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跟于謙鬧矛盾?

點灬小點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題主這個“敢”字用的不好,建議去掉,應該問“郭德綱為什麼從來不跟于謙鬧矛盾”。那為什麼呢?第一,郭德綱于謙不存在利益衝突。第二,郭德綱于謙不存在創作分歧。第三,郭德綱于謙惺惺相惜,于謙低調樸實,謙遜和藹,與世無爭。



先說說第一點,于謙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說,“我沒有德雲社股份,就是員工,拿演出份兒錢,僅此而已”。不拿股份,不參與德雲社的經營,不是德雲社管理層。這是于謙的高明之處,作為普普通通員工,作為郭德綱的演出搭檔,郭德綱于謙二人演出費五五分成,公平合理。在利益方面,于謙從來不爭,而郭德綱從來不少給。而且每次郭德綱多給的時候,于謙從來都會說一句,“這合適嗎?”所以說郭德綱于謙沒有利益方面的衝突,那麼二人自然而然就沒有矛盾。

接下來說說第二點,于謙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除此之外,于謙愛玩也是出了名的,養馬,文玩,唱搖滾,拍電影,樣樣精通。而郭德綱不同,別看臺上的郭德綱油嘴滑舌,極盡嬉笑打罵之能事,但是生活中的郭德綱,只有創作相聲一個愛好,不演出就把自己關家裡,研究相聲,寫相聲。由此一來,二人形成了,相聲作品都是郭德綱創作,都是郭德綱說了算的局面,于謙只管演。這樣一來,二人又沒有了創作上的分歧,鬧矛盾的幾率就更低了。



最後說說第三點,眾所周知,郭德綱在於謙合作前,曾經有過好幾任搭檔,但平心而論,不管是舞臺效果還是演出效果,均不如同于謙合作時令人滿意。郭德綱清楚于謙是不可多得的好捧哏。于謙的颱風儒雅沉穩,自然從容,與郭德綱嬉鬧靈動,充強扮愣的喜劇風格相得益彰,而且於謙的捧哏功力極佳,郭德綱的很多包袱都靠他的“捧”而爆響全場,觀眾普遍反映“只有于謙才能捧住郭德綱”,“于謙真正展現了相聲三分逗、七分捧的特點”。


郭德綱于謙二人真正做到了惺惺相惜。于謙知道郭德綱是一個什麼脾氣的人,所以在郭德綱大嘴巴得罪人的時候,郭德綱與徒弟互撕的時候,只是風輕雲淡的說了一句“只要郭德綱不說話,永遠不離開德雲社。” 其實郭德綱自己也慶幸,有這麼一位好搭檔,能容忍自己的脾氣,能包容對待所有人,能跟他同舟共濟把這一攤子事做下去。所以怎麼可能鬧矛盾呢?


靖逸軒主


一個是“一聲令下,徒弟全部退出央視節目的相聲界半壁江山”;一個是“主業玩兒,副業相聲的北京頑主”。交集是相聲。

兩人加起來的力量振聾發聵,如雷鳴,敲響了“德雲社”的名號。不過更加“雷人”的,是“半壁江山”瘋起來自己人都打的殺傷力。前一秒的情深義重,下一秒就硬化成槍林彈雨。

最新“戰績”,是與昔日入室弟子曹雲金的一場微博交鋒。新徒表忠心,舊恨忙落井。再看“頑主”?事不關己高掛起的模樣一如既往。世界一大未解之謎:于謙用何神功免疫於郭德綱?

