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祕書眼中的「梅蘭芳」

梅蘭芳秘書眼中的“梅蘭芳”

一別音容廿五年,幾經風雨幾雲煙,蓄鬚明志抗頑敵,畫筆為生不昔賢。京劇流派傳遐邇,大師典範見遺編。梅開遍地群情仰,後起欣然藝永綿。

這是1986年10月23日許姬傳在參觀梅蘭芳紀念館開館時,有感而發的一首詩。雖然梅蘭芳已經故去25年了,但作為大師的秘書、摯友,許姬傳此情依舊。

梅蘭芳秘書眼中的“梅蘭芳”

20世紀30年代初,梅蘭芳為了躲避日偽的凌辱,舉家遷往上海,兩人在上海見面。梅蘭芳託許姬傳找俞振飛為自己拍曲,之後兩人的關係又進一步密切。所以,當梅蘭芳想找一個文筆嫻熟切精通戲曲的秘書時,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許姬傳,但許姬傳對此很猶豫,他思量自己平日懶散,不願給梅蘭芳添麻煩,於是以母親需要為藉口謝絕了梅蘭芳的好意。,梅蘭芳於是找到許母說明來意。許母說:小兒從小養尊處優,只怕給府上添麻煩。梅蘭芳告知一定如同在自己家裡一樣,絕對不會委屈他。許母答應了,一錘定音由此開始了許姬傳和梅蘭芳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

作為秘書,許姬傳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以後的事實也證明,許姬傳沒有辜負梅蘭芳的知遇之恩。他執筆寫劇本,斟酌推敲唱腔,代梅蘭芳出席訪友會,可以說全身心地投入到梅蘭芳的藝術事業中,他首先為梅蘭芳創作了鼓舞民眾奮起抗戰的《抗金兵》、《生死恨》兩部劇,演遍大江南北,震懾了日本侵略者。

梅蘭芳秘書眼中的“梅蘭芳”

兩人越來越形影不離,情同手足,後來梅蘭芳定居香港,蓄鬚明志杜門謝客,保持節操。這時的兩人仍然鴻雁傳書,互訴衷腸。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再次登上舞臺,許姬傳正式加入梅蘭芳劇團,任秘書和編劇,友情更深。恩貝氏解放以後,無論梅蘭芳到外地演出還是調查研究搞學術交流,許姬傳始終伴隨左右。

梅蘭芳比許姬傳大七歲。許姬傳成為梅蘭芳的秘書後,梅對他處處關心、提攜,許姬傳對梅蘭芳是處處尊重,在許姬傳的眼裡“梅蘭芳由於長期貧寒,長期生活奮鬥在社會底層,從青年時代就養起了一種急公好義的豪俠性格,只要是義演,都要盡力參加。貧苦無依的同行藝人投奔他,他總是解囊相助,從無難色。即使他自己極度困難,隱居上海,以賣畫為生,仍然肝膽照人,一如既往。

梅蘭芳秘書眼中的“梅蘭芳”

而梅蘭芳注重民族氣節,尤為許姬傳推崇。他說,在盧溝橋事變後,梅蘭芳毅然決然放棄他在北京經營半生的北京“綴玉軒”故居,遷居上海,而當上海淪陷,日本侵略者和漢奸想利用他收拾人心,點綴昇平,派上海流氓頭子託人要他在電臺播音一次。梅蘭芳藉口去香港演出,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在香港演出後,他以嗓子退化不能登臺演出為由定居香港。香港淪陷後,日軍司令酒井企圖脅迫他演出,看見他蓄了鬍子,不禁驚訝,梅蘭芳,應該退出舞臺。說自己年紀大了。

許姬傳鍾情梅派藝術,幾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令人敬佩不已,梅蘭芳和許姬傳,一個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一個是傑出的梨園文人,他們珠簾合璧的合作和山高水長的友誼讓人羨慕和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