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总则】昌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所辖七个地区(地级市)之一,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市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昌都市古称“康”或“客木”。唐代,昌都地区为吐蕃王国的一部分,明清以后统称此地为康藏地区,原西藏政府称它为“朵康木”地区,现为西藏自治区所属一个地级市。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地理位置】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历史前言】昌都是青藏高原人类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连接藏、川、青、滇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西藏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昌都地区又是西藏解放最早的地区,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了重大贡献,故常被人们称为西藏的“老解放区”。

西藏地区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文化底蕴深厚。据西藏境内科学考古发掘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卡若遗址表明,在五千年前已有原是人群生活和活动。卡若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同时又与周边文化发生联系。粟类谷物和贝饰的发现表明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和沿海有过接触。1986年发掘的同属于卡若文化的小恩达遗址、察雅烟多遗址等,说明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昌都地区的扩展,表明昌都地区不仅是康巴古文明的中心,而且也是藏民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期苯教文献和敦煌发现的古藏文中,多次提到昌都地区西北部的“苏毗林几金秀”。在稍晚的藏文史料中,将昌都一带归为藏族传统地域划分中的“下部多康三岗”之地的“多康”范围。在汉文史料中,早期对藏东昌都一带统称为“西羌”、“西南夷”等。后来,随着交往的增多,了解的深入,对昌都一带的不同地区分别称为“苏毗”、“附国”、“东女国”等。

公元7世纪,昌都一带被吐蕃征服。昌都成为吐蕃军政区划“五茹”中的“苏毗茹”管辖范围。其防守地的精锐部队之一“中勇士部”就驻扎在昌都境内。赤松德赞(755年至797年在位)时期,曾特意授予昌都拉多头人为“拉多王”。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夏天,按照赤德松赞的诏令,在今昌都地区察雅仁达丹玛摩崖上雕刻了刻经兴佛、祈求唐蕃和好、赞普功业昌盛等为内容的藏汉文字和造像。会昌二年(842年),达玛被杀,王室分裂,吐蕃灭亡。吐蕃王室奥松之后裔在阿里无法立足,有的逃至昌都的沙贡地方避难。此后,昌都一带属于部落林立,割据一方的局面。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忽必烈把昌都一带作为“三个却喀”中“朵堆人区”的一部分,将管辖权封赐给八思巴。八思巴任命吐蕃王室后裔昌都“沙贡德巴”家族的董·新巴贝为多康的“谢本”(总管)。

公元13世纪中叶,元朝实现了包括西藏(含昌都)在内的中国大统一。元朝延在宣政院下设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管理藏区,昌都地区归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明朝设立军民兼治的卫所管理机构,昌都一带属于“朵甘卫指挥使司”管理。明洪武七年(1374年),朵甘卫升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命昌都“馆觉(今贡觉)头目南葛监藏、阿屑领占俱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在今昌都芒康设有“磨尔勘招讨司”,贡觉设有“乃足万户府”、拉多设有“纳足千户”等机构。后来,又在丁青增设“上邛部卫”。与此同时,明朝廷还推行僧官制度,先后授封昌都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得银协巴为“大宝法王”,昌都地区贡觉头目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为“护教王”。