9月5日,曹雲金微博撕郭德綱,岳雲鵬苗阜等人皆發聲,而郭德綱老搭檔于謙依舊“置身事外”。

于謙,北京人,踩著年代末的尾巴成了60後,之後似乎總在踩尾巴。年輕力壯的父母跟著油田開採隊跑,出生四天的于謙被甩在身後。於是成為姥姥家的常駐嘉賓,無心學習,姥姥做主,騰出半個廚房給他養鴿子。同齡人做的事與競技相關:學習上智力的角逐,或者遊戲中體力的衝撞。于謙卻追逐排在末端的愛好:二三年級的小孩,興趣和老大爺一樣,提著鳥籠到處浪。

許多年後回首往事,念念不忘的還是那派安逸景象:夏日傍晚,槐花鋪滿地的衚衕口,一夥人坐在小馬紮上,喝酸梅湯,等扇子把天扇涼了,回屋睡覺。

三歲看老,這就是于謙的人生基調——好玩兒至上,和氣熱鬧。

于謙父母。

他跟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6歲拜師石富寬。“我也沒什麼期待,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兒就可以了。”但還是走不上人生巔峰——

從少年跨越到參加工作的青年階段,于謙這次選了個江河日下的“尾巴”行業。

于謙年輕時候。

九十年代起,相聲漸入冰河期。一些參與小品和影視創作的人缺人想到他:“于謙,來演吧。”都是些邊緣小角,不成氣候。不過一年能掙幾萬塊錢,夠生活了。

從性格上說,他連小富即安都談不上,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滿足現狀、隨遇而安。”

與這些相伴隨的,是相聲事業的擱置。時間爬過了皮膚,心裡揮不去的還是寂寞:“我對相聲的感情一直很深,只不過不能賴以生存。要說最喜歡的,還是相聲。”

能做的不好玩兒,想玩兒的顧不上做。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更名為“德雲社”。2005年,36歲的于謙,淡出相聲舞臺近20年的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

郭德綱在相聲《愚人節好》裡說:“自從有了北京德雲社,主流相聲界有了嬰兒般的睡眠,睡著睡著就哭醒了。”

這對搭檔也和德雲社的軌跡一樣:大器晚成,厚積薄發。但掌聲大多是他們的,于謙分得的很少。不可否認,在多數報導中,他是郭德綱的“尾巴”。捧哏這個角色,生而低調。當初學相聲,于謙逗哏捧哏都學了,臨從業師傅讓他選,他選了捧哏。

因為“好玩兒”。“逗哏負責裝包袱,於情理之中埋笑料;捧哏負責抖包袱,意料之外一句話,引爆滿堂笑聲。有人嫌捧哏是配角,但我真是樂在其中。”

他就是喜歡抖那一下的銷魂感。

郭德綱、于謙相聲片段。

其實,捧哏也只是相聲職業的一種,沒那麼多群眾想象的在逗哏光環下永無出頭日的悽楚。于謙下臺等於下班,自己該幹嘛還幹嘛。

“抽菸喝酒燙頭”,郭德綱的一句調侃如今已朗朗上口,成了觀眾眼裡于謙生活的所有訴求。

上《魯豫有約》,主持人讓郭德綱說于謙的特點,答案只四個字:

大智若愚。

什麼都不摻和,什麼都不管,也不爭名也不奪利。雖沒力氣把老郭拿住,但也不至於被他壓著。回望那些跟郭德綱鬧得滿城風雨的,來來往往也就為“名利”二字,到了于謙這裡,火焰沒有燃燒的材料。

于謙何等聰明啊,受訪提及郭德綱,回答全是上下級關係。“下了臺他是德雲社領導,我是德雲社演員,把這看透了就什麼事都沒有。”

正確定位估值自己,是多少人究其一生也沒學會的道理。

郭德綱說于謙是他“親生的朋友”,于謙講這交往方式是互相尊重、平常交往。“臺上水乳交融,臺下互敬互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也是這道理。德雲社十週年,郭德綱對於謙抒情:“我很希望我們白頭到老。”

