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們,這裡有份未來一年的風口預測

繼去年8月5日吳聲在751 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罐舉辦“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佈”後,今年的同一天、同樣的地點,場景實驗室創始人、造物學出品人吳聲舉辦了同款發佈的“2018版”。

本次發佈現場,吳聲回顧了2017年的十大預測後,隨後發佈“2018年的新物種爆發六大關鍵詞”。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 2.5次元經濟到來,ZQSG成為唯一價值依歸

ZQSG=真情實感,這個飯圈用語被吳聲認為是越來越多用戶的判斷標準。

YouTube的虛擬IP,目前整體播放量已經達到7.2億,粉絲關注數已經達到四千萬。這對我們的啟發是,品牌要在不同陣地完成人格建設,而不是認為這是“我”的品牌,必須是真實的人格。

按照用戶的邏輯,社交個人陣地必然是今天品牌的成長基地。這就是為什麼You Tube成為新的搜索引擎,它表現得更加立體、形象、可視,更多的平臺級機會隱藏在我們對於用戶所見即所得、所見即所用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嘗試中。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基於這一趨勢預測,吳聲提出了四個具體建議:

一、智能陪伴升級養老產業

第一個可能的新物種方向是智能陪伴升級養老產業,在我們即將進入的老齡化社會中,這將是其中的重要破局。

二、全息投影從舞臺到家居

為了表達真實的沉浸場景,當天的會場採用360度環屏方式,力求給觀眾帶來超乎預期的感染和驚喜。但全息投影僅僅是舞臺嗎?由此及彼,未來的家居會有越來越多類似從VR到AR到MR的體驗和感受。

三、從文娛業拓展到其他行業的CP,或者天團模式

SNH48總決選,冠軍李藝彤獲得了40萬張選票,有人認為這是“迴光返照”,但更多人認為大量產業會引入CP模式去完成更加結構性的品牌風險管控。

四、以AI數字助理為先導的AI養成式設備

在我們理解的智能語音設備外,大量的家電、生活用品、家居場景,都是如此。強大的數據捕捉能力,智能攝像頭的深耕部署,還有傳感器和芯片,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可測量。

| IOT時代的新消費單元——家庭會員

目前所處的IOT時代,其消費單元是家庭會員。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不久前沃爾瑪宣佈推出家庭流媒體服務,亞馬遜推出“媽媽計劃”,小米正從家居物聯網進入到以物聯網為基礎的家庭生活體系,從電子商務到智能硬件都在通過雲服務來定義智能家居。包括谷歌、騰訊、京東、TCL、Honeywell、百度等巨頭都意識到智能家居這個產業不僅在爆發,而且是入口之爭、平臺之爭、數據之爭、護城河之爭、壁壘之爭。

誰擁有家庭心智誰就擁有不可替代性。從水電燃氣到數據賬單,這些家庭賬單對應的家庭數字化和數據化能力正成為新的算法方向、產品方向、IOT變革方向和智能家居爆發方向。在這個意義上吳聲給出的新物種預測是家庭成員共性所形成的家庭個性

一、家庭數據建模與風險評估機制常態化

保險、健身、醫療、親子、旅行等等越來越將成為數據建模的主題。也許以後,我們都要為我們自己的家庭做一個數據模型,它包含數據密度和情感深度等所有指標。

二、更加深度、量化的睡眠定製經濟

事業、學習、社交、工作,它們應該形成怎樣的平衡?這裡的平衡點能不能輻射為家庭應有的幸福領域?這個問題需要我們看到一個被忽略的信息——更加深度、量化的睡眠定製經濟。我們的睡眠質量、睡眠深度有沒有成為更加真實、可量化評估的機制?對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機會。

三、解決代際問題成為智能家居的核心算法

越過隔閡,能不能在數字化生存時代裡發現更大的世界,這是各位創業者義無反顧的責任擔當。在智能家居的定義中,算法首要表現為解決代際問題。如果過去創業解決一個問題,商業就可以成立;那麼今天的創業一定要解決具體的認知問題,必須要推動社會觀念的進步,必須要對社會觀念的整體改良有所貢獻。

