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本文转自最好大学网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记住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至关重要,是你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这是曾经的哈佛校长Drew Gilpin在2008本科毕业典礼上的开场白,用这句话来形容大学“最后一课”的意义,即使是在十年后的今天也再合适不过。

前不久,又一批莘莘学子离开象牙塔,准备去开创他们自己的生活。

软科做了一个特别调查,对2018年39所“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典礼上的9万多字校长致辞原文做了词频统计分析,筛选出一批高频词汇如下图所示: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注:因国防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校长毕业致辞没有搜集到相关资料,故不在统计中;此外,电子科技大学由王亚飞书记代表李言荣校长发表致辞。

除去“你们”“我们”“同学”“大家”“学校”“毕业生”“母校”“老师”等此类称谓词,以及“毕业”“典礼”“今天”“学习”等这样的事件词汇,我们得出了在今年这些大学毕业典礼的校长致辞中,高频词汇的前15名如下图所示: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纵观这些词,可以感受到校长对毕业生们的期望和嘱托。让我们从这些词汇出发,细数“灼灼闪耀”的大学精神。

教导毕业生们胸怀天下

时代(276次)

“时代”一词在39篇校长毕业致辞中共出现了276次,位居高频词榜之首。校长们从时代背景出发,以时代精神感召年轻人,希望青年将自身发展与时代命脉相连,用青春热血谱出时代强音。

吕建校长在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说,未来的人生舞台就是新时代的舞台,需要“不断展现、不断面对、不断适应、不断调整、不断抵御”。

“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理应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在致辞中27次提到“时代”

“新时代要跨越新关口,啃‘硬骨头’。只有刻到骨子里的自信,才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成为这个时代的‘头号玩家’。”——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在致辞中20次提到“时代”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 / 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搜狐号

“同学们,你们生逢其时,是这个时代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一代。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你们既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流砥柱。”——同济大学前任校长钟志华在致辞中16次提到“时代”

中国(139次)

“中国”一词在本次统计样本中共出现139次。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在致辞中说道:“同学们,你们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你们的青春已经注定与中国强国梦联系在一起,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他希望毕业生们“积极应对新时代的考题,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希望同学们:“秉承母校‘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崇高理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世界(128次)

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这样定义世界:“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以学习为半径的圆,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宽广。”他在致辞中提到14次“世界”。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希望毕业生们要有世界眼光:“要始终胸怀天下,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他在致辞中提到10次“世界”。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 /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国家(127次)

从本次校长致辞中看,39篇演讲中有31篇出现了“国家”一词,共计出现127次,洋溢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国家有了自尊自爱自强的国民,才能兴旺发达;个人有了爱国的高尚情操,才能更好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在致辞中提及7次“国家”

“保持‘一寸丹心惟报国’的赤子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担当劲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在致辞中7次提到“国家”

“今天你们所做的就是为后人铺垫未来成功的道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正是靠一代一代人的不忘初心,这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走向胜利和繁荣。”——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致辞中5次提到“国家”

社会(111次)

“你们从此要开始踏上人生的另一旅程,进入一个叫做‘社会’的大学,成为一名社会人。”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在致辞中28次提到“社会”一词。

他希望学生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更希望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人”,他认为优秀的社会人是能够“引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人。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图片来源:厦门大学新闻网

希望毕业生们行动起来

奋斗(183次)

“奋斗”在本次考察样本中出现183次,是位列第三的高频词汇。39位校长中有35位校长在演讲中至少一次提及该词。

“奋斗是促进时代前进的动力,奋斗是通往幸福的阶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同学们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请带上‘奋斗’继续前行,做新时代幸福的奋斗者。”——

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在致辞中36次提及“奋斗”

“幸福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在致辞中9次提到“奋斗”

东南大学张广军校长指出,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超凡的成功,同学们必定会选择一条共同的道路,就是“以奋斗担当使命,以奋斗引领未来”。

发展(150次)

无论是在校园之内,还是踏出校门,学生的发展,都牵动着教育者的心。“发展”一词在本次样本中排名第四,共出现150次。

吴朝晖校长在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同样13次提到“发展”,他勉励同学们:“用改革意识持续开创发展的新境界,用创新思维持续开发发展的新潜能,用开放的精神来持续开拓发展的新领域,在知行合一中开创人生境界、开发发展的潜能、开拓未知的领域。”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 / 图片来源:浙大校友新闻中心

创新(132次)

湖南大学校长段献忠寄语毕业生:“扬创新之帆,弄时代之潮!”

他说:“在这个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伟大时代,中国如同一辆高速运行的列车,创新就是驱动发展的引擎。”

他还勉励学生们:“创新从来不是一条坦途,但追求创新的人生一定是精彩而灿烂的。”

担当(92次)

“ ‘担当’是什么,同样有两个层面与境界。首先是责任担当,从宏观上讲,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进步的使命;从微观上讲,是对人生、对家庭、对事业的责任。”——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在致辞中19次提到“担当”

“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梦想实现之时,我们垂垂老矣,而你们正年富力强。在实现梦想的最后征程,你们需要使命担当。”——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以“使命担当、求实向上,做创新立业的时代新人”为题发表毕业致辞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 / 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成为(88次)

“干事创业时,既要敢于好高骛远,也要善于实事求是,遵循科学规律,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成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引领者。”——包信和校长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典礼上告诉毕业生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既不能成为不落地的空想者,也不能成为自我催眠的幻想者,而要做脚踏实地的行动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在毕业致辞中告诉毕业生不要成为怎样的人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北航校长徐惠彬 / 图片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祝福毕业生们筑梦未来

人生(204次)

本次统计样本中,39篇致辞有38篇都提到了“人生”这一词汇,共计出现204次,位居高频词汇第二名。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祝福学生们在不懈奋斗中“创造美丽出彩的人生”。——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致辞中15次提到“人生”

“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在广阔天地里获得更大的人生意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毕业致辞中11次提到“人生”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在人生路上人们对顺境和逆境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和不变的顺境逆境。”——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致辞中9次提到“人生”

“困难和挫折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它会让我们成长、成熟,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毕竟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致辞中8次提到“人生”

“以豁达之心面对今后事业的坎坷,以宽容之心悦纳未来人生的挫折,以平和之心耐受前进路上的输赢”,最终能够“磨练坚毅品格,书写进取人生”。——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致辞中6次提到“人生”

新疆大学校长勉励毕业生们:“人生之路没有私家小道,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拥挤,因为绝大部分人走到一半都会忍不住放弃,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才是成功者!”