于謙微博

有記者採訪,見他打扮新潮,回來還感嘆:85後的自己在時尚方面被60後的于謙甩在了身後。

和氣熱鬧,滿是人情味兒。


7號網


娛樂圈有許多最後分道揚鑣的搭檔,總結起來,無外乎有兩個原因:性格不和、理念相左。導致在名利上無法釋然,一拍兩散、不可否認,郭德綱和于謙是一對非常和諧的搭檔,就像當年的陳佩斯與朱時茂,風雨多年,依舊惺惺相惜,相互欣賞

。10多年能夠保持這樣融洽的關係,說明兩人在相聲藝術和性格上面是相互契合的。

1. 兩個人性格互補。

郭德綱比較張揚,做事魯莽,快意恩仇,難免跟人多有摩擦,但是早年郭德綱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日子,最終能夠一手將德雲社創辦得紅紅火火,實屬不易,因而很懂得珍惜。

于謙老師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比較謙遜,低調,有北京人的隨和,重情重義,情商也高,這樣的人是比較好相處的,也容易包容郭德綱的性格。

另外,于謙老師喜歡參加飯局,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愛做朋友,是個性格開朗社交廣泛的人,這有助於德雲社的發展。最後,于謙興趣廣泛,生活裡不只有相聲,加上原本家底兒就殷實,因而在利上看的比較淡然,也就很少參合德雲社的其他業務,紛爭自然就比較少。

2.兩個人在事業上相互成就。

零幾年的時候,相聲頹勢已濃濃,于謙在加入德雲社之前的一段時間,已經開始從事影視行業了,直到郭德綱邀請其加入德雲社,於老師才再次重操喜愛的相聲;于謙老師是個很棒的捧哏演員,他博聞強識,反應敏捷,能夠完美接住郭德綱的每一次包袱,包括現場“現掛”,現場表演形容流水,這個很難得。他的從容自然與郭德綱的嬉笑活潑相得益彰,是郭德綱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拍檔。

于謙曾經這樣評價他和郭德綱“我們對各方面的理解和處世態度都一樣,彼此的默契也不是從小到大培養的,而是半路合作中彼此的感覺非常好。按照傳統的相聲教育,只要郭德綱成功了,我就成功了,但郭德綱願意發揮捧哏的作用,願意讓捧哏的也出亮點,而且不覺得這是捧哏的在搶風頭,我們是一個整體”。

這大概是他們這麼多年保持愉快合作的原因,期待他們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熊汗語. 新媒介環境中相聲藝術傳播研究[D].南昌大學,2017.

本報記者 王學良. 于謙:以玩兒的心態,事兒往往能幹好[N]. 新華每日電訊,2013-10-18(016).

楊康. 探究郭德綱相聲中重複引發的幽默效果[D].浙江大學,2012.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郭德綱和于謙相識實在98年,雖然認識很早但是倆人也僅限於認識而已關係遠沒有現在這個好,一次北京市曲藝團演出中郭德綱被叫來替演,和于謙臨時組成搭檔。而這一次的臨時組合讓倆人都感覺很舒服,之後倆人有合作了幾次,直到有一天郭德綱主動邀請于謙“入夥”,於是04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到了05年郭德綱以前的搭檔張文順先生年齡較大身體不好所以開始正式和郭德綱搭檔。成就了這一對黃金搭檔。



于謙是地道的北京人,熱愛相聲,82年開始學習,85年正式拜師石富寬。無奈的時當時相聲頹勢已顯,小品等喜劇形式大行其道,于謙為了生活不得不向影視界發展,同時也在各個電視臺的一些節目中擔任編導和主持人。和郭德綱的那一次偶然的合作,使雙方都對對方產生了強烈的欣賞之情,而郭德綱對相聲的理解也讓于謙那顆熱愛相聲的心又一次活躍了起來,所以當郭德綱邀請他進入德雲社時,于謙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于謙也曾經這樣評價他和郭德綱“我們對各方面的理解和處世態度都一樣,彼此的默契也不是從小到大培養的,而是半路合作中彼此的感覺非常好。按照傳統的相聲教育,只要郭德綱成功了,我就成功了,但郭德綱願意發揮捧哏的作用,願意讓捧哏的也出亮點,而且不覺得這是捧哏的在搶風頭,我們是一個整體”。于謙愛玩並且說相聲也是為了玩,但是玩出了境界,他的颱風從容自然、反應敏捷與郭德綱那種充強扮愣、嬉笑靈動的風格相得益彰,是郭德綱可遇而不可求的捧哏奇人,而說到相聲界找搭檔,于謙認為那是比找媳婦還難。



