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爲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對於自己當前的生活是不滿意的,因此他在生活中也會快樂。而一個人想要過的幸福並不一定要追求很多的名利和地位,其實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快樂。如果一個人過得開心的話,他的工作會更加的有激情,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和樂觀的心態,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整天鬱鬱寡歡。而生活中往往過得不開心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做到這三點。而王陽明總結的內心的快樂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快樂,這三點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和研讀。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一、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要人們心裡經常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良知,這就是在做學問,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思考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處,這樣的胡思亂想只會讓自己丟失了清明的本心。王陽明這句話也是在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快樂。一心一意的專心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亂想了。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不要對已經過去的事物剛剛於懷,也不要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憂慮。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當前所做的事情中,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心處於安定狀態,內心才會產生一種愉悅感。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網絡時代裡面,我們每天就要面對更多的誘惑,這些都會讓我們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從而不能夠專心的做事,因此我們的幸福感也會隨之降低。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二、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我們只有刨除自己內心的執念,才能夠獲得快樂。置之死地而後生,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要突破了自己心中的障礙,那麼就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我們之所以覺得我們的生活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沒有像自己計劃的那樣發展下去,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會覺得自己痛苦,生活的不快樂。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蘇軾也曾經經歷過多次的官場失意,但是最後蘇軾決定放下心中的愁緒,讓自己迴歸到自然之中,解放天性。從而他覺得自己是非常快樂的,非常灑脫的,非常開心的。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三、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王陽明說的這句話意思是說,功夫再見,不再爭,減去的是內心的物慾橫流,而增加的是自己良知的本性,這樣做了,才能夠獲得內心的灑脫。也就是在生活中,我們的內心少了私慾和利益的牽絆,就會活得很快樂。人的內心無窮無盡的慾望,只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痛苦。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有很多人,是因為自己內心的慾望得到滿足而快樂,但是如果自己內心的慾望得不到滿足的話,他所得到的就是痛苦。這樣算下來的話,人的內心那麼多的慾望,肯定在與時間都無法得到滿足,那麼你的生活肯定也就不會快樂開心。老子的《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也是教育我們內心不能存在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把握好一個度。

王陽明:生活的不開心,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點,智慧不足

因此,我們要在生活中學會這三點,那麼我們的生活會增添很多的樂趣,我們會生活的越來越快樂。

如果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