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昨日的盘面其实没什么好点评的,但有条暗线,大家还是可以看一下。能否走出来,这种熊市行情,我也说不好。

复盘的时候,发现很多只股都有重组概念属性,我列了一个表格: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昨天盘面涨停个股总计25只,而具备重组属性概念的个股有11只,当时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可能错过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消息,回头查了一遍周末的消息面,发现确实出了一个利好重组的消息: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关于这个消息,我简单理解就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停牌期限将会大大缩减,甚至有可能不会停牌,那么大资金在炒作这些并购重组标的时,就没有了时间成本的担忧,也不用担忧复盘后的大盘环境和盘面流动性。之前,也和大家聊过大资金最关心的就是时间成本和流动性。

关于这个重组概念怎么利用呢?重组概念个股很多,去做潜伏显然不现实,具备重组概念叠加热点概念的首板可能存在机会。

写到这里,刚看到昨天点到的乾照光电出了一个公告,大概意思就是大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且增持股份计划,看来大股东担忧控制权会被抢夺,但这次增持的数量比较少,不低于1%,有点看不懂了。

当然在盘面企稳前,依然需要管住手。

情绪指标已经教大家分析很多次了,以后就不具体分析了,大家看到指标都知道怎么操作了。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昨天已经讲解了第1、2类,今天再讲一下第3类。

第三类:没有明显题材属性特征的首板股;此类股抢筹一般都是没有公认的热点属性,但是场内资金认可了,出现抢筹,也分细分成两种。

1:集合竞价抢筹猛烈,拉升快速,开盘后迅速上板。

实例:2017年7月13号西藏天路,头一天烂板,概念模糊,第二天快速抢筹形成了川藏铁路概念。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2、集合竞价抢筹表现一般,拉升不超过2%,这时需要着重注意,这类不能快速上板,也没有确定的上涨逻辑,最稳妥的就是板上确认。

比如:2018年3月19号,海欣食品在集合竞价出现小幅抢筹,开盘大跌,前两个板属于超跌反弹,概念、逻辑不清晰,结果如何也是显而易见。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在这个时候和大家不厌其烦的讲解这七大类抢筹,就是防止有人手痒送人头,再次被无情的收割。

昨天的战法标的,根据集合竞价三部曲进行排除,只有金牛化工才是合格标的,但是开盘后快速上板,没有给参与机会。

战法观察: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最大重组案”,大股东增持32.8亿,复牌25只个股遭游资哄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