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平稳,投资消费回落——2018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

工业生产平稳,投资消费回落——2018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

【数据】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预期7%,前值7%。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1%,预期7.0%,1-4月累计同比7.0%。5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长8.5%,预期9.6%,前值9.4%。

【点评】

一一工业增加值: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比4月回落0.2个百分点;累计同比6.9%,与前4个月持平。本月工业增加值虽小幅低于预期,但整体上平稳。从结构上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转正至3.0%,创下2016年4月以来的新高;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至6.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3.4个百分点至12.2%,创下2013年9月以来的新高。公用事业增加值的大幅增长,主要受工业用电需求增加和高温影响,5月发电量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月快2.9个百分点。此外,本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从国内来看,高频数据显示国内工业生产明显加速,对工业增加值形成较强支撑。5月全国高炉开工率明显恢复;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由月初的65.5万吨增加至月末的76.8万吨;日均重点粗钢产量由191万吨增加至195.5万吨,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新高。从国外来看,美国的复苏势头较为强劲,PMI高位震荡,今早公布的6月议息会议声明表明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态度,已发布的我国5月进出口数据也印证外需依然旺盛,带动国内出口企业生产加速。

一一投资: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较1-4月回落0.9个百分点至6.1%,创下有数据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亦小幅回落至8.1%,但仍处于近三年的较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不含电力)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继续大幅下滑,1-5月累计同比9.4%,较1-4月下滑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主要由于PPP库存项目的规范清理和地方举债融资约束增强,导致财政支持力度减弱。受城投债严管以及信用债违约潮频发的影响,5月我国地方债净融资额为3376.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4%。目前,PPP项目清理已经告一段落,合规PPP项目的贷款正在改善,基建有望在下半年发力。制造业投资表现较好,累计同比增速较前期上升0.4个百分点至5.2%。表现较好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同比10.3%,较1-4月提升3.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累计同比7.4%,较前值提升0.9个百分点。本月制造业投资回升,一方面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支撑PPI走高,带动制造业企业扩大投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机电等产业升级类制造业产品的较好出口增速得到延续,外需因素对制造业投资的企稳回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维持在10.2%的较高水平。水泥、钢材价格的上涨对房地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起到支撑作用。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都有改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较前值提高3.5、0.4和1.6个百分点。但是资金来源方面,来自于国内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部分继续保持负增长,说明严控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政策基调尚未改变,在社融收紧的情况下,未来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房地产投资增速或难维持。

一一消费: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创下2003年6月以来的新低。2013-2017年的五年同期平均消费同比增速为11.2%,本月明显低于季节性,显示出消费需求不足的迹象。本月,占比较高的消费项目的同比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粮油食品类消费同比增速从上月的8.6%降至本月的7.3%,纺织服装类消费同比增速从9.2%降至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1.4%降至6.5%,汽车消费同比增速从上月的3.5%降至负增长的-0.1%。消费增速明显下滑主要受如下因素影响:一是,5月乘用车零售数据明显偏弱,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厂家零售日均销量为4.93万辆,环比下降8.7%,同比下降2.6%,导致本月汽车消费额负增长。这主要由于7月1日起汽车进口关税将大幅下调,引发汽车消费延后,短期内对汽车消费形成抑制。二是,本月食品、服装等传统消费项目增速明显下滑,一方面由于气温升高进入食品和日用品的消费淡季,另一方面6月各电商的年中促销临近,对消费形成延后效应。三是,地产销售仍不景气,导致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走低。本月,受国际油价上涨和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影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3.3%上升至14.0%,成为国内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项。

一一综合来看,本月工业生产保持相对稳定态势,投资、消费需求有所回落。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韧性较强,通胀水平温和可控,货币政策具有较大操作空间。下阶段,制造业投资将继续改善,PPP库存清理完成将带动基建投资发力,网购和汽车消费的延后将形成消费放量,这些因素对未来经济增长形成支撑。然而,国际上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尚在,叠加国内去杠杆导致的信用收缩,预计下半年中国GDP增速将微幅回落,但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未改变,完全有能力抵御外部冲击。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