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丹葛尔古城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位于青海省,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顺治五年(1648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

近百年来,丹噶尔古城始终屹立在这里,见证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历史变迁,触摸着社会发展的脉络。沿着丹噶尔明清老街青砖铺就的道路缓步前行,满目的灰瓦、白墙、朱红柱廊,给人一种时空悠远的感觉,他像是在述说、在倾诉那过去历史。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古为羌地,汉置临羌县,隶金城郡,三国改隶西平郡,北魏属西都县,隋改为湟水县,隶鄯州(西平郡),唐代归鄯城县,唐安史之乱后属吐蕃辖地,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以后隶属西宁州,明隶西宁府西宁县,清设丹噶尔厅,仍隶西宁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白银达到500万两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每当黄昏来临,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的门上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如今的"排灯"便是这种广告招牌的演变,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夜里的集市褪去喧闹,一片安静祥和,月色、阁楼、集市、灯笼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就这样静静的看看就很美好、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赞叹。古城是个明媚的女子,她并没有老去,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有韵味。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据记载,古城修筑后,同年设丹噶尔营,驻扎参将一员,千、把总共三员,建参将署一、千总署一、把总署二,及演武厅、军火库、火药局、草场各一、廒仓二十间。道光三年(1823年),由于军事需要,将丹噶尔营升格为镇海协营,驻副将一员,负责环青海湖等地的军务,并保证丹噶尔商业贸易的正常进行。从建城之日起设立丹噶尔营、镇海营、将军府、千总府等,先后派副将14名、副总17名、参将7名、都司29名,千总4名,把总31名,足见其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是名副其实的"兵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古城中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神话传说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为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丹葛儿古城高大的城门楼子、精美的牌坊、古城内经纬交织的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和古城中的明清式建筑群,以及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丰厚的文化内涵都令人赞叹不已,它没有遭到过战争的破坏,没有遭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实属不易。仔细的欣赏和品味,它就像一杯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翻开历史陈旧的扉页,挂在木栏上的不仅仅是一张张深刻的照片,更是这么多年不能忘却的记忆,是古城沧桑的变迁,小推车简易却能做很多事情,熟悉的曲调听再多遍都不腻。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如今平和的街道,在过去也曾经历腥风血雨,幸运的是她坚强的生存至今,有些地方并不是无人知晓、世人忘却,只是还没有被记起来。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曾经养活全镇人的老井,现在只能用来打捞那些已逝的、美好的回忆,如今的水和那时候的一样甜,只是还是很怀念那时候。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古城是安静、肃穆的,骆驼等待牵它的人,古城等待着更多的故事发生,而我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去收集这诸多故事。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茶马古道上的丹葛尔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