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花说起,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疾病

关于疫苗的诞生,我们想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从天花说起,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疾病

对抗天花 疫苗的诞生

1762年,6岁的莫扎特与11岁的姐姐开始随着父母辗转于欧洲各地,莫扎特父母坚信子女的卓越音乐才华会赢得皇家赏识。1767年9月,莫扎特一家抵达奥地利维也纳,为一场10月14日宏大的皇家婚礼做准备,新娘奥地利女大公玛莉娅,是闻名的弗朗茨一世和特蕾西亚女皇的女儿。可是,天花来袭,打破了原有的欢乐乐章,16岁娇美新娘染病并在预定婚礼日期的第二天10月15日不幸逝世;同时,莫扎特一家的房东金匠施马勒克的三个孩子们也感染了天花。

17日,莫扎特爸爸带着11岁的小莫扎特迅速离开房东家;23日,莫扎特全家逃离了这座病毒正在吞噬的城市。全家北上捷克,但是26日,小莫扎特还是出现了天花早期症状,在发病最严重的九天里小莫扎特什么都看不见,姐姐南妮儿也随后发病。天花潜伏期为12天左右,所以几乎可以认定两位音乐神童是在维也纳被染病,所幸的是两个孩子最终都躲过死神。在整整四个月之后,莫扎特一家才敢重返维也纳,再次接待他们还是特蕾西亚女皇,女皇本人虽然也感染天花后痊愈,但是她却在此次天花劫难中痛失三个孩子。

天花曾经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轻型天花可免于死亡,但重型天花却有30% - 95%的死亡率。史料记载,顺治、同治死于天花,康熙与咸丰幸运地从天花魔爪存活下来,仅仅留下了麻子;而俄罗斯皇帝彼得二世及三世,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安德鲁·杰克逊及亚伯拉罕·林肯,匈牙利诗人克尔切伊·费伦茨也曾感染过天花。数据显示,二十世纪天花造成了300至500万人的死亡,而近在1967年也还有一年共计150万例天花感染。

从天花说起,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疾病

天花有据可考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印度医学文献中和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都出现过天花的痕迹,因此古印度或古埃及或为天花起源地。人们从很早就开始思考如何对抗这种古老而致命的病毒。资料显示,最早的接种方法也是起源古印度,接种者吸入已被磨成粉末的天花病人的皮痂,或使用沾有这些皮痂的利器刮破皮肤。公元一世纪,天花病毒进入中国。

中国最早在公元前10世纪(北宋时期)开始采用,到16世纪(明朝)已经深得人心。随后,此法经俄罗斯人由君士坦丁堡传至欧洲,并推广开来。1766年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基于天花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数据,对此方法的免疫有效期进行了分析论证。

但是,传统方法并不是万全之策,接种人痘之后还有可能接种失败并死于天花。此时英国民间也有新发现,乡下许多挤牛奶的女工曾经感染过牛痘,但是几乎没有患上天花,因此很多人传言牛痘可以预防天花。197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尝试在一名八岁男儿詹姆士·菲利浦的双臂上接种牛痘天花,在男孩儿感染牛痘并康复后再接种天花,并未发生感染。詹纳将此种物质称为“疫苗”(Vaccine),Vacca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

也就是在这一年,1796年,人类创造了历史上第一剂疫苗对抗天花。疫苗比人痘接种术要安全,因为使用者不存在可能患上天花的风险。要知道,牛痘方法虽在道光初年就被引入北京,但是皇家子女依然沿用人痘方法,道光几个子女及同治帝不幸感染而亡。

此后,路易·巴斯德罗和伯特·科赫等人纷纷投入其他疾病的免疫研究,抗霍乱、炭疽、狂犬、小儿麻痹、乙肝、水痘等约三十种的重要预防性疫苗相继诞生。

经过一百八十多年的世代接种,世界卫生组织WHO终在1977年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尽管天花是目前人类唯一消灭的传染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疫苗确实为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份2007年的美国疫苗研究报告显示,相关疾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了90%和100%。

人类医学的突破,打赢了与病魔抗战的第一仗。

新兴科技能否助力疫苗领域

从单点试验到全民普及,疫苗经历过质疑,赢得大众认可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个很著名的疫苗争议是2003年左右,有超过1000名孩子在接种MMR疫苗后出现自闭症相关症状,这些家长们希望得到英国疫苗损害赔付方案(VDPS)的法务认定,却失望而归。也有评价称这种疫苗引发自闭症的说法是“近100年来破坏性最大的医学骗局”。

早期由于微生物及消毒类知识积累不足,疫苗造成过一些副作用,导致了人员伤亡。1955年4月,20万儿童在美国接受Cutter实验室生产的脊髓灰质疫苗,由于病毒灭活处理不充分,引发4万儿童染病,最终200名儿童不同程度瘫痪、10名儿童不幸去世。这一惨痛事故至今仍被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记录在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制推出GMP标准,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出台了GMP标准。1999年,国际医药法规协和会发布了活性药物成分GMP标准。