四、以寵物社交、寵物ID為代表的寵物消費升級

對很多人來說,寵物是陪伴自己七年的家人,而當這個寵物去世後,存在著真實的痛楚和情感。關於寵物不僅是人的寵物化,寵物的人化,而是在於與我們有更多聯繫,與我們形成更多情感伴隨的那些標籤、ID和載體。

| 訂閱萬物

在萬物信息流時代,萬物皆可訂閱,要進入信息流狀態,找到屬於自己的信息流場景。

付費訂閱+推送機制正在構建充滿想象力的覆蓋全行業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並不僅僅體現在幾家視頻網站的會員制度上,在無所不包的服務訂閱中,汽車可以訂閱,遊戲可以訂閱,甚至連漏洞都可以訂閱。像奧迪A-circle、CarPlay、蔚來汽車、Care by Volvo,他們對應的都是用戶需要的訂閱場景;而“我告訴你後門,你來訂閱;我告訴你破綻,你來購買我服務”則成就了《黑客與畫家》。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在萬物皆可成為信息流的趨勢下,吳聲給出了四個建議:

一、場景屏化,所見即所訂

我們看到一切的場景都會屏化,成為屏幕的交互網絡,所見即所訂,所見即所得。

二、高頻消費的自動化清單

我們生活都在發生變化,基於自動化本身正在形成合理性契約,用戶可以任意選擇下單時間,你的商品將由你家地毯、前臺代為簽收。比如,冰箱裡的蔬菜和牛奶,會進入我們在電子商務平臺的ID,並完成基於京東白條的自動下單,用戶無需擔心商品是否逾期。

三、決策眾包的社交訂閱

決策眾包、社交訂閱是顯而易見的創業風口。

買手是個人審美性質的低效率完成方式,如何實現高效?要通過更多的社交訂閱把我們的決策眾包。

四、從實物訂閱到服務訂閱,從內容訂閱到情緒訂閱

關於情緒,重要的是對體驗的重視程度,如果內容不是情緒,十秒鐘不能形成心流,那麼就不能形成真實的決策。所有的體驗,因為場景的變化和切換,都必須成為積極的心流體驗,才能讓消費者為之超越價格敏感性,形成價值敏感性。

| 空間重生,時間化與社交化

互聯網作為時間戰場已無爭議,而這一輪戰役的終點是空間。從天貓國際線下體驗店到京東曲美生活體驗館,再到Amazon Books,越來越多線上、線下企業都在場景化,體驗店的復活,是2017年到2018年零售業態裡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智能化改造、數據能力、徹底數字化,以及用戶本身的審美升級、認知升級的需求使然。

吳聲以連鎖酒店ACE Hotel作為案例,它旗下的酒店更注重在地性文化。不同於奢侈品店在每一個城市簡單地選擇本地元素的投入,ACE Hotel面向所在地的年輕人、流行文化極度深耕。倫敦的ACE Hotel選在倫敦年輕人出沒的地區,右邊有一個很難想到的小門店,是設計師安德森的店面,一共只有八平方米,但是它是倫敦東區潮流青年隱秘的符號;在紐約第五大道邊上的ACE Hotel,前門是潮流咖啡店,後門是潮流買手店,但是這些特質需要顧客融入當地生活、探索當地文化才會發現。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這些變化告訴我們,

即便你是連鎖的,你也不能是標準的。悅己消費的機制化將推動玩樂空間全場景滲透:

一、以降噪設備、降噪空間為解決方案的一個人的音樂節。就是以降噪為核心,並不是索尼等降噪耳機,而是在喧囂的時代,我們找尋自我的架構方式。這種心靈的寧靜是剛需、痛點、高頻,而不僅僅是飛機和商務所需。

二、藝術展、買手店、Cafe、閱讀沙龍成為空間標配組件,它代表了空間的內容化、時間化、空間化、人群關係化。

三、裝修高頻化。裝修不是一勞永逸,裝修一定不是低頻場景。空間本身正在進入可編輯時代,未來的酒店同樣是個體數據生成的體驗主題和智能細節的管理。

四、“未來酒店”個體數據生產的體驗主題和智能細節管理。用戶選擇西安的維斯汀,是因為門前的千年大雁塔;選擇南京的頤和酒店,是因為在這裡有揮之不去的民國。每個酒店都有一個細節,只有細節才是正確打開入住酒店的姿勢。用戶每一次生活在別處,都應獲得一次自我身心的治癒和一次積極的探索。

| 知識新零售,知識服務下半場

直播槓桿、場景驅動、流量融合就是知識新零售的人、貨、場三要素。

直播是知識新零售的配送;場景是知識新零售的算法和邏輯;而在這一領域,流量也正在融合。

讀書會就是知識新零售的流量,也是一個被低估但被普遍使用的場景。這個品類已經成為流量最好的載體,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無論內容還是人格,讀書會都應被創業者高度重視。吳聲預測,在未來3個月到半年裡,百度、小米、阿里等各流量平臺和巨頭會紛紛入局讀書會。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創業者應怎麼辦?順勢而為。對此吳聲同樣有四個預測:

一、以前是買商品送知識,未來是買知識送商品,商品是知識服務的增值項目。正如購買了關於皮鞋、預防腳氣的知識,鞋子成為一個知識訂閱所形成的健康配送。場景的獨特性、唯一性和識別性是不是持續形成這樣一個意義呢?每個人要去思考這種知識能力。

二、知識+社區。原來說第一個知識+社區叫做學區房,現在有一種房叫“盒區房”,盒馬鮮生所在的房子,號稱是幸福指數的一個表達。未來還有一種房叫“得區房”,得到APP的小店開在附近。

三、知識+LBS+AR。知識+LBS+AR不僅是7-11、全家、羅森、盒馬鮮生、得到學區房這樣的表現,更加大膽地暢想,此時此地應該有隨時隨地調取、按需定製的知識流。

比如,吳聲講的一個半小時之前,他所援引的所有新物種案例的超鏈接索引,都應該被現場所見即所感。這樣隨時隨地的調取、按需定製的知識流,今天的技術能力很容易實現,在這裡就有這樣的機制,能不能把這樣的機制變成我們正確打開任何一個知識社區,任何一個用戶動線的一種新常態。

四、知識+AI會形成多產品形態的場景分發——讀書會、問答、課堂、沙龍、報告、PPT、白皮書、榜單等。白皮書變了,報告變了,大家要去理解,即便報告這樣一個非常熟悉的關鍵詞,其實它都在被重新定義。榜單、沙龍、課堂,每一個細分的產品形態的創新,都是知識新零售的應許之地。

| 透明化機遇,知情權和隱私權

小米8透明探索版預示著越來越多的產品都在追求透明,只不過這種透明叫做物理透明。物理透明是因為我們對於一切產品都有一探究竟的願望和慾望,也因為我們對於產品本身可視化成為一種消費功能的基礎要求。在這樣的基礎要求裡面物理透明的邊界被極大地擴張了。

中產階級的爭議水果——榴蓮,用戶現在知道1顆榴蓮的跨國需要120個小時,通過雲象生鮮,到菜鳥網絡,到菜鳥聯盟,整個環節變得可視,在榴蓮透明化背後,是我們看到生鮮新零售本身的一種判斷,用戶希望知道它是哪兒的,它怎樣在透明的供應鏈,透明的配送鏈和透明的快遞鏈裡面能夠符合其自身對於個產品品質、品位共同的一種認知。

创业者们,这里有份未来一年的风口预测

與消費者相關的每個步驟都100%透明,這給到了我們今天從零售從業者、知識服務的創業者,從AI的創業者,到互聯網造車勢力的創始人,最重要的啟發在於什麼是消費者相關呢,什麼是與消費者相關的每個步驟100%透明,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背後所隱藏的我們的供給能力應該如何去形成校正和優化呢?

區塊鏈應該是非常好的解決方式。區塊鏈作為對知情權和隱私權的確權,通過 SSI技術(簡稱自主權身份),能夠實現透明與隱私的統一。

這種國際化標準SSI草案已經完成了,才真正實現了人的透明化。這種真實的人的透明化,也帶來了全新的協作形態,有人叫分佈式商業、有人叫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有人叫分佈式協作組織、還有人叫分佈式自治社群,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就是個性化的規模化,就是千人千面,就是找到了終端的恆定單元,找到了優化的原則,找到了連接的能力,不斷的去形成規模經濟的不同路徑和協作方式。

這是新的商業機遇,SSI確保臨時組建的社群一個是可信的,一個是可激勵的。但是需要經濟價值,需要Token激勵協作。

Token是個性化規模時代的價值載體,不過想預知Token如何,吳聲將這個預測預留為明年的彩蛋。

--------------------------------------

本文為財視media綜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財視傳媒微信(ID:caishiMV)

Q群(418295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