聽過郭德綱相聲的都知道郭德綱的相聲中“現掛”特別多,別看倆人演出表演時一段相聲的時間最短也有半個多小時,但是每次在上臺前對詞時只有一張紙,基本上就把今天我在臺上要說的主題或大綱列一下,剩下的很多就是臨場的發揮了。而無論是現場的還是看視頻的,基本上察覺不出來,而且郭德綱每段相聲每一次說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的逗哏對捧哏的要求很高,而於謙就有這種功力,不管郭德綱怎麼說,他都能將包袱襯托的很好。捧的很自然。郭德綱也曾經這樣評價過於謙“一看就知道是懂相聲,真正學過相聲的人,這樣的人不好找,尺寸、勁頭、火候都把握的非常好,和我一合作就覺得很默契我說一句,他就知道我後面要說什麼”。



還有一點于謙這個人為人低調,而且好交朋友,為人也很仗義。正如他的名字謙和在娛樂圈內有口皆碑,除了三大愛好,最大的就是玩了。而且從不摻和德雲社內部管理,除非是郭德綱要求,自己一直拿自己當德雲社的一個普通職員,你說這樣的一個于謙打著燈籠都不好找,郭德綱怎麼可能還與他鬧矛盾,又怎麼敢呢?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為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跟于謙鬧矛盾,呵呵,因為郭德綱不敢。

兩人搭檔除了因為于謙老師的才華,最重要的是于謙老師家族的聲望,就單說于謙老師的岳父是蒙古的海軍司令,這一關係就能讓人膽顫。

當然最厲害的是于謙老師的父親王老爺子。

于謙的父親曾是武術家、考古學家、古漢語學家、老西醫、婦科大夫、八大胡同董事長、八大鐵帽子王中的綠帽子王、被海大爺攪了婚姻的兔兒爺、蒙古國海軍司令的親家、清華池修腳的、江湖第一刀客、第一劍客、第一“piao(二聲)”客、人送綽號彪子、公海上被海盜劫了的開一千萬發票的公務員、畫扇面的畫家、領著老郭聽小提琴陪著老郭找導演的造星家、讓打口井卻改了煙囪的包工頭、欽封登仕郎於太公諱進鍋、歐陽青松先生、姓於,叫王大寶、本來叫於得水,後來怕魚跑了,找個缸盛上,叫於德剛、北京八爺……(這段網上找的)

一般人家住房的面積正常一兩百平方了不得了,于謙老師幾千公里的家裡就有兩條高速公路,一條是父親到保姆那屋的,一條是母親到廚子那屋的。

家裡的寶貝也很多,什麼長頸鹿琥珀一類的,天下奇珍吶。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比如於謙老師的老婆的好客,這裡淺談一下就不深挖了。

從上面的敘述也許就可以真切的瞭解到郭德綱為什麼不和于謙鬧矛盾了吧。


木葉水循環生態植物牆


你見過郭德綱跟徒弟對撕,

但沒見過他跟于謙鬧矛盾,為啥?

