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剧很火,那就是由陈忠实写的《白鹿原》所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即使是原著党也不得不说这部剧拍的很有水平,也是与各路演技派的加盟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女性,一般会关注故事中女性的命运走向和爱情桥段,看完后发现这真是一部集中体现女性悲剧与爱情关联的名作。

《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在文学作品中爱情导致悲剧,因为越是强烈直抵人心的情感越是要以悲剧来收尾才能体现时代大背景。

《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看过电视剧的观众都知道里面有两个很悲剧的女子。第一个是黑娃的媳妇田小娥,她被父亲卖给了并没有感情基础的郭举人,在郭家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死里逃生之后遇到了憨厚耿直的黑娃,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黑娃将其带回白鹿原后族人们却因为田小娥的过去而心生不满从而遭到了无数人的白眼,最终的命运是被自己的公公鹿三杀死,葬身在了破窑之中。

田小娥是不幸的,时代给以人们偏见的眼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田小娥也有过幸福——她与黑娃的爱情。在时代赋予她的黑夜中,黑娃带给她的爱情就是一道耀眼的光。

《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第二个女子便是鹿兆鹏的媳妇冷秋月。与田小娥比起来在身份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她的父亲是受人尊敬的冷大夫,她的公公是威风凛凛的乡约。但是这一切的优势与丈夫不爱自己比起来竟渺小到给不了自己一点的安慰。她的一生因为父辈的原因倒是衣食无忧。

《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还有一个女子,在电视剧中爱管闲事,整日闹的家中鸡犬不宁,是一个典型的恶媳妇,但是在原著中却有那么一点的不同。大姐(在剧中的称呼)之所以能成为白孝文的妻子,是因为她其父一眼就看中的好儿媳。为何这么满意这个媳妇呢,是因为她嘴甜、勤快、模样也好看,最重要的是她有轧花手艺。

《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白孝文不爱她对她不好,白家人也并不真心待她,她在白家过的日子并不好,在她为白孝文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境况并没有改善。白孝文被田小娥勾引,整日迷醉于田小娥的温柔乡,在满房卖地之后,把大把的银元码到了田小娥的炕上,只剩下了一小部分给大姐。饥荒来了,她整日忍饥挨饿,实在受不了去了窑洞找白孝文,换来的也只是白孝文的打骂,最后她活活饿死了。

《白鹿原》里的苦命女人,悲剧是时代的弊病,还是爱情的附属品

孝文媳妇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角色,她在乎的东西没有一个是在乎她的。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女性,自身的条件也很好,却由于丈夫白孝文的背叛家族而受到牵连。她渴望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并没有人陪她去过,她优秀的一面也并没有人去欣赏。她就这样沦为了时代的奴隶,死在了时代的刀下。

在那个时代中爱情对于一个女人到底有多重要?那些对女性的偏见带给女性的冲击只有在婚姻中才会减小一点,但若是遇到一个不爱你的丈夫呢?时代的说法是:自求多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