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龍蝦養殖技術是 盈利 關鍵

掌握龍蝦養殖技術是 盈利 關鍵

一、選擇龍蝦養殖模式

1、小龍蝦主養模式

小龍蝦主養模式是指在池塘內以小龍蝦養殖為主,合理搭配放養部份大規格的鰱鱅魚種,以調節水質,增加綜合養殖效益。小龍蝦放養模式有2種:一種是秋季投放蝦種。放養規格為20~30尾/千克,雌雄比為3:1,密度為25~30千克/畝,時間在8~9月份。於次年3~5月份及時將已繁殖過的蝦種起捕上市銷售,將蝦苗留在池內進行成蝦養殖;另一種是春季放養蝦苗。放養規格為200~300尾/千克,密度為30~40千克/畝,時間在3~4月份。鰱、鱅魚種的放養規格4~6尾/千克,密度為200尾/畝左右,時間在5月份。小龍蝦於6月份開始起捕,捕大留小。鰱鱅魚待小龍蝦養殖結束時一起幹塘捕捉。該模式平均畝可收穫小龍蝦150~200千克、鰱鱅250-300千克。

2、小龍蝦與河蟹混養模式

小龍蝦、河蟹同屬甲殼類,食性相似,也具同類相殘的特性,因此在養殖養殖池內應栽植複合型水草,水草覆蓋率應達60%以上.水草不僅可作為蟹、蝦的植物性餌料,還可作為其棲息、蛻殼、隱蔽場所。養殖方式有2種:第一種是將小龍蝦作為主養品種的放養方式,養殖管理以小龍蝦為主。蝦苗的放養規格為200~300尾/千克,密度為30~40千克/畝,時間在2~3月份;蟹种放養規格為60~100只/千克(在小塘口或特設區域內進行強化培育的大規格蟹種),密度為200~300只/畝,時間在5月份。該方式平均畝可收穫小龍蝦150~200千克、河蟹25~30千克;第2 種是將河蟹作為主養品種的放養方式,養殖管理以河蟹為主。河蟹的放養規格為150~200只/千克,密度為600~800只/畝,時間在2~3月份;蝦苗的放養規格為200~300尾/千克,密度為2000尾/畝左右,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該方式平均每畝可收穫河蟹80千克左右、小龍蝦40~50千克。

3、小龍蝦與成魚混養模式

每畝放養規格為20尾/千克的鯽魚種1200~1500尾、15~20尾/千克的鯿魚種500~600尾、4~6尾/千克的鰱鱅魚種100~200尾,放養時間3~4月份;蝦苗放養的規格為3釐米左右,密度為4000~5000尾/畝,時間在4月底至5月初。該模式養殖養管理以成魚為主,小龍蝦從6月中、下旬開始用蝦籠、地籠捕撈,捕大留小。成魚根據市場行情於年底前後出塘。該模式平均畝可收穫成魚1000~1200千克、小龍蝦80~100千克。

4、小龍蝦與魚種混養模式

小龍蝦與魚種混養模式以魚種培育為主。蝦苗放養規格為200尾∕千克左右,密度為2500尾∕畝左右,時間在3月底或4月初。於6月份投放夏花魚種,放養的品種主要為鰱、鱅、鯽魚。鰱魚夏花的放養密度為12000~15000尾∕畝、鱅魚夏花的放養密度為2000~3000尾∕畝、鯽魚夏花的放養密度為2000尾∕畝左右。夏花入池前以小龍蝦養殖為主,投餵小龍蝦配合飼料;夏花入池後以魚種培育為主,投餵魚種配合飼料。小龍蝦從6月份即可開始捕撈,捕大留小,2~3個月時間基本可將池蝦捕完。魚種到年底起捕出售或並塘越冬。該模式平均畝可收穫小龍蝦50~60千克、魚種1000千克左右。

5、藕塘套養小龍蝦模式

在藕塘內套養小龍蝦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相互利用、互相補充的一種新的生產模式。選擇葉莖細短、長勢迅猛、枝幹發達、肉質脆嫩、優質高產的藕種,栽植密度為600~700株∕畝,時間在4月中、下旬;小龍蝦的放養規格為200尾∕千克,密度為3000~4000尾∕畝,時間宜遲不宜早,蝦苗放養過早容易造成藕芽傷害,一般控制在5月下旬。該模式平均每畝可收穫荷藕1000~1300千克,小龍蝦80千克左右。