01

于謙不可替代,缺他不行

像郭德綱這種辛辣的演員,失去了于謙量活,沒人能給他站一場活下來,

看看早年他和張文順、徐德亮、高峰合作的車禍現場你會知道,

德雲社失去徐德亮、何雲偉都沒事,

但如果失去于謙,不開玩笑話,即便有小嶽嶽,德雲社的門票也賣不出去,

對,他就這麼強勢,把于謙叫做“扛把子”一點也不為過,

其一,郭老闆不會捧哏,他氣勢太強,一般人不敢拿他開玩笑,但于謙行,

其二,于謙不小心眼,臺上臺下能分清楚,不會因為在臺上吃虧而鬧脾氣,

憑這兩點,于謙牢牢把控住郭德綱的頑劣,沒人能搶他的飯碗兒,

當然,郭德綱也不傻,他深知跟于謙合則雙贏,分則兩敗,

記得德雲社只有業務場,沒有大型商演的苦逼年代,

于謙收入微薄,他一沒錢就找郭德綱借,幾萬幾十萬的借,到最後,這錢只借不還,老郭還不能翻臉,

因為郭老闆在錢上怠慢誰都可以,唯獨不能怠慢于謙和張文順,

張文順有恩於郭,而於謙如果走了,德雲社的牌子也就垮了,

所以,郭德綱再不喜歡于謙,也離不了他,否則誰能給郭做捧哏?

(我就是我,是顏色奇特又必不可少的煙火)

02

于謙避談爭議,與世無爭

不知你發現沒,除了臺上表演,于謙從不跟老郭紅臉,

有人說是脾氣溫和,其實不然,不紅臉不代表他認同郭老闆,

于謙的處事態度是:I don't care,你們隨便吵,但別耽誤我掙錢,

媒體採訪于謙時,他從不提德雲社功過是非,也不說老郭對錯,

只談自己怎麼養鳥、養馬、喝酒、淘文玩,

一派自在享受的大仙風範,不被人情世故所束縛,既然與世無爭,又天然無公害,還逢人便笑,你說誰會去害他?

既避免了是非猜忌,又塑造了自己玩蕩不羈的頑主形象,

況且,于謙為人謙遜,處事圓滑,結交各路江湖朋友,更愛到處去玩,

可能只有玩能讓于謙收穫樂趣,其他名利,他並不感冒,

你是否還記得12年前的這件事,

2004年,郭德綱拜入侯耀文門下,身為石富寬弟子的于謙起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每談於此,于謙總輕描淡寫:“侯先生和德綱早已互相欣賞,我不過遞句話而已。”

當記者採訪于謙問他為何說相聲,

他說:“人有個愛好,日子過得才充實,我就愛玩兒,說相聲也是玩兒。”

(于謙:抽菸、喝酒、燙頭,都是思考人生好時間!)

不少文章都在講,創業需要找什麼樣的合夥人?

專業技術研究生?勤奮的老黃牛?年輕小夥?

你看人家于謙,他就是最靠譜的合夥人樣板,

郭德綱張嘴得罪人時,他沒嫌棄,更沒離開,

他知道老郭的爛脾氣,再怎麼勸也改不了秉性,

於是,他通過自己的方法緩和矛盾,

譬如2010年,德雲社眾弟子紛紛離團單飛,

關鍵時刻,于謙公開表示,“只要郭德綱不說話,自己永不離開德雲社。”

所以,郭德綱的貴人不只有侯耀文,還有于謙,

前者是言傳身教、終身為父的授業之師,

後者是甘當綠葉、輔助自己成功的搭檔,

臺上,于謙把掌聲、風頭都獻給了老郭,

臺下,于謙不當豬隊友,不傳閒話,不說是非,

現在德雲社火了,老郭也火了,

于謙還是老樣子,在旁邊默默堅守,燃燒自己,毫無怨言的捧著老郭,

你說,老郭有什麼理由跟他鬧矛盾?


