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吞下的口香糖去哪裡?

很多人小時候,都被大人警告過:口香糖千萬不能吃下去,否則會賴在肚子裡好幾年!這是真的嗎?我估計也沒有人會親自做這個試驗。

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如果你真的誤吞了口香糖,那也別緊張,因為這是一條徹頭徹尾的謠言。口香糖不會賴在你肚子裡,實際上,它可能連幾天都待不了。

當我們咀嚼食物時,一些食物會被分解,那是因為我們唾液中有一種酶,伴隨著咀嚼,這種酶開始分解食物;當食物被吞嚥到達胃裡後,胃裡的消化酶會進一步分解食物,確保所有必需的營養物質都能被腸道吸收。不被吸收的殘渣和其他物質,則會一起被擠壓成廢物排出體外。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誤吞口香糖,那它會被消化嗎?

其實,答案是會,但不全會。

先來梳理一下口香糖的成分,雖然口香糖的有多種口味,但它主要是由甜味劑、香精、著色劑和有彈性的膠質組成。在口香糖的成分中,膠質是難以被人的消化系統消化的,這就好比我們的身體不能消化玉米種子的外殼一樣。

此外,人的消化道表面,覆蓋著一層十分光滑的黏膜,並且一刻不停地蠕動。所以,嚼過的口香糖,並不會輕易粘在我們的腸道上。幾天甚至幾小時之後,口香糖中剩餘的膠質,最後還是會和一些食物殘渣一樣,被順利排出的。

排出的時間,取決於你自己的消化系統的消化能力。

但是,就算這樣,也不意味著,吃口香糖的時候,可以隨便吞!有人曾經吞過太多的口香糖,一小塊一小塊最終積累成大塊,最終堵住了腸道。

梓柯樹居然不怕被火燒

在地球上,有一種神奇的樹木,叫作梓柯樹,這種樹是不怕被火燒的。

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梓柯樹,植物學家稱其為“烈火金剛”,它之所以不怕火燒完全是因為它的身上長著一種特殊的武器——節苞。這些節苞都呈圓球狀,一般有饅頭那麼大,生長在濃密的樹葉下面,節苞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同時,其內部也盛滿了晶瑩的液體。

當節苞感受到外界的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會立即作出相應的變化,並能立刻通過細孔將液體噴射出來,節苞的液體含有四氯化碳等滅火物質。

所以無論火勢的大小,只要一碰到這些物質都會被熄滅,如同我們用滅火器滅火一樣。梓柯樹隨身攜帶著滅火器,當然不會怕火燒了。

反覆燒開的水為何不能喝?

反覆燒開的水,也叫“千沸水”,很多人都知道喝千沸水不好,對身體有害處。水經過反覆燒開後,水中的細菌等有害物質不是被去除得更乾淨嗎?為什麼不能喝呢?

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這是因為水中含有微量的硝酸鹽,水經過長時間加熱和沸騰,會不斷蒸發,水的重金屬離子濃度和硝酸鹽濃度也會相對增加。而且硝酸鹽受熱會分解變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破壞人體血液輸氧的能力,讓人感到呼吸困難,同時喝亞硝酸鹽濃度高的水,會增加得癌症的概率。另外,重金屬離子也是對人體有害的。

因此,我們最好不要喝反覆燒開的水,它對人體有害無益。

感恩節是為了感激誰?

感恩節是美國人獨創的古老節日,也是美國的例行假日。每到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全美國就會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無論工作多麼繁忙,人們都會在這一天趕回家與家人團聚。

感恩節在美國的受重視程度不亞於中國的春節。在感恩節裡,美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謝謝”,對身邊的人表示感恩。那麼,感恩節是為了感激誰的恩惠而設立的呢?

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1620年,一批歐洲的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到北美洲尋求宗教自由,這就是歐洲的第一批移民者。在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由於氣候惡劣又缺少飲食,有一半兒清教徒在這個冬天死去了。

在飢寒交迫之時,當地熱情善良的印第安人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為他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而且還教他們如何種植、狩獵和捕魚。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剩下的50幾名清教徒活了下來,並在第二年獲得了大豐收。

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他們邀請印第安人與他們一起舉行了慶祝活動,這就是第一個感恩節。由此看來,感恩節最初是為了感激印第安人而設立的 。

擴展閱讀:黑色星期五

感恩節是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過了感恩節,就是星期五。人們習慣將緊挨著感恩節的這個星期五稱為黑色星期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美國人有在感恩節購物的習俗,每年的感恩節到聖誕節這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商家的打折促銷旺季,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這段時間瘋狂購物。

過了感恩節,瘋狂購物月就開始了。在購物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星期五,所有人都會摸著黑在商場前排隊買便宜的商品,因此才有了黑色星期五的說法。

中國有多少個鄰國?

中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領土。那麼,與中國做鄰居的國家一定很多。細數一下,與我國海、陸相鄰的國家竟然高達20個,其中:

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陸地上有: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老撾、越南相連。

隔海相望的有: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商代伊尹是烹調的鼻祖

伊尹是商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他還是一位美食家,對我國烹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據史料記載,伊尹幼年的時候被寄養在一個廚師家裡,跟著學習烹飪的方法。他長大之後,成為能燒一手好菜的烹飪大師,同時活學活用,將烹飪和治國結合起來。

他曾經對商代第一個國君商湯說過治國和烹飪之間的關係,受到賞識,從而被任命為丞相,對商代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冷知識:不小心吃下口香糖會一直待在肚子裡嗎?

中國食物的精美在於其味道的調和,也就是烹調。據說,伊尹是烹調的鼻祖,他是第一個將食物“五味”(這裡的五,並非就是指五樣,而是說多種味道)調和的人。因此,後人會用“伊公調和”這樣的詞語來形容一個人烹調技術的高超。

伊尹認為,烹調美味,首先要認識原料的自然性質。烹飪時,用火要適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要違背火的自然原理。食物的味道是非常微妙的,要仔細用心體會;食物放入鍋裡烹飪,其間的變化更加微妙,用語言無法表達,也要用心感受。

如果烹飪的方法得當,食物就會達到“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的高水平。我國曆史上湧現出很多烹飪大師,但伊尹無疑是最出色的,他的烹調理論,直到現在仍被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