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近日,陕西著名书法家马河声,在答某一媒体记者问的时候,对关于当下书法的发展现象,说了这么一段话:

当代人急功近利、浅薄浮躁,书法从来不“练”,拿起毛笔胡抡,游走江湖,糊弄外行,骗利骗名。但书法主流也存在问题,竞技竞赛,违背书法“修心养性”的本源,太注重“练”而轻视“修”和“养”,尤其不重视文化的积淀,所以,书法家遍天下都在写字,许多写字的书法家的基本功甚至都超越古人了,但与艺术没关系。

这是当代书法的一大亮点,令人悲哀。所以我认为当代是书法从有实用性到纯艺术性的“过渡期”,或者说是“阵痛期”,出现各种乱象都属于正常,由此也可以断定,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大师。

马河声这段话值得我们反思,当下书法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当下书法已经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创作方面还是欣赏方面,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马河声作品1)

当然,关于书法的欣赏,马河声也是这样说的:

书法的审美和鉴赏确实是非常高难的。我们平常人容易把写字与书法混为一谈,书法创作写字是基础,但是最后书法的创作就不是单纯的写字,它就成了以汉字为元素、以写字为手段的情感表达。会写字的人就相当于会唱歌的人但书法家他就是歌唱家或音乐家。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欣赏书法确实有欣赏写字一面,但那是非常浅层次的或者说是最基本的。书法是通过汉字进行艺术表现的, 它的表现手段当然有汉字的结构,但是它又通过结构表现点画、转折、轻重、缓急、枯润、虚实、穿插、避让等等,制造这些矛盾又在这些矛盾中统一达到平衡。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马河声作品2)

最后,马河声就关于书法艺术中的 哲学理论,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书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魂就是“阴阳”或者说是“阴阳学”。“阴阳”者“黑白”也!所以,搞书法的人必须是文化人,没有文化的人搞书法就永远停留在写字的层面上,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写字匠”。我们为什么把搞书法、搞绘画的大人物、大艺术家、大师叫“大匠”或“巨匠”,那就是说他们是超越“匠”的这样一个层面。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它的语言简洁到极致,就是黑白,但是它的语言又丰富到极致,丰富到含有人与天地之间所有的物像,欣赏的人心中有“所想”它就有“所像”,可以说一点一画变化无穷。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是“点画”的艺术不是纯汉字的艺术,他也不是我们平常说的“线条”的艺术,在我们古代的艺术理论中没有“线条”一说,“线条”这个词是外来语。书法艺术更接近音乐,他更注重节奏,也就是“气韵”,所以“六法”中的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这相当于音乐中的“先声夺人”,中国古代文化哲学首重的一个字就是“气”,“气”之不存一切皆无。所以说练书法就是“练气”也就是“养气”。这也就是练书法容易让人长寿的主要原因,欣赏书法是一种心理活动,好的书法让人与之共鸣,其实就是气息相同,从而达到共同长寿的目的。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马河声:1964年正月生于陕西合阳,常署名为“大龙河声”。著有《马河声书画》(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书法家全集·傅山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编有《贾平凹书画艺术论》(陕西旅游出版社)、《禅思抱散》(北京文苑出版社)等。现为陕西太白书院副院长,合阳中国曹全碑研究会副主席,关雎诗社顾问。

马河声: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