老頑童88880


網上總是傳說郭德綱懟這個人,批那個人的,其實從老郭各方面的表現看,能有今天的成績,老郭是個聰明人,聰明人自然不會幹傻事,至少很少幹傻事。

因此郭德綱很清楚于謙對自己和德雲社的作用,有句話就是獨木難支,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郭德綱的相聲如果少了于謙捧哏,換上誰都感覺欠缺一些火候,當然有些人會說沒有誰離不開誰,可是至少相聲方面,郭德綱和于謙可以說是黃金搭檔。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好才能合一好。要分析兩個人的關係為什麼一直那麼鐵,不能總從郭德綱的方面說。

都說老郭喜歡懟人,可是郭德綱主動懟過誰,都是被別人懟了之後才還擊,無論是收 雲 字事件 還是現在炒的正火的與苗阜青曲社之間的暗戰。而且這些年總有些主流相聲界的大佬追著德雲社反三俗,老郭除了在節目裡調侃幾句也是沒有辦法,在曲藝界,其實老郭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于謙無論從人脈人緣還是相聲表演上,對德雲社的作用都是德雲社其他演員沒法做到的,而且兩人相處這麼久,日久見日人心,共同患過難也共同富貴了,人品經過時間的檢驗,老郭只要是沒瘋是不會跟謙哥鬧矛盾的。

另外就是於老師的捧哏水平先不論,這麼多年,從沒有過任何負面的消息,人品藝德都是無可挑剔的,而且於謙本人性格比較豁達恬淡,對於功名利祿看得很輕,或者說可能這些不是第一位的,于謙自己也說了,玩才是他最喜歡的事情。

任何矛盾的產生都是利益牽扯,既然沒有利益上的分歧而且性格又可以合得來,為什麼要鬧矛盾


一起聽相聲


不是不敢,是鬧不起來,以郭德綱的性格,什麼事不敢做呀。因為于謙會做人,始終把自己當成德雲社的員工,而不是元老。

于謙其實就是一個大隱隱於市的隱士,做人哲學與莊家一致,就是退讓、明哲保身、獨善其身,圓融。


要說郭德綱和德雲社能有今天,于謙功不可沒。

特別是與郭德綱固定搭檔說相聲,真的是經典,無人能超越。

于謙的捧哏還是挺厲害的,郭德綱和其他人合作效果都沒有和于謙效果好,所以貌似郭德綱也離不開于謙這個好搭檔。



德雲社的弟子都是于謙的乾兒子,可見他和郭德綱的徒弟們相處的也挺好。

外人都說于謙是功臣,絕對可以以元老自居的,但是于謙很會做人的,始終把自己當成德雲社的員工,而不是元老。

拋開一定的朋友關係,他與郭德綱更多的時候是上下級的關係,他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所以,當郭德綱與弟子們開撕的時候,于謙始終保持中立,哪邊都不得罪。

在於謙心裡面,也可能支持郭德綱,也可能這支持弟子,但是他就不說出來。


還有在利益的分配上,不管怎麼樣,他都認同郭德綱,從不去爭,更不倚老賣老。

他的平日生活能看出來,于謙挺喜歡交朋友的,但是沒有野心,也不喜歡不跟人爭,只要能讓他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



郭德綱的處世哲學是儒家的,積極入世,講究階層,愛憎分明。

郭德綱可以說是一個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人,誰冒犯了他,不論是利益上的還是其他方面的,他絕對不會放過他的,肯定會反擊的,而且有可能是細水長流的慢慢報仇。



