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一場略顯幸運的平局,讓魯能保住積分榜第二的位置。這場比賽,暴露了魯能攻守兩端的問題,李霄鵬稱之為賽季最差,原因就在這裡。防守,這是魯能高居第二的優勢,但面對控球能力強,反擊出色的球隊,魯能的防線還是不夠穩定。進攻,這是魯能的不足,多項關鍵數據無法排進前10,這就是需要提升的地方。

14個丟球難能可貴,防反擊依然是難題

對於魯能來說,16場比賽只丟14球,這在中超獨一無二。不過,間歇期後,魯能在聯賽裡每場比賽都有丟球,同時也可以看出球隊的防守問題。回顧下魯能的14個丟球,4次是定位球或點球丟分,5個球是對方反擊,4個球是對手傳中製造威脅,1個球是肋部直塞。

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從近期的比賽看,魯能的防線被威脅次數最多的就是反擊,尤其是對陣蘇寧的丟球,最為明顯。間歇期的熱身賽,魯能就曾因為反擊多次丟球。回到中超賽場後,魯能防線的整體性沒問題,吉爾和戴琳都有不錯的發揮,邊後衛也都是盡職盡責。但是由攻轉守的過程中,如何更有效的限制對手是個難題。

每次面對個人突破能力更強的對手時,魯能的防線總是讓人捏一把汗。而面對傳控球能力出色的球隊,魯能的防線又過於靠後,給對手太多進攻空間,導致後防更大的壓力,打國安就是如此。單從數據上看,魯能的場均搶斷18.4次,攔截11.4次,這都排在中超第三位。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魯能的丟球中,很少有對方傳中後的頭球破門,大都是低平球傳中或者倒三角,這與吉爾和戴琳的出色防空能力有關,對手選擇低平傳中,效果顯然更好。

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未來的比賽中,魯能依然要面對更多擁有出色個人突破能力的球員,如何限制他們的反擊威脅,這是一個難題。多數情況下,只要更果斷的去犯規,哪怕是付出黃牌的代價,也會更有價值,但這需要全隊的統一性,防守時不能有僥倖心理。

進攻不足有明顯短板,多項數據難進前10

16場26球,這是魯能進攻端的數據,不差也並不好。26個進球當中,塔爾德利10球,金敬道5球,佩萊4球,吳興涵2球,蒿俊閔和吉爾各1球,對手烏龍3球。可以看出,魯能的得分點還是相對集中,塔爾德利、佩萊和金敬道組成三叉戟,但魯能的進攻容易陷入停滯,尤其是突破能力不足,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看下數據,魯能的控球率只有46.2%,排名中超倒數第二。雖說控球不足以說明所有問題,但也可以看出魯能對比賽的控制力不足。這與魯能的防反打法有關,但當魯能拿到球的時候,卻很快丟球,這是問題所在。魯能的傳球成功率只有73.3%,排名中超第12,進攻主導率只有48.4%,中超第12。這兩個數據直接反應的就是,魯能在比賽中沒有進攻主動權,也無法去掌控比賽,場面會被動。

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射門方面,魯能場均11.8次,中超第11位。威脅傳球,魯能場均7.8次,中超第12。突破,魯能場均13.4次,中超第11位。就連原本最擅長的傳中數據也並不理想,場均17.8次,中超第8位。這個數據,魯能上賽季排名第一位。這一系列的數據,可以看出魯能的進攻問題,很多在比賽中也是真實體現。比如突破,魯能現在缺乏強有力的爆發點,也就是可以撕開對手防線的利器。魯能的所有球員裡,塔爾德利和金敬道的突破最多,但也難進入中超前10。

深度解讀魯能攻防,最強優勢卻也有隱患,進攻數據太差留難題

整體上看,魯能可以取得如今的成績,與球隊攻守比較平衡有關,也與全隊的拼搏和鬥志有關。去拼每一場,這是李霄鵬給球員的要求,大多數比賽,魯能球員都做到了。但要想去取得更好的成績,只靠拼還不夠。未來的比賽中,魯能在攻守兩端都有潛力可挖。尤其是進攻端,擅長突破的格德斯或許會帶來更大的改變,他最擅長的就是突破,之前的兩場比賽他還沒能展現出自己的這一特點。未來的比賽,如果格德斯可以在前場用突破打開一條通道的話,那魯能的進攻才會更有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