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省内统筹,工资分配形式灵活多样?

关于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一直以来都普遍收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尤其是在事业编制改革的这个大环境下,事业单位编制已经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天小编就简单和大家说下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编制的最终走向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省内统筹,工资分配形式灵活多样?

根据官方发布的相关信息,2018年事业单位编制或将实现省内统筹,对于省内的事业单位编制将会实行灵活化管理,对于一些高层次和紧缺型人才可以实行灵活多变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在提高这些高层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得以促进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可以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来吸引众多的高层次人才投入到事业单位共组中。

与此同时,目前部分地方也明确规定了目前事业单位编制的管理制度,所有的事业单位编制的落实应该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实力为依据,不得出现盲目扩编的现象,针对事业单位编制的管理一定要严格把控。同时,一些行政机构的员工应该落实行政编制,而不能随意占用事业单位编制,也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由事业单位承担,不得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由此可见,目前的事业单位编制确实越来越难了,但是其对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大家也应该要意识到即便事业单位发生改革,但是事业单位人员的相关待遇并不会变化很大,甚至会出现工资增长的情况的。因此希望各位有意向成为事业单位人员的考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不要因为编制改革就错过这些难得的机会。

如何解决面试答题三大问题

对于成功进入事业单位面试的考生来讲,又要准备紧张的面试环节。如何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面试答题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就日常考生常见的几点不足向大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行为举止不规范

常见的行为举止不规范主要有:眼神飘忽、手指乱动、坐姿不正、走路不自然以及习惯拿笔等问题。建议考生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第一,两位考生面对面落座,其中一位考生看着对方的眼睛答题,一旦出现眼神飘忽、随意乱转的时候,出声打断提醒,并重新答题,直到不出现眼神飘忽的情况下完整答完整道题目。

第二,给自己录像。可以将从进场到答题到退场的整个过程录像,然后自己反复看寻找问题并解决。

第三,对着镜子练习面部表情。对着镜子答题,观察自己的神态与表情,训练答题的交流感。

其次,声音气势不足

很多考生在面试答题时由于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等原因,会导致答题声音小,影响考官对考生的第一印象。建议考生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第一,早上寻找空旷的地方大声朗读,以此培养合适的发音习惯,要尝试用丹田发音。

第二,自我心理暗示,提高气场,可借助椅子、桌子等日常家具,站在上边,寻找居高临下的感觉,也有助于提高自身气场。

第三,远距离对练。两个考生可面对面站立,距离拉开20米到30米的距离,互相答题互相交流,一旦声音降低,另一方可随时提醒,以此来练习声音习惯。

最后,口头语过多

口头语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题,常见的口头语一般为“嗯”、“额”、“就是”、“然后”、“那个”等等。建议可以采用“打断法”:

寻找一位伙伴监督,在答题时一旦出现“额”等口头语,立刻打断重来,如此反复练习,以解决口头语过多的问题。

如果在事业单位面试中的一些细节没有把控到位,可能会名落孙山。反之,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即便有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也能够提高10分左右。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梳理下考官眼里的好学生,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乐观阳光,积极向上

生活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和幽默风趣的人“混在一起”,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正能量。其实考官也和我们一样,喜欢获得正面的反馈。

建议:考生平时也学会多微笑,开心时笑一笑,不开心时更要笑一笑,训练自己的心态,给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第二,声音洪亮,自信从容

结构化面试属于典型的高压面试,很多考生的第一感觉是紧张加怯场。一个人的气场强弱来源他的声音大小,而声音大小取决于内心的自信。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公众人物的演讲,总是给人一种气场强大的感觉,即使你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也丝毫没有妨碍你对他的崇拜,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建议:考生不妨在平时多注意大声朗读,训练自己的气场。

第三,语句连贯,条理清晰

连贯性和条理性是给人的整体感觉,考官的评分标准中都是按档给分的,如果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卡壳现象,那么就会被归类为思路不清晰,被划到中低档,即使其他方面答的再好也没用。事实也证明,很多考生答完题后自我感觉良好,审题没有偏差,内容也比较深刻,为什么总体得分却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生在答题时流畅度和条理性不足。

建议:在平时就要刻意训练自己分点说话的能力,面试不同于笔试,堆砌大段的内容不会博得考官的任何好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