6、稻田套養小龍蝦

在稻田裡套養小龍蝦,在稻田四周開挖環溝,並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既種植水稻又養殖小龍蝦,它是提高單位面積綜合效益的一種生態種養模式。水稻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種育秧,於5 月底至6月初開始栽插秧苗,採用淺水、寬行、密株的栽插方法,並適當增加田埂內側環溝兩旁的栽插密度,以發揮邊際優勢。小龍蝦的放養規格為200~300尾∕千克,密度為3000~4000尾∕畝,時間在4~5月份。該模式平均每畝可收穫水稻500~550千克,小龍蝦80千克左右。

二、準備好池塘

1、選擇龍蝦池塘

水源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無汙染。以壤粘土為好,池埂寬3米以上,坡度1∶2.5-3米,水深0.8~1.5米,PH值為7.5~8.5,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一般3~8畝為宜,長方形,東西向。向池中注入新水時,要用20-40目紗布過濾,防止野雜魚及魚卵隨水流進入池中。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進排水渠,做到灌得進,排得出。小龍蝦逃逸能力較強,必須搞好防逃設施建設。通常用塑料薄膜、網片、鈣塑板或水泥板沿池埂四周架設防逃設施,以免敵害生物進入和小龍蝦逃逸。

2、清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池中的敵害生物(鯰魚、泥鰍、烏鱧、蛇、鼠等)、與之爭食的野雜魚類(鯉、鯽魚等)、以及病原體。可以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經濟、實惠、安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

1)生石灰消毒。幹法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有條件的再用釘耙摟一摟,經過一週曬塘後,注入新水;帶水消毒:每畝水面按水深1米計算,用生石灰130公斤溶於水中後,全池均勻潑灑。

2)漂白粉消毒。將含有效氯30%漂白粉完全溶化後,全池均勻潑灑,用量為每畝25公斤。

3、栽種水草

“龍蝦好不好,池裡有無草。龍蝦大不大,塘中草當家。”水草,在龍蝦養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水草可填補龍蝦餌料攝食不足,補充大量維生素;第二可以防風浪,,吸收水體中部分有害物,淨化水質,平衡水體環境;第三能為幼蝦、脫殼蝦提供隱蔽、棲息場所,減少以強欺弱。一般水草種植面積佔池塘總面積的一半為宜。品種可選:低杆蘆葦、菹草、苦草、金魚藻、野稜角、茭白、黃草、馬來眼子菜、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在水體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竹筒、樹根等廢棄物,這些都是小龍蝦最喜愛的棲息場所。

4、蝦池施肥

有人認為養殖龍蝦的池塘施肥與否無所謂,事實上,在龍蝦放養前往蝦池中施適量有機肥,培育餌料生物,能為蝦入池後直接提供天然餌料。選用發酵過的有機肥料400公斤/畝,保持池水相應的肥度。在飼養的過程中,隨著水位逐漸加深,要追施腐熟有機肥,量和時間的選擇要視水的肥瘦而定,一般每次以不超過80公斤為宜。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釐米左右。

三、龍蝦種苗放養

隨著天氣的回暖,當水溫上升至20℃以上時小龍蝦開始脫殼,這時蝦體容易碰傷染病。蝦苗放養前要做好池塘曬池,並採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藥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綠藻、蘭網藻的池塘還得用硫酸銅全池噴霧一次。池中無集蝦溝的要人工挖出一條溝系,既有利於積水曬池,又便於集蝦起捕。每畝放養量蝦苗的的大小和水體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80-120千克。

1、選擇好龍蝦苗

龍蝦苗質量是決定當年養殖成敗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龍蝦苗以選擇本地培育 的優質龍蝦苗為最佳,斷肢或殘肢,體表不乾淨等不合格種苗不能放養。放養時 應注意儘可能大小一致,確保龍蝦苗同步蛻殼,減少蛻殼時造成相互殘殺現象。 同時也可避免長途運輸及“水土不服”等不利因素,提高龍蝦苗放養及入池第一 期蛻殼的成活率。

2、龍蝦放養方法

龍蝦苗入池前,必須先用池塘水噴灑龍蝦苗體表,使鰓絲緩慢吸水,然後反 復放入水中 2-3 次,每次間隔 5-10 分鐘。入池前再使用苗康活力素浸泡或菌毒 清對龍蝦苗進行消毒。龍蝦苗放養應讓其自然入池,多點投放。