疫苗的生产与工业4.0

GMP标准涵盖了大大小小各种环节,机构要建立管理责任、质量管控、员工认证及培训等机制,场地设施规划合规,厂房需具备暖通空调(HVAC)过滤(HEPA)及无菌化等分类,通风管道、照明、排污排废系统完善,生产设备工具及生物安全柜等的设计、规模、位置、验证校准,原材料及其器皿与瓶盖的把控;并且,对于生产制作流程也做了严格规定,如操作步骤标准化、流程校验、批量生产记录、各阶段鉴定、过程质量控制、无菌加工等等;同时,规范化包装和贴标签环节,对仓储、分发、配药、各种类型报告记录都有详细规定,也需要做好做好病毒、细菌与细胞等的来源、等级、质量参数、冷藏处置等信息记录。

如此复杂繁多的环节,工业4.0能否发挥一些作用呢?工业4.0概念是在 2011 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随后奥迪、博世、西门子、阿迪达斯等企业纷纷开展实践。西门子相继为制造巨头BASF、拜耳、戴姆勒、宝马提供数字化工厂方案,2015年数据显示相关工厂已经实现了75%自动化运转。

瑞士C-Mill公司和Medimix生命健康科技公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医疗用品,从设计环境的3D模型到生产环境的成品零件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与精度,使用编程程序分析数据,检测是否符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确保产品符合标准、法规和质量规范,在紧迫的期限内产生足量的需求材料。

传感器及监测仪、无线网络、机器间通信、专职检查无人机、3D打印、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及外骨骼技术的IoT硬件技术,配合PaaS化平台、雾与边缘计算、传感器网络应用、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云计算软件生态,可以将各种物理实体及实际工作流程都一一映射到数字化世界,如此可以减少人力投入,既避免了人为操作的隐患,也起到了监督记录的作用。

GE在一份2017年的报告曾经指出,工业4.0将在五个方面革新制造业:通过计算机辅助及视觉提高产品设计质量;3D打印制作零件并减少返工浪费;编程友好化且具备语音和图像识别能力的自动制造;连同云端快速准确分析,打造智能工厂;由人类管理机器人提升效率节省资源。

疫苗研发与新时代的计算力

在上市之前,任何疫苗都需要经过三种试验,首先医学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配方需要经过实验观察,其次在老鼠、兔子等动物试验检测后,最后进行三至四期人体临床试验。

上个世纪,医学课题都是只能将观察信息快速而潦草地写在实验记录本上,1950年左右,医学界开始思考如何将医学科研与计算机的结合应用,比如如何存储、处理和呈现数据,以及结合仪器采集并分析心率。随后欧美陆续出现专业研究机构,在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和培训课程,范围涉及护理、临床护理、牙科、药学、公共卫生、职业治疗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医学实验都具有复杂且庞大的数据量,比如基因组学、微生物学和康复学等细分领域。以基因组学为例,一个人类个体的全基因组有30亿碱基对构成,需要使用90G-200G的存储空间和成百上千的CoreHour的分拆和分析计算能力,比如2015年美国发起的精准医疗百万基因组计划以及2017年中国发起的10万人基因组计划,单纯依靠普通的计算机或者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是无法应对大规模样本的存储和分析。新时代的计算能力因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计算而大大增强,需要超强可伸缩性,几乎无限的分布式存储能力,以及云上云下一体化的资源调度能力。

从天花说起,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疾病

基因分析的云化和规模化,大大降低了单个基因分析的成本,集成了容器,异构计算,以及创新的SNP/CNV分析方法,也大大提高变异检出的准确度;在药品研制过程中,可以进行更深层次与更细粒度的疾病与基因变异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可以更准确的为靶向药物研究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可以极大提高药物研究的成功率。大量免费公开的基因数据存储空间,也便于科学家们协作共享数据。据悉,目前各大云厂商都已提供基因数据运算相关服务。

从天花说起,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疾病

疫苗追踪与个人专属信息化平台

疫苗接种证记录了如疫苗名称、剂量、接种日期、接种医生等信息,是个体接种疫苗的凭证。个体如果希望了解到更多相关信息,如厂商、批次等,则需要电子查询平台。目前,各位家长可以在阿里健康“码上放心”上查询到涉事疫苗的信息。

电子病历(EMR)被认为在临床领域具有很大的前景,将包括实验室和药房在内的综合信息记录下来,并在预防、诊断、治疗和观察等阶段提供服务信息,比如提示临床医生某个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眼科检查或血红蛋白A1C水平测试。

除了电子化查询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业界认为还应该尝试更多应用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具备一套独特的信息录入验证机制,并应用密码学以保证信息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因此被认为数据可信。疫苗作为特殊药品,对温度敏感,需要满足要求的传输冷链,在制作、发货、存放、运输、收货等各环节遵守规定,如冰箱温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在运输过程中不能直接接触冰袋等。相关企业方具备各类冰箱、低温试验箱、疫苗容器、水包、泡沫垫等工具,以及符合规定的温度监测机制,在全程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以留档及查询。

从天花说起,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疾病

去年,罗氏集团基因泰克、辉瑞、麦克森、艾伯维、美源健康等药企联手创立了MediLedger区块链项目,希望建立一个分布式的药品供应链网络,尝试一种新的可信化运营模式。据悉,该项目致力于法规遵守行为的跟踪记录、确保患者安全和药物供应安全,构建一个开放化的基于区块链药品供应链生态平台。

IT技术的突破,能否打赢这健康保卫战的第二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