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小伙買裙子送丈母娘,被騙十萬!

阜陽小夥買裙子送丈母孃,被騙十萬!

近日,程先生給《今晚630》欄目打來熱線,說自己被騙了10多萬,這是怎麼回事呢?

阜陽小夥買裙子送丈母孃,被騙十萬!

事情還得從他在淘寶上給丈母孃買的100多塊錢的花裙子說起。據程先生回憶,事情發生在7月26號晚上,也就是突降暴雨那天,他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阜陽小夥買裙子送丈母孃,被騙十萬!

當事人程先生:“晚上大概是在6點40分左右,接到一個電話,然後上面顯示的是福建的電話。他自稱是淘寶客服,說我在6月28號左右買了一件黃色的連衣裙出現了質量問題,含甲醛超標,需要全部集中銷燬返還,然後說要把這個衣服寄回去,然後他把退款還給我。如果說不放心幹嘛的,他就說你可以把衣服不用寄回來,自己銷燬,然後這筆錢還是要退給你的。”

據瞭解,這是程先生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那件花裙子是買給湖北的丈母孃的。

當事人程先生:當時那個衣服是送給我丈母孃的,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我也不好說。

於是,程先生按照對方要求,微信添加了叫“財務部廉昱茂”的人為好友。緊接著這個財務部的客服發送了一個二維碼,要求程先生識別二維碼,申請自動退款,可是程先生怎麼都識別不出來。於是客服提出,他可以將錢都轉給程先生,然後程先生再扣掉168元的退款,再給客服轉回去。

當事人程先生:當時我也不知道他給我打過來的是2497塊錢。我真的當時是沒有多想。我只想著你返給我,我扣掉我自己的,把剩下錢我打給你就完事了,這樣子。

扣除完168元,程先生把剩下的2329元通過微信轉給了財務部客服。客服卻說沒有收到,說是程先生信譽上有汙點,這筆退款被淘寶賬戶凍結了。

當事人程先生:他就說就是因為你給別人刷單了,所以說你才會有汙點,這筆錢轉不過去,這個汙點會影響你以後買車買房什麼之類的。後來我問他怎麼辦,他說你現在就只能去通過銀行的借貸去走這個流水,證明你的信譽比較良好,所以說他就給我提供一些貸款平臺。

據瞭解,程先生曾經先後在同一家淘寶店鋪刷了18單不同的商品,每單有10塊錢的報酬,最後一次刷單在7月6號。客服告訴程先生,良好的交易流水不僅可以讓淘寶賬戶解凍,2329元的退款會正常退回,還可以沖掉刷單的汙點。雖然程先生半信半疑,但是還是照著客服說的做了。他開始向貸款平臺貸款。


當事人程先生:剛開始的時候,我給他轉過去1000元,然後過1分鐘,他又返給我了,當時我直接給他轉過去一萬,但是他又把這一萬塊錢轉給我了,接下來的時候,他就說這樣比較麻煩,就是說給我推薦的這5個貸款平臺,能申請多少額度就要全部把額度清空。

當時程先生是有顧慮的,但是對方很快打消了他的顧慮。

當事人程先生:他說像他們開網店的,在淘寶上都會有一個18萬的保證金(其實淘寶開店保證金門檻才一千元),說不會貪戀我們這點小錢的,他說淘寶會直接在平臺返給我的,就這樣子把錢一筆一筆都轉給他了。

緊接著程先生就把客服提供的安逸花、360借條、百度錢包、小米借條,螞蟻借唄等5個貸款平臺貸到的錢共計10萬多元,都打到對方指定的賬戶裡了。當時程先生的姐姐也曾試圖阻攔過。


程先生的姐姐: 程女士我知道這個情況以後我就跟他說,一件裙子最多就幾百塊錢。他如果說要退你錢,包括要給你刷信譽,頂多就是一次兩次,這樣返回,為什麼後來連續這樣,反覆幾次,十多萬塊錢這麼相信他,就給他打進去了。