明末清初,昌都一带战事频繁,政权多次更迭。先是康区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的势力扩展到昌都、类乌齐、芒康等地;再是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进兵昌都,经过一年鏖战,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消灭白利土司。之后,固始汗“以喀木地方人众粮多、遂将伊子孙分居”、“喀木地方伊尊纳贡”,一度控制过昌都。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朝廷派大军进藏平乱。南路清军途径昌都时,察雅、昌都、八宿三处呼图克图将“所属喇嘛、民人等户口,全造总册投递”,向清军表示“归顺”。西藏平定后,康熙帝先后授封昌都帕巴拉、察雅罗登西饶、类乌齐帕曲、八宿达察济隆等四大活佛为“呼图克图”、“诺门汗”等名号,进一步加强了对包括昌都地区在内的整个西藏的直接管理。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官员鄂齐、班第会同川、藏、滇三方官员会勘地界,决定以金沙江西的宁静山为界,以西为达赖喇嘛的“香火地”,以东属四川,中甸属云南。因昌都、察雅、类乌齐等三处“俱领有部颁印信号纸,受内地节制,以听调遣,不为西藏统辖”等特殊情况,雍正帝将以上三处交还各呼图克图自行管理。又将丁青等在内的三十九族划归驻藏大臣管辖。这是清朝对西藏昌都行政区划的一次最大调整,奠定了此后近300余年昌都地区行政区划的基础。从康熙年间开始,清军入藏均以昌都为必经之地,昌都成为西藏“门户”。清朝在昌都境内设有台站,配有文武官兵;在昌都置有粮务、游击、千总、把总、外委等官员或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廷决定在昌都增设大员,将驻藏帮办大臣移驻昌都“居中策应”。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昌都地区处于西藏的东缘和连接内地川、滇、青的前沿,这种地缘关系上的双重性,使其时常处于很敏感的一个特殊区域,也决定了昌都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政府在总结历朝历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治藏经验教训后,认识到“藏仅为川滇之毛,康则为川滇之皮;藏仅为川滇之唇,康则为川滇之齿,且为川滇之咽喉”,进而提出“治藏必先安康”的方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朝廷为统筹川边经营事宜,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朝廷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兼边务大臣。赵尔丰在昌都推行改土归流。八月,赵尔丰将昌都芒康的盐井改为盐井县,隶巴安府。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朝廷免去赵尔丰驻藏大臣职务,专任边务大臣,并将察木多(今昌都)、乍丫(今察雅)拨归边务大臣管辖。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改设同普县(今江达),归登科府。六月,赵尔丰先后奏请将察木多改为昌都府,乍丫改为察雅县,恩达(今类乌齐一带)改为恩达县、贡觉改为贡县、江卡(今芒康)改为宁静县、桑昂曲宗改为科麦县(今左贡一带)、杂瑜改为察隅县,均隶属昌都府。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代理边务大臣傅嵩炑将昌都粮员改为理事同知、察雅设理事通判,以管理地方行政事务。不久,三岩(今贡觉一带)改为武成县。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藏兵东扩,占据昌都地区各县。6月,四川都督尹昌衡被任命为西征总司令(后改川边经略使),率领新军人康,击退藏军,恢复对昌都各县的统治。民国2年(1913年),划川边为特别行政区,直隶国民政府,将赵尔丰改流时期所设府、厅、州理事官、委员之制一律改设县治。同年,十三世达赖为了加强对川边昌都地区的管理,特派噶伦喇嘛强巴丹达坐镇洛隆,调兵分路袭取被川军占据的地方。不久,在昌都设立了地区一级的行政机构朵麦基巧(意为昌都总管),由一名噶伦主持昌都地区的军政事务。民国6年(1917年)9月,驻守类乌齐的川军和藏军发生磨擦,爆发第一次康藏纠纷。民国7年(1918年)10月10日,川藏双方达成金沙江为界的停战条约。期间,英国插手藏事,川、藏局势未能稳定,仍不时发生纷争。民国19年(1930年),甘孜大金寺与白利土司因争夺差民引起纠纷,进而波及康藏关系,扩大为第二次康脏纠纷。民国21年(1932年)4月,在英国的策动下,藏军向青海玉树进攻。10月8日,在民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敦促下,康藏双方于昌都江达的岗拖举行会议,签订《康藏岗拖暂行停战协定》。至此,康藏间的经济,商贸与文化交流逐步得到恢复。民国28年(1939年)西康省成立,昌都地区属西康省辖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进军西藏,并于1950年10月19日武装解放了藏东重镇昌都。昌都的解放,不仅打开了进军西藏的东大门,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也翻开了昌都历史新的一页。

1951年1月1日,正式成立由政务院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过渡性政权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从1951年7月开始,昌都地区所属28个宗相继成立宗解委会。

1956年4月,自治区筹委会成立,9月,设立昌都“基巧”办事处,地区解委会代行昌都“基巧”办事处的职能,昌都地区正式划归自治区筹委会管辖。

1959年3月,西藏少数反动上层悍然发动全面的武装叛乱。同年4月20日,奉国务院命令,撤销地区解委会,成立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着,在昌都开展平叛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使昌都人民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1960年1月22日,正式成立昌都专员公署;同月,昌都地区的索宗、聂荣、比如、巴青4宗规划黑河(今那曲)专区,曲宗、倾多、易贡、嘉黎4宗划归塔工(今林芝)专区,余下的20个宗有15个宗合并为7个县,五个宗直接改县。

1961年6月,昌都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结束工作。

1964年5月,林芝专区的波密县又划归昌都专区。

1969年4月,成立地区革委会。

1978年11年撤销地区革委会,设立地区行署。

1983年十月,昌都地区计划设盐井、生达、碧土、妥坝4县,后因建县条件不成熟而撤销(1999年9月2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4县建制)。

1986年1月,昌都地区的波密、察隅两县划归林芝地区。

2000年底,昌都地区辖11个县、24个镇、118个乡、1315个行政村。截止2014年10月,昌都地区辖11个县、138个乡镇、1142个村(居)。2014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昌都撤地设市。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人口】2011年,昌都总人口71.53万,其中从事非农业人口25.1万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75.4亿元。市政府所在地卡若区国土面积10652平方公里,总人口21.19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86万人、农业人口3.4万人、非农业人口12.93万人。人口和城镇主要沿澜沧江和其支流分布。昌都城镇化水平14.2%,其中昌都城关镇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之和10万人,是城镇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一般建制镇规模很小,人口仅为1000—6000人。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交通】公路:境内317国道线、318国道线和省道303、302线横跨东西,214国道线纵贯南北。

航空:可起降波音大型客机的邦达机场,辟有昌都至成都、昌都至拉萨航线。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教育】截至2014年,各级各类学校达到678所。其中中专学校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188所(其中完小184所),教学点474个。小学在校生达到755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比1999年提高13%;初中在校生达到26837 人,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4.7%,比1999年提高62.8%;高中在校生达到4488名,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2.5%,比1999年提高近10%。中小学已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183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9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78个,语音室10个,班班通(有线教育电视系统)40个,校园网3个,办公局域网1个。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汉子称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