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植保,從了解土壤問題開始!

現在說起植保,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病蟲害防治、用藥施藥等。其實,植保涉及的問題要廣泛得多,土壤作為植物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做好植保,必須瞭解土壤問題。今天分享的就是一些關於土壤問題的現象和知識。

要做好植保,從瞭解土壤問題開始!

為何黃瓜霜黴病先發生在植株下部的老葉?

一方面,這是因為黃瓜藤下部的葉片易衰老,抗病能力差;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病菌孢子在土壤中存活,隨著水蒸氣從地面蒸發,病菌隨著水汽首先接觸老葉,或者雨水滴在地上,將土層中的病菌,濺落在下部的老葉上,病菌就是這樣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了植物上。

要做好植保,從瞭解土壤問題開始!

什麼叫做避免重茬?

重茬也叫連作,是指在一塊田地上連續栽種同一種作物。許多經濟作物,尤其是瓜類,如果連續兩年以上在同一塊地上種植,很容易爆發病蟲害!為什麼呢?因為非現代化的耕作方式——“摘了瓜,留下秧”,秧苗的根部爛在地裡,甚至還有許多被淘汰的瓜沒有采走,也爛在了地裡,這些殘枝敗葉爛瓜是病菌的“營養池”,造成了土壤中病菌滋生,嚴重影響作物生長。

而且,經過一年的用藥,還會“製造”出大量有抗性的病菌,尤其是枯萎病,很容易造成毀田。因此,瓜類、蔬菜等要儘量避免在同一塊田地上連續栽種。

要做好植保,從瞭解土壤問題開始!

土壤中的問題為何難以解決?

答案是,用藥量巨大,人工成本太高。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業耕作方式還是比較粗礦的,不僅缺少先進技術,也缺少基礎設施設備,比方說“滴灌”。

根節線蟲、枯萎病、晚疫病、青枯病、地下害蟲、根腐病、根瘤病等等,這些存在於土壤中的病蟲害,不像地面上打藥那麼簡單,一旦發生就必須進行“灌根”,即對每一株植物根部區域的土壤進行灌藥處理。“灌根”需要很大的藥劑量,用藥成本幾乎是地上部分施藥的幾倍;而且,如果沒有滴灌設備的話,還需要人工一株挨著一株的澆灌,很費時間精力。

要做好植保,從瞭解土壤問題開始!

土壤為何變得“千瘡百孔”了?

東北人一直為“黑土白雲”感到自豪,可如今黑土卻不那麼“黑”了。大量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土壤板結,有機質降低,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嚴重,甚至有些地區的土壤已經變成了毒土,地下水變成藥水,可以檢測出超標幾萬倍的農藥、化肥成分。

土壤中的病蟲害也越來越嚴重,許多病蟲害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我見過某地種植韭菜的農戶,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一畝地施用2000毫升,土壤受到的“重傷”可想而知。

要做好植保,從瞭解土壤問題開始!

今天分享的內容其實是想告訴大家——病蟲害的源頭多來自土中;精細的土壤管理會減少很多病蟲害的發生;現代化農業設施有很大潛力;不合理的技術會破壞土壤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