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7月30日,《中國城市報》以“遷安: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為題,點贊遷安轉型蝶變,整版詳細介紹了遷安以推動全域旅遊為契機,打造資源型城市轉型的中國範例的生動實踐。遷安立足自身實際,規劃明確、行動高效,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借鑑經驗。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在河北遷安的歷史印記中,鋼鐵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鋼產業給這座城市帶來榮耀的同時,也帶來了煩惱。面臨著產能過剩和汙染治理的雙重壓力,遷安亟需求“變”。

2016年11月,遷安市獲批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對遷安來說,是一個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在今年召開的遷安市六屆二次全會上,我市提出了打造資源型城市轉型中國範例的宏偉目標,將旅遊產業作為我市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要引擎。圍繞這一目標,我市正在通過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產業融合為特色,全面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遷安市副市長王豔軍如是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佈局謀篇 打牢發展基礎

位於河北省東部,灤河岸邊,隸屬唐山市的遷安不僅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還擁有山水融城的城市特色和豐富的旅遊資源。

全市12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著溶洞、長城、溫泉、地質奇觀等各類旅遊資源20餘處,而且都未經過人工開發,歷史風貌保存非常完好。

好山好水成為遷安重要的旅遊寶藏。近年來,遷安著力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將旅遊產業緊緊融進城市發展血脈。

白羊峪旅遊風景區、靈山旅遊風景區、龍山旅遊風景區、紅峪山莊旅遊風景區……目前遷安有A級景區6個,其中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2個,2A級景區3個。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與此同時,“全景化打造、全產業融合、全地域覆蓋、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五“全”發力,助力遷安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

今年上半年,遷安全市遊客接待總量、旅遊業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了122.8%、116%,已經成為了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不可否認,遷安旅遊業健康穩步的向前,與政策的保駕護航密不可分。

自從確立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以來,《關於金融業支持全域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遷安市旅遊業管理辦法》《關於全市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實施意見》等旅遊政策性文件相繼出臺,為全域旅遊提供政策支撐。

除此之外,遷安發起了旅遊產業基金,搭建市場化國有公司平臺,加快與東方資產謀劃設立旅遊產業基金,完全依照市場化運作方式,為全域旅遊項目落地提供資金保障。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產業融合 激發市場動能

盛夏的遷安,烈日當空。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瀝青馬路被陽光烤得軟綿綿的。市區大街北側的黃台山公園內,人頭攢動。

來自北京的劉女士正駐足於此,和軒轅黃帝塑像合影。遠處山上,54米高的軒轅閣與塑像遙相呼應,向遊人展示了遷安厚重的黃帝文化。

“在網上看到遷安正在舉辦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趁著週末,帶著家人過來玩。還真沒想到遷安這麼美,這麼有韻味!”劉女士讚歎道。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據瞭解,遷安全市正在整合文旅資源,優化全域旅遊空間佈局。同時,培樹文旅產品新業態,融合黃帝、長城等本土文化,重點推進長城文化與民俗文化相結合,啟動白羊峪精品民宿建設,打造精品民宿標杆;依託灤河、冷口沙河等水資源,推進冰雪文化體育項目,實現旅遊產品供給全年化。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我們將重點抓好總投資15億元的浙江中唐·遷安天元谷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這個項目已經連續兩年入選國家優選旅遊項目庫,計劃明年年初開園,年接待遊客量200萬人次以上,將成為國內首家集軒轅文化、孤竹文化、邊塞文化、鋼鐵文化、灤河文化、燕趙文化等於一體的科普遊、文化遊、親子體驗遊目的地。”王豔軍表示。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事實上,整合文旅資源,只是遷安助推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為積極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遷安市以“旅遊+”為理念,精心打造“城市+旅遊”的“不夜水城”“文化+旅遊”的民俗表演、“體育+旅遊”的九江體育休閒公園等特色品牌項目,展示遷安旅遊亮點,以嶄新面貌喜迎八方遊客。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體育+旅遊”的模式在遷安日漸成熟。

據悉,目前遷安有國家綜合體育訓練基地1座——九江奧體中心,長期舉辦的國際品牌賽事2場——長城國際萬人徒步大會和山地國際越野馬拉松賽,承辦過里約奧運拳擊項目亞洲大西洋地區預選賽,中國乒超聯賽,全國公路自行車賽總決賽等國際國內賽事20餘場,每年吸引體育愛好者10萬餘人。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精耕細作 提升旅遊服務

“在綠道上騎行,道路兩側景色優美,空氣清新,有一種融入大自然的感覺。”來自天津的騎行愛好者呂女士對遷安的長城山野綠道好評滿滿。

呂女士點讚的長城山野綠道是遷安規劃建設的四條生態綠道中的一條。同時也是遷安構建“快進慢遊”的交通網絡中的一部分。

為了把遊客順利引進來,遷安正在構建“快進慢遊”的交通網絡。其中,快進方面:目前遷安已建成高速出口4個,每個景區距離高速口的行車時間都不超過15分鐘。京秦高鐵灤河站已經開通,距離市中心20分鐘車程。五重安機場已經開發出低空飛行航線和旅遊產品,遷安通用航空機場項目已經納入河北省航空“十三五”規劃,今年4月25日遷安市同北京瞻望世紀航空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準備啟動遷安通航經濟區建設。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慢遊方面:目前全市有7家出租汽車公司、900多輛出租車,城鄉公交可以直達所有3A級以上景區。打造了四條不同主題的觀光遊線,規劃建設生態綠道138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好的景點離不開好的配套服務。當下,遷安已經完成旅遊廁所革命改擴建旅遊廁所115座的任務,所有A級景區淘汰旱廁。在智能化服務方面,2017年遷安旅遊新官方網站重新上線,優化版面的同時開通了電子售票和電子諮詢入口;所有A級景區、酒店、星級酒店都在OTA平臺開通了業務。4A級景區山葉口開通了微信購票和掃碼入園系統,極大縮短了遊客等待時間。

王豔軍表示,全域旅遊的號角已在遷安吹響。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是遷安打造資源型城市轉型中國範例的高效引擎和展示窗口,是機遇也是挑戰,不能一蹴而就,未來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隨著更多的人走進遷安,我相信遷安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敞,打造‘資源型城市轉型中國範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更早實現。”王豔軍如是說。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編者手記

資源型城市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戰略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國內,如何實現資源型城市原有產業再升級、新產業層級的構建,科學合理地轉型,從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一直是資源型城市管理者十分糾結的問題,也是一些業內專家及學界人士持續多年的關注點。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已經愈發的迫切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促進資源型地區的經濟轉型。那麼,這其中的關鍵是什麼呢?有專家表示,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城市是否立足於自身條件,找準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而不是單純的“為轉型而轉型”。引進新的技術亦或是開發新的產業了,沒有立足實際的規劃、因地制宜的計劃、踏實高效的行動,也必然無法達到轉型的目的,也無法促進城市科學可持續發展。

遷安市方向明確,立足自身實際,規劃明確、行動高效,無疑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一定的借鑑經驗。進入新時代,發散思維、多方面構建聯繫、從實際出發,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鼓點”,發展的一步一步應該準確地打在“鼓點上”。資源型城市轉型需要時間,但要立足實際、結合自身條件,各種城市百花齊放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遷安:昔日鋼城綻新姿,邁向全域旅遊新時代!


- END -

來源 | 中國城市報 水城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