希望(175次)

“我希望,北理工带给同学们的,是一颗鲜红的赤子之心!”

“我希望,北理工带给同学们的,是一片湛蓝的凌云之志!”

“我希望,北理工带给同学们的,是一束洁白的真理之光。”

“我们可以仰望天空,满是太阳的金光!这也是我希望北理工能带给同学们的,金色的合作之精神”

“我希望,北理工带给同学们的,是一份绿色的希望之未来。”——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在致辞中13次提到“希望”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 / 图片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

精神(140次)

“大学精神才是一所大学经久不衰的核心所在,才是伴随你们一路前行的持久精神力量!”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致辞中说道。如他一样,很多校长都希望学生们把大学精神传承下去。

“希望大家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永不妥协的姿态,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去做那些应该做和必须做的正确事,勇做时代的笃行者、奋进者和搏击者。”——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在毕业致辞中7次提到“精神”

林建华校长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致辞中讲到北大8个院系对口扶贫弥渡8个乡镇的事情,他想传递给同学们的是一种大爱精神:“北大永远要追求卓越,但我们的精神应当是平等的,我们的心胸是开放的,我们的爱是没有疆界的。”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 /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未来(108次)

“从现在起,就要敢于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去努力看清未来,也许我们的人生,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电子科技大学王亚非书记在致辞中7次提到“未来”

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勉励毕业生:“面对未来,你们可能会有‘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惑,也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疑虑,惟有平和理性,迎难而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收获人生的精彩,踏上精英之才的炼金之路。”

梦想(95次)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不断追梦,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追梦就要永不放弃——have a dream,never give up。”——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致辞中16次提到“梦想”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网

“Be a decent person,需要永远追逐高远深邃的梦想。梦想是一粒还没有生根发芽的种子,你们的心之所向,就是种子生长的模样。”——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致辞中9次提到“梦想”

还有这些“独门高频词”送给你

除了以上在所有致辞中出现的高频词之外,还有一些校长在致辞中产生了自己的“独门高频词”。

信任(42次)

于志刚校长在中国海洋大学2018毕业典礼致辞上42次提到“信任”,他说:“信任不是轻信,也不是盲从,不经过批判和理性思考的轻信盲从,会使信任蒙羞。

信任不是不要原则和监督,恰恰相反,信守契约就是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能遵守共同确定的原则,一起监督和纠正不诚信的行为。

信任也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它需要付出诚意、见诸行动,需要点滴积累、天长日久,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 / 图片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官网

故事(9次)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寄语毕业生: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在他的演讲中,“故事”一词出现了9次。

他讲了一个爱国的故事,400多位国家公费师范生学成后回到家乡,扎根基层奉献教育;

他讲了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同学,独立执导了3部纪录片,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他讲了一个求真的故事,一位对乡村治理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四次来到铁磨沟村,寻找事实的真相,最终站到十五届“挑战杯”特等奖的领奖台上;

他讲了一个力行的故事,一位同学在大学四年间,每29小时就有1小时在志愿服务……他说:“你们的故事就是师大的故事,就是中国的故事。母校期待着分享你们的新故事。”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 / 图片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生长(8次)

林忠钦校长在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发表了《在扎根中生长》的致辞,他用树的生长类比人的成长,“生长”一词共出现8次。

“树的生长需要把根扎住,人的成长同样如此。毕业之后,大家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都会面临两次‘人生选择’。

第一次是三年左右,在适应新环境之后,要能沉住气。看似精明地跳来跳去,反而错过了滋养生长的最佳时期。

第二次选择是在十年左右,在一个单位坚持十年,交大毕业生都能够成为单位骨干、独当一面,这时候还能不改初心,继续沉淀下去,终将练成真本事,有大作为。”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 / 图片来源:交大要闻

别怕(6次)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送给毕业生六个字:学好、守拙、别怕。

其中“别怕”出现了6次,他用这个质朴的词给毕业生们打气,语句间充满了“过来人”的智慧和关爱。

“‘别怕’意味着荣辱不惊,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独立的精神,要有自信、自美、自我的欣赏、自我的充实,遇到再难的事情都别怕,再困难、竞争再激烈的事情,你看看周围的人他不一定比你强,别怕。再难的困难,你想想我们走过多少路,解决了多少问题,今天这点困难算什么呢?别怕。如果遇到我们不想遇到的人或者事情,别怕,邪不压正。今后我们走到社会,在今后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

别怕。”

用大数据看39所“双一流”高校校长毕业致辞:这些关键词出现最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结语

无论走到哪里,大学将永远是学子们精神的家园。而正如开篇所说,校长们的“最后一课”也会成为天空中最亮的北极星,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恒久地为学子们指引方向,使他们在追求真理和价值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终将有所成就!

-END-

关注Science公众号,后台回复【Endnote礼包】【Origin礼包】即可领取相应Endnote安装包Origin安装包!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