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用博彩對沖 華帝也許就是「流氓」營銷

華帝在世界盃期間推出了“法國隊奪冠退全款”的營銷活動,但法國奪冠後,針對退款事宜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中國消費者協會也在19日起公開徵集消費者投訴,而後華帝公司發佈聲明稱,消費者退款工作已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將嚴格按照售前約定及承諾,切實地做好每一位消費者的退款工作。

其實,在世界盃冠軍未出爐前,華帝的這個營銷堪稱成功,不僅銷量大增,而且盤活了庫存。但在法國奪冠後,華帝針對退款承諾的一系列做法卻引起了爭議。

雖然,華帝在法國一路“斬將奪關”的時候,就宣稱,其全額退款的費用不過7900萬,自己承擔的只有2900萬,完全在自己的營銷預算內,讓消費者放心。但真當法國世界盃封王,華帝的一系列舉措卻一度讓消費者牽腸掛肚,直至中消協出面。

當然,如果法國隊這次沒有奪冠,華帝這次肯定一點毛病沒有,但恰恰法國奪冠了,所以,華帝才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那華帝在做這個營銷策劃前,到底有沒有想或者說做好準備退全款呢?或者說,華帝到底有沒有真心的想法國奪冠來真給消費者實惠呢?

OK,這就牽扯到一個專業的名詞,風險對沖。我們都知道,每次世界盃都伴隨著博彩,而在國內的體彩,也有押注世界盃冠軍的。筆者事後諸葛,大概翻了一下世界盃開幕前的賠率,當時巴西仍然為世界盃奪冠的最大熱門,1賠5傲視群雄。緊隨其後的是衛冕冠軍德國,奪冠賠率為1賠5.5;西班牙1賠7、法國1賠7.5 。

如果沒用博彩對沖 華帝也許就是“流氓”營銷

也就是說,如果華帝在世界盃前,拿出號稱已經在預算中的2900萬購買法國奪冠,其收益應該是2億1750萬,不僅可以HOLD住自己的2900萬,還能把經銷商的5000萬一起兜底,最後自己還能剩1億3850萬。而就算只拿出1000萬來押注法國,其7500萬的收益也基本可以抵消這次費用。

筆者沒有看到華帝的財報,但如果按照皆大歡喜,華帝增銷量、消費者也獲益的角度而言,華帝拿出預算中的營銷費用押注法國奪冠才是最合理的避險以及對沖手段。而這種簡單的風險對沖,正常情況下很少想不到。

如果華帝沒有采用這種博彩手段來對沖自己的營銷風險,那隻能說明華帝很可能一開始就覺得法國奪冠可能不大,而採取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噱頭來營銷獲取企業品牌和運營溢價。因為我們都清楚,如果法國沒有奪冠,華帝這次完全可以說是成功的“零成本”營銷。

所以,從邏輯上看,如果華帝沒有做風險對沖,那它的營銷也許就是一次豪賭,要不成本是0,要不成本是7900萬,而在華帝骨子裡,肯定是希望“零成本”的。

當然,也許對於上市企業而言,博彩對沖可能存在如何做賬的問題,但既然有這個預算,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去實現。

而碎玉這麼大量的資金是否會對世界盃博彩產生影響或者兌付問題,我們通過數據就能解釋。首先彩票是不記名的,只認彩票,所以,在兌付上不會有什麼問題。而據一些報道顯示,今年世界盃競猜型彩票累計銷售達到驚人的474億元,而有人預估,背後的灰色甚至黑色產業甚至高達4萬億。這麼大的資金量面前,幾千萬也只能是小兒科。

SO,如此筆者不禁要問,正在忙著兌現“退全款”諾言的華帝,你是否做了博彩對沖呢?如果沒做,那這次營銷是否真要沾上“流氓”的嫌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