但是,這麼多年也從來沒反擊過於謙,沒有鬧過矛盾,說明於謙確實沒有得罪他,無論是利益上還是其他方面。

總之,于謙做人圓滑。


R娛記


這個容易理解,鬧矛盾一般有鬧矛盾的原因,兩個人在一起不管是夫妻、兄弟、商業合作伙伴等之所以鬧矛盾不外乎幾個原因:性格、利益、感情受傷、膩了、等。

回頭來看他們,郭德綱作為德雲社創始人,于謙是後來被郭德綱拉進來的,于謙典型北京人性格,隨性。不計較。可能會耍嘴皮子,但是不是特別在乎錢。

最為郭德綱的搭檔,郭德綱成名了,他也捆綁著成名了,也就是說他名已經得到了,

所謂不羨鴛鴦不羨仙,就羨慕郭德綱有于謙。可見郭德綱也是離不開于謙的,只要郭德綱不是傻子,作為始於微時的兩個人共同出名了,還是要繼續合作說相聲的,郭德綱給他的待遇肯定不低,誰走了于謙都不能走,這個不同於其他組合,和企業一起奮鬥的公司創始人不一樣,其他的明星組合單飛後無所謂,他可以個人去獻唱去拍戲,碰到好戲照樣火,並不一定要捆綁在一起,比如肖央王太利。也不像企業開始兩兄弟奮鬥,公司大了之後把另一個趕走也無傷大雅公司繼續發展。


但是到了德雲社他們兩就不一樣,只要郭德綱還站在舞臺上一天,觀眾幾乎只認可他和于謙搭配才好看,換了搭檔觀眾不樂意,

但是德雲社其他人誰走了無所謂,想捧誰就能捧誰,

在這種認識下郭德綱自然會滿足於謙留下來的一切需求,當然于謙厚道人也不會獅子大開口,差不多的了,真走了其他地方不一定賺的多呢。


大家都是成熟的人,在這種郭德綱主導,于謙配合的默契下,他們也不可能有其他矛盾。交情有了,性格合了,利益滿足了,三點達到了會有什麼矛盾?


力大推賤


應該不是不敢,是捨不得。

剛開始也許是不敢,後面應該是捨不得了。

首先介紹一下於謙:于謙是地道的北京人,滿族,熱愛相聲,1982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相聲班學藝,在校期間曾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習,1985年拜師著名相聲藝術家石富寬先生。

于謙師傅石富寬先生,捧哏功力深厚,接“現掛”是一絕,從不灑湯漏水。石富寬捧哏的準則是:不溫不火;不奪戲不漏戲。這種颱風和世德,使他真正成為相聲舞臺上的一片碧綠的葉。在他的指導下,于謙也是捧哏的一把好手。

名師出高徒一點也不假,于謙深的相聲大家深傳,將三分逗七分捧發揮的淋漓盡致。颱風自然,穩健瀟灑,語氣詼諧且活躍,接活不尷尬,絕不喧賓奪主,給搭檔最大的發回空間。郭德綱跟很多捧哏演員合作過,心中總是不太滿意,直到碰見於謙讓他如虎添翼,郭德綱也曾有感而發:於老師這樣的不好找,尺寸、勁頭、火候都特別好,而且和郭德綱特別默契。所以郭德綱很珍惜于謙,主要還是于謙老師的能力太強,丟掉了再也找不到這樣捧哏好的了,剛開始不敢和於老師有矛盾。

其次郭德綱也是一位人才,經常有時見景生情,臨時抓哏,來個“現掛”,一般人接不住,就連出走的曹雲金,何雲偉也在某節目訪談上說:他是不可多得人才,關於相聲能力,佩服。所以兩人大有惺惺相惜,互為知己之意。二人都是遇強則強的選手,搭檔厲害,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己能力,這就無形的化解了許多小矛盾。于謙的主業是玩,次業是相聲,和許多人玩過,不盡興,還是和老郭玩的最痛快,你說他捨得老郭嗎?

再有就是,利益分割的明白。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任何關係利益不平衡都長久不下去,記得老郭曾說過,他和于謙剛開始合作就已經商談好,二人五五分成,這也是關鍵,一開始,就割斷了矛盾導火線,也發生不起來了。

還有就是,二人感情深厚。老郭創建德雲社,也是血淚慢慢積累的,這段期間,最能見真心,當他遇難時,最見真情,于謙不離不棄始終在他身邊,這樣的感情也成了沒有血緣的親人!從剛開始合作到現在,二十幾年的感情,早浸入雙方生存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