3、早期健苗管理

減少龍蝦苗入池的應激反應,可在龍蝦苗放養前在水體中潑灑抗應激藥物, 如 VC 等。在水溫超過 10℃時,應及時投餵優質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飼料蛋 白一般不低 40%,以促進龍蝦苗體能的恢復,可推薦蠅蛆配合飼料。同時可施 用一次促蛻殼的輔助藥物 (如硬殼寶, 鈣磷雙補, 蝦蟹脫殼促長散或磷酸二氫鈣, 可以保持水體有充足的蝦蛻殼所需礦物因子)。

四、龍蝦的飼養管理

1、龍蝦的飼養

龍蝦為雜食性,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及各種人工飼料在不同階段應配合使用。動物性飼料主要有小魚碎塊、乾魚粉、螺蚌肉及各種動物內臟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主要有菜籽餅、豆粕、麩皮、小麥、玉米、南瓜及各種蔬菜和水旱草等。

小龍蝦多晝伏夜出,在夜裡活動覓食是它們的習性。投餵飼料要堅持每天上午十點、下午四點各投餵一次,下午投餵量佔全天投餵量70%左右。

小龍蝦快速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2-32℃。從6到10月小龍蝦攝食量逐漸增大,日投餵量可根據實際已捕撈情況適當調整,同時根據天氣、水質狀況以及蝦活動覓食情況適當增減,農諺:青衣蛻裝穿紅襖,飼料品種多樣好。陰雨水濃要少投,晴天蝦歡皆餵飽。

2、龍蝦的管理

龍蝦養殖也要每天巡池,注意水色變化和龍蝦活動情況,如發現有蝦子上岸或爬在水草上驅趕不肯入水,則應檢查水體是否缺氧或水質變壞等,要採取相應措施如增氧、換水。pH值保持在7.5左右為宜,透明度35釐米左右。4、5、6月每半月換一次水,7、8、9月每十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每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用生石灰10公斤/畝。水位從春季到盛夏逐漸遞升,最深不超過1.5m。保持水草正常生長和一定的覆蓋面積。儘量保證龍蝦集中蛻殼時周邊環境保持安靜,蛻殼後增加投餵動物性適口飼料,減少相互殘殺。龍蝦病害相對於其它水產品來說少很多,但也不能輕視,日常重在預防。喜歡逃跑是龍蝦的天性,特別是汛期要加強檢查,嚴防逃蝦。

五、龍蝦養殖注意要點

做好春季養殖管理是贏得龍蝦高產利潤的重要環節!當前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要點:

1、選擇投餌時機

當水溫達到10℃時龍蝦就開始攝食,此時可適當投餌,投餌量一般控制在蝦體重的3%左右。餌料以精料為主, 15%的粗飼料為輔。一定要喂品質好的飼料,不可一味降低成本而忽視飼料品質。

2、控制理想水位

此時龍蝦越早攝食、越早生長,因此天氣晴朗時應將水位控制在1000px左右。這樣的水位,在光照下水溫升高較快有利於龍蝦攝食。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則需適當加深水位,防止池中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不利於龍蝦生長。

3、及時清除青苔

4月份水溫較低、水質清瘦,適合青苔生長,如青苔大量繁殖將對龍蝦極其不利。當青苔少量出現時,可人工撈除或降低水體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長;當青苔大量出現時,使用青苔淨等藥物殺滅,但要避開龍蝦的脫殼期。

4、抓好病害預防

1、每15天左右全池潑灑一次強氯精、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藥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

2、4月底用硫酸鋅復配藥殺纖毛蟲一次。

3、4月中旬使用一個療程5-7天的內服藥物拌飼料投餵。

5、補充營養元素

整個4月份龍蝦脫殼頻繁,此時龍蝦體質較弱,需補充營養。建議使用含有鈣磷等營養元素的生物製劑直接潑灑水體。這些物質對龍蝦的生長至關重要,有利於龍蝦甲殼正常硬化。

六、龍蝦捕撈

龍蝦的捕撈工具以地籠為主,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池塘中靠近水草的地方設置地籠,紮緊地籠兩頭,待第二天從地籠中收取達到商品規格的龍蝦。

另外可用手抄網或放乾池水後用手捕獲龍蝦。龍蝦捕撈可採用捕大留小、輪捕輪放的方式,利於提高產量,從5月份開始起捕,一直到9月底全面結束。

歡迎大家關注( 莫停農業 ),在這裡我們會為大家分享種植養殖技巧!為大家解決各種養殖、種植當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