙成為調節艦上官兵生活的最大佐料,每天他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或戰友的名字變成鉛字出現在報紙上,心情無比愉悅。

然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卻對傳統火炮巡洋艦不感興趣,他希望蘇聯所有主力艦都是核動力化和導彈化,核潛艇則是他的最愛。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領導人的喜好決定軍艦的命運,1955-1958年,總共有240艘純火炮戰艦被送進拆船廠,很多在建的軍艦項目也被取消。“摩爾曼斯克”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股“核動力 導彈”風潮的影響,艦上人員不斷被削減,最少時僅495人,連打掃衛生的人手都不夠。

幸運的是,“摩爾曼斯克”的名聲讓它避免被拆解的命運,艦隊甚至安排它參加低空目標射擊訓練,成績相當不錯。這段苦日子一直持續到1961年,軍方高層對火炮戰艦的態度有所緩和,“摩爾曼斯克”號終於等到復甦的日子,開始與核潛艇、導彈艦艇等共同參與艦隊演習科目,並前往大西洋海域執行遠程巡邏任務。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1964年,“摩爾曼斯克”號受邀請代表蘇聯北方艦隊前往挪威,參加挪威解放20週年慶祝典禮,那是它作為和平使者最後一次在外國港口出現。回國後,“摩爾曼斯克”號被編入新組建的地中海分艦隊,來到美蘇海軍對抗的最前線。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著名的“贖罪日戰爭”,蘇聯和美國為維護各自利益,也同時在地中海上展開海軍大對峙,雙方人員都接到“受到攻擊即還擊”的命令,惡戰一觸即發。

此時,“摩爾曼斯克”號執行最危險的跟蹤美國“羅斯福”號航母的任務,此前這項任務由裝備導彈的“格羅茲尼”號巡洋艦執行,但出於保存導彈艦艇實力的考慮,“摩爾曼斯克”號被當作“炮灰”派上最前線。

一位蘇聯海軍老兵回憶說:“要知道,一旦衝突爆發,首先倒黴的就是跟隨在美軍航母后面的軍艦。”還好,美蘇地中海大戰並未爆發,“摩爾曼斯克”號安全地完成任務,此後它又多次參加救援與作戰任務,每次都毫髮無損地返回基地,獲得獎勵無數,被水兵們認為有“幸運女神護體”。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1989年,已接近服役尾聲的“摩爾曼斯克”號最後一次參加艦隊射擊訓練,在所有參訓軍艦中一舉奪魁。當時的蘇聯海軍總司令切爾納溫海軍上將親手將“挑戰者”獎盃授予艦長。同年12月1日,“摩爾曼斯克”號退出現役軍艦序列,作為訓練艦封存在基地內。三年後,這艘英雄軍艦徹底退役,在港口的角落裡任憑風吹雨打。

1994年,印度公司看上“摩爾曼斯克”號,以廢鐵價購買,準備拖回國拆解。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當年12月,買方用拖船將“摩爾曼斯克”號拖出基地,準備經巴倫支海進入北大西洋,但就在聖誕節前一天,這支行進在挪威北部海域的小船隊遭遇罕見風暴,風暴拽斷拖繩,沒有動力的“摩爾曼斯克”只能隨波逐流,與風暴搏鬥兩天後擱淺在挪威芬馬克沿岸。

此時,負責拖拽的拖船早已離去,“摩爾曼斯克”號只好孤零零地坐沉在淺淺的海水裡,巨大的艦炮不甘心地指向天空。

怎麼處理這艘軍艦呢?印度人不想再要了,花出去的錢就當打水漂;俄羅斯人也拒絕把它運回國內當博物館的建議,因為沒人願意出錢。

“摩爾曼斯克”號就這樣在挪威領海安家。起初,鄰近村莊的年輕人都很興奮,因為退潮時可以有機會登上這艘蘇聯軍艦,在大炮底下喝酒玩耍,當年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摩爾曼斯克”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景點”。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不過好景不長,雖然俄羅斯方面一再保證“摩爾曼斯克”號是無害的,但走漏的消息表明艦上還保留著未排空的400噸燃料,曾有回收人員登艦試著進行過切割,結果大量燃油突然從切縫中冒出流入海中,軍艦周圍大量海洋生物因此被毒殺。從此,“摩爾曼斯克”號成為挪威政府心頭的最大定時炸彈,它的汙染問題不僅威脅挪威海域,就連瑞典也跟著受到影響。

2009年,挪威政府最終下決心清除這塊史上最大的海上毒垃圾。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為最大限度減輕汙染,切割銷燬工作只能在軍艦整體出水後才能進行,研究整整三年,挪威一家公司在“摩爾曼斯克”號周圍建起圍堰、抽乾海水。

在海水中浸泡18年後,這艘軍艦終於整體出現在人們面前,就這樣,一艘退役軍艦,牽扯四個國家,歷經18年,耗資4000萬歐元,終於在2013年清理完畢。

曾是蘇聯海軍榮耀,冷戰時硬懟美國航母,退役後卻成海上毒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