程先生前後往指定賬戶打了5筆款,累計10萬多元,沒有收到返回,對方仍然要求程先生繼續利用其他貸款平臺貸款,這時程先生提出要先把10萬多先打回來,他才會繼續操作貸款。對方說正在處理退款,需要再等30分鐘。


當事人程先生:然後到了(晚上)9點35分的時候,我越想事情,越不對,越想越不對,當時再給他打電話,他就不接了。然後我就第一時間就報警了。

據瞭解,這是一種新型網絡詐騙,26號當天涉案賬戶有多筆資金轉入,資金來自不同省市,警方凍結賬戶時,賬戶餘額為25.9元。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回過神來的程先生,心中有很多疑問,這才聯繫上了真正的淘寶賣家。

當事人程先生:後來是賣家接的,然後他說一切以網絡的名義,通過手機號碼來跟你說退款或者是還款,這些都是詐騙,他們只是通過旺旺號來跟你聯繫,所以說現在想來當時是漏洞蠻多的,自己也真是沒長心。

冒充淘寶客服

以退款為名進行詐騙的事時有發生!

這樣的騙局那麼多,

大家要注意,

可為什麼還會有人上當呢

其實也不能怪他,

要怪就怪騙子的手法又翻新了。

除了上面這個套路,下面新型詐騙手段你還可能沒見過!

(套路太多,建議收藏)

一、仿冒身份欺詐:

  通過冒充偽裝成領導、親友、機構單位等身份進行欺詐。

  1.冒充領導詐騙:犯罪分子獲知上級機關、監管部門單位領導的姓名、辦公電話等有關資料,假冒領導秘書或工作人員等身份打電話給基層單位負責人,以推銷書籍、紀念幣等為由,讓受騙單位先支付訂購款、手續費等到指定銀行賬號,實施詐騙活動。

  2.冒充親友詐騙:犯罪分子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網絡通訊工具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後,冒充該通訊賬號主人對其親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等緊急事情為名實施詐騙。

  3.冒充公司老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打入企業內部通信群,瞭解老總及員工之間信息交流情況,通過一系列偽裝,再冒充公司老總向員工發送轉賬匯款指令。

  4.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冒充教育、民政、殘聯等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指令其在取款機上將錢轉走。

  5.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6.偽造身份詐騙:犯罪分子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加為好友騙取感情和信任後,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7.醫保、社保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醫保、社保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賬戶出現異常,之後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公正調查、便於核查為由,誘騙受害人向所謂的安全賬戶匯款實施詐騙。

  8.“猜猜我是誰”詐騙:犯罪分子打電話給受害人,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後冒充熟人身份,向受害人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

二、購物類欺詐:

  通過以各種虛假優惠信息、客服退款、虛假網店實施欺詐。

  9.假冒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實施詐騙。

  10.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引誘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11.網絡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網店,在事主下單後,便稱系統故障需重新激活。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讓受害人填寫個人信息,實施詐騙。

  12.低價購物詐騙:犯罪分子發佈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事主與其聯繫,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13.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施資金轉賬。

  14.收藏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收藏協會,印製邀請函郵寄各地,稱將舉辦拍賣會並留下聯絡方式。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則以預先繳納評估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賬戶。

  15.快遞簽收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簽收但看不清信息,需事主提供。隨後送“貨”上門,事主簽收後,再打電話稱其已簽收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將找麻煩。

三、活動類欺詐:

  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發佈各種虛假活動,引誘用戶參與進行詐騙。

  16.發佈虛假愛心傳遞: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佈在網絡上裡,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繫電話是詐騙電話。

  17.點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佈“點贊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社交工具平臺上,套取足夠的個人信息後,以獲獎需繳納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四、利誘類欺詐:

  以各種誘惑性的中獎信息、獎勵、高額薪資吸引用戶進行詐騙。

  18.冒充知名企業中獎詐騙:冒充知名企業,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投遞發送,後以需交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19.娛樂節目中獎詐騙:犯罪分子以熱播欄目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幸運觀眾,將獲得鉅額獎品,後以需交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實施詐騙。

  20.兌換積分詐騙:犯罪分子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手機積分可以兌換,誘使受害人點擊釣魚鏈接。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後,銀行賬戶的資金即被轉走。

  21.二維碼詐騙: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22.重金求子詐騙:犯罪分子謊稱願意出重金求子,引誘受害人上當,之後以繳納誠意金、檢查費等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23.高薪招聘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後以繳納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24.電子郵件中獎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發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犯罪分子即以繳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五、虛構險情欺詐:

  通過捏造各種意外不測、讓用戶驚嚇不安的消息實施欺詐。

  25.虛構車禍詐騙:犯罪分子以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賬。當事人便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賬戶。

  26.虛構綁架詐騙:犯罪分子虛構事主親友被綁架,如要解救人質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賬戶並不能報警,否則撕票。當事人往往不知所措,按照犯罪分子指示將錢款打入賬戶。

  27.虛構手術詐騙: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子女或父母突發疾病需緊急手術為由,要求事主轉賬方可治療。遇此情況,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犯罪分子指示轉款。

阜陽小夥買裙子送丈母孃,被騙十萬!

  28.虛構危難困局求助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社交媒體發佈病重、生活困難等虛假情況,博取廣大網民同情,藉此接受捐贈。

  29.虛構包裹藏毒詐騙: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內被查出毒品為由,要求事主將錢轉到國家安全賬戶以便公正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30.捏造淫穢圖片勒索詐騙:犯罪分子收集公職人員照片,使用電腦合成淫穢圖片,並附上收款賬號郵寄給受害人進行威脅恐嚇,勒索錢財。

  31.虛構小三懷孕做流產:犯罪分子冒充兒子發送短信給父母,充分利用老年人心疼兒子的特點,誘惑受害者轉賬。

六、日常生活消費類欺詐:

  針對日常生活各種繳費、消費實施欺詐騙局。

  32.冒充房東短信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房東群發短信,稱房東銀行卡已換,要求將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賬戶內,部分租客信以為真,將租金轉出方知受騙。

  33.電話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34.電視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廣電工作人員群撥電話,稱以受害人名義在外地開辦的有線電視欠費,讓受害人向指定賬戶補齊欠費,部分群眾信以為真,轉款後發現被騙。

  35.購物退稅詐騙: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賬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賬戶。

  36.機票改簽詐騙: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為由,誘騙購票人員多次進行匯款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37.訂票詐騙:犯罪分子製作虛假的網上訂票公司網頁,發佈虛假信息,以較低票價引誘受害人上當。隨後,以“訂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匯款,實施詐騙。

  38.ATM機告示詐騙: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並粘貼虛假服務熱線,誘使用戶在卡“被吞”後與其聯繫,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後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39.刷卡消費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卡消費可能洩露個人信息為由,冒充銀聯中心或公安民警設套,套取銀行賬號、密碼實施犯罪。

  40.引誘匯款詐騙:犯罪分子以群發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賬戶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未經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賬戶。

七、釣魚、木馬病毒類欺詐:

  通過偽裝成銀行、電子商務等網站竊取用戶賬號密碼等隱私的騙局。

  41.偽基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虛假鏈接,一旦受害人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賬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42.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錄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賬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八、其他新型違法類欺詐:

  43.校訊通短信鏈接詐騙:犯罪分子以“校訊通”的名義,發送帶有鏈接的詐騙短信,一旦點擊鏈接進入後,手機即被植入木馬程序,存在銀行卡被盜刷的風險。

  44.交通處理違章短信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等作案工具發送假冒違章提醒短信,此類短信包含木馬鏈接,受害者點擊之後輕則群發短信造成話費損失,重則竊取手機裡的銀行卡、支付寶等賬戶信息,隨後盜刷銀行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45.結婚電子請柬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電子請帖的方式誘導用戶點擊下載後,就能竊取手機裡的銀行賬號、密碼、通信錄等信息,進而盜刷用戶的銀行卡,或者給用戶通訊錄中的朋友群發借款詐騙短信。

