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爲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張華,江蘇省海門市副市長、援疆幹部,現任新疆伊犁州伊寧縣委副書記、南通市對口支援伊寧縣前方工作組組長。

2013年12月,我作為第八批南通援疆幹部到達新疆伊寧縣。

我經常對初到新疆的人說,到與不到,對新疆的感情完全不一樣。而要了解新疆,必須要在新疆待上一段時間。我在新疆的第一個三年,就是在不斷地瞭解新疆、走進新疆。

2016年援疆快結束時,伊寧縣委領導問我能不能留下來。是不是留下來,這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小事:我已經在新疆幹了3年,一輩子有3年在新疆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這是我的黃金時間,再待上3年,確實是個值得考慮的事情。考慮到最後,我跟縣委書記說,我留下來。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張華在鄉村調研

後來,南通市委組織部領導來伊寧考察時問我,伊寧希望你留下來,你也願意留下來,為什麼?我非常認真地回答,留下來有三個原因:

一是捨不得。我在新疆工作了3年,和當地幹部群眾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誼。這樣的情誼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捨不得這份感情。

二是放不下。在新疆三年,我分管的教育、產業發展等,很多事情剛剛破了個題。就像寫文章,我已經把提綱列好了,已經開始寫了,而且有信心這是一篇好文章,卻沒有寫下去,會很遺憾。我希望在我和同事們的手中,南通教育援疆能有一個階段性的成果,產業援疆能有一個階段性成果。

三是離不開。這裡有我幹事創業的舞臺,可能發揮我更大的作用。新疆這樣一個好地方,真是需要我們援疆幹部好好地幫助謀劃、推進。

留下來,對我個人來說,肯定會有很多困難,但我願意克服這些困難。對我來說,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感情。

有了歷屆援疆幹部打下的基礎,特別是前三年的調研、思考、實踐。援疆的第二個三年,我可以自信地講,到了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的時候,到了為伊寧縣做一些好事、實事的時候。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張華在茶依其溫村與村幹部座談

我曾做過海門市常樂鎮的鎮長、書記,對家鄉先賢張謇很佩服,也有過一番研究。梳理張謇的自治思想,我認為他主要有三個抓手。

一是教育。他認為通過教育能夠培養人才、能夠奠定發展的基礎。

二是實業,他認為一個地方的發展,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三是社會公益事業,他曾經說過,“自治之本,在實業教育,而彌縫其不及者,惟賴慈善”。

張謇的這些理念對我影響很大,而且我覺得對新疆特別適合。如果我們能把張謇的理念在邊疆傳承,非常有價值、有意義。所以,我們援疆工作,也主要是從教育、產業、公益入手

教育方面

我認為,教育是新疆最需要的東西,遠遠比建一座橋、修一條路、蓋一幢樓更重要

。而南通是教育之鄉,教育是我們的最強項。和全國各地援疆一樣,原來每批我們只派5個老師來,但這個力量太有限了。我們大膽實施了百名教師援疆計劃,計劃真正實施以後,我感覺這裡面可以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也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不少老師來了之後,受感動了,不僅僅完成規定的“十個一”任務,還主動提出要為伊寧的孩子做更多的事情。我提出了一個目標,就是在伊寧縣的重點學校,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年級、每一個學科,都要有南通老師在。如果我們能讓伊寧的教育水平和南通達到同一高度,這會影響長遠的。

產業方面

社會穩定、長治久安,這是中央明確的新疆工作總目標。抓穩定必須抓發展。而發展產業,是我們援疆幹部最熟悉的。到伊寧後,我們發現這裡區位很好,離機場很近,高速公路、火車站都有,還有土地優勢、勞動力優勢,再加上新疆是棉花主產地,用電也很便宜。

我們就建議縣裡大力發展輕紡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伊寧縣委很支持,我們就甩開膀子幹。我們提出一個目標,要讓輕紡產業園成為伊寧工業的名片、成為伊寧工業經濟的拐點、實現伊寧工業經濟的華麗轉身,領跑伊犁河谷。產業發展過程中,酸甜苦辣也很多,也有人懷疑我們援疆幹部能不能把這麼大的事情統籌安排好,還有人擔心援疆結束我們走了怎麼辦。但我很有信心,因為我們是完全按市場規律做的。我們從什麼是產業、如何招商、怎樣服務等基礎性的東西引導起,

把伊寧當地幹部帶起來,並引進內地的推進機制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張華被授予“開發建設新疆獎章”

我牽頭組織深入調研並形成《伊寧縣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加快伊寧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優惠政策》《伊寧縣推進輕紡產業區勞動力就業實施方案》等支撐性文件,率隊考察對接、洽談推進40多次,歷經8個月成功招引伊寧縣織造產業園項目,項目總投資50億元,佔地4200畝,建成後可吸納本地就業3萬餘人,產值超過100億元。現在,園區已完成基礎投資超過5億元,建成標準廠房和相關配套設施超過20萬平方米。同時,我會同當地的同事們,全力以赴推進伊寧縣家紡服裝產業園建設,目前已經落戶企業8家,吸納當地少數民族就業4000多人,為各族群眾打造了一個致富的就業平臺,為伊寧縣實現工業經濟“華麗轉身”提供了強大動力。

公益方面

我們援疆,除了發揮個體最大的能量之外,最重要的是整合資源,把大後方南通幾百萬人民的愛心資源用起來。我們就商量,物質資助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念、精神、思想。“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精神發育史”。

我們不可能把新疆所有的馬路都修好,但是可以嘗試改變下一代的一些想法,來安頓好他們的思想。

所以我們決定從閱讀開始,這就有了“用閱讀照亮邊疆孩子未來”這個活動。因為我們覺得有時候一本書、一個座談、一個報告,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輩子。我們想通過三年努力,捐出3000萬元的圖書,讓伊寧縣孩子享受到南通孩子閱讀的條件,讓伊寧縣的每個教室都有一個愛心圖書角,讓伊寧縣的每一座學校都建成圖書館。目前,我們已為伊寧縣成功募捐圖書70萬冊,極大地緩解了邊疆孩子無書可讀的狀況。

第九批援疆的是23個人,我、徐新,還有周雲旗老師、劉鈞醫生,是第八批留下來的。作為第九批的組長,對我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帶好這支隊伍。

我們23人在離家萬里的新疆工作,肩負著組織交給的援疆重任,是一個整體。所以我提出,我們23名援疆幹部就是一個人,在援疆期間,要守住安全、團結、形象、廉潔這4條底線,努力實現大後方滿意、省前指滿意、受援地滿意、每名援疆幹部都滿意目標。

現在我們每名援疆幹部手頭都是一大堆事。我的主要精力放在產業發展上,周勇副縣長就得操心南通援建項目的計劃、組織和推進,愛心圖書公益活動主要由徐新操盤,趙陽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地花卉苗木富民的實事工程……大家都很忙。有時候家鄉的朋友和領導關心我們,遠離家鄉是不是很寂寞?我說,我們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寂寞。

當然也會遇到困難和問題。但問題不可怕,問題就是機會、就是空間。建輕紡工業園,從規劃、建設、招商、運營,壓力很大,付出很多。組織上並沒有下這麼大的任務,伊寧當地也沒有硬性要求,為什麼我們要自討苦吃?其實不為什麼,就是為了援疆的這份責任。做這些事情,有意義、有價值,而且我們有興趣。

此生幸為援疆人,一片真情灑邊疆。我們會繼續努力,為了這一段難忘的經歷,為了這一份難得的緣份,更為了這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海門副市長張華的抉擇:為什麼三年援疆後我選擇再留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