  46.相冊木馬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小三”身份激怒受害人點擊“相冊”鏈接,種植木馬病毒獲取用戶網銀信息等。

  47.金融交易詐騙:犯罪分子以證券公司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等方式散佈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搭建的虛假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

  48.辦理信用卡詐騙:在媒體刊登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廣告,事主與其聯繫後,以繳納手續費、中介費等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49.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50.複製手機卡詐騙:犯罪分子群發信息,稱可複製手機卡,監聽手機通話信息,不少群眾因個人需求主動聯繫嫌疑人,繼而被對方以購買複製卡、預付款等名義騙走錢財。

  51.虛構色情服務詐騙:犯罪分子在互聯網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務的電話,待受害人與之聯繫後,稱需先付款才能上門提供服務,受害人將錢打到指定賬戶後發現被騙。

  52.提供考題詐騙:犯罪分子針對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撥打電話,稱能提供考題或答案,不少考生急於求成,事先將好處費的首付款轉入指定賬戶,後發現被騙。

  53.盜用賬號、刷信譽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商家社交平臺賬號後,發佈“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後發現上當受騙。

  54.冒充黑社會敲詐類詐騙:犯罪分子先獲取事主身份、職業、手機號等資料,撥打電話自稱黑社會人員,受人僱用要加以傷害,但事主可以破財消災,然後提供賬號要求受害人匯款。

  55.公共場所山寨WiFi:犯罪分子設置與山寨信號,這類信號就是一些盜號者在公共場合放出的釣魚免費WiFi,當連接上這些免費網絡後,通過流量數據的傳輸,黑客就能輕鬆將手機裡的照片、電話號碼、各種密碼盜取,對機主進行敲詐勒索。

  56.撿到附密碼的銀行卡:犯罪分子故意丟棄帶密碼的銀行卡,並標明瞭“開戶行的電話”,利用了人們佔便宜的心理,誘使撿到卡的人撥打電話“激活”這張卡,並存錢到騙子的賬戶上。

阜陽小夥買裙子送丈母孃,被騙十萬!

  57.賬戶有資金異常變動:犯罪分子首先竊取了受害者網銀登陸賬號和密碼,通過購買貴金屬、活期轉定期等操作製造銀行卡上有資金流出的假象。然後假冒客服打電話確認交易是否為本人操作,並同意給用戶退款騙取用戶信任,要求受害者提供自己手機收到的驗證碼,受害者一旦把短信驗證碼提供給了對方,對方就得手了。

  58.先轉賬、再取現、後撤銷:犯罪分子利用銀行轉賬新規中轉賬和到賬時間的“時間差”來設置圈套。採取先轉賬、後給現金的詐騙套路,在騙取到受害人現金後,撤銷轉賬。

  59.補換手機卡:犯罪分子先用幾百條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轟炸手機,以掩蓋由10086客服發送到手機號碼上的補卡業務提醒短信;然後,拿著一張有受害者信息的臨時身份證,去營業廳現場補辦手機卡,使得機主本人的手機卡被動失效,從而接收短信驗證碼把綁定在手機APP上的銀行卡的錢盜走。

  60.換號了請惠存:這屬於冒充熟人的電信詐騙的“升級”。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機主的通訊錄資料後,假冒機主給手機裡的聯繫人發短信,聲稱換了新號碼,然後向其手機裡的聯繫人進行詐騙。

手段這麼多,記不住不要緊!

關鍵是不要抱有佔小便宜,

幻想天上掉餡餅的心理,

擦亮自己的眼睛,

在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方式面前,

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和防範意識。

綜合:今晚630記者蔡維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