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躁狂」和「抑鬱」間遊走?面對躁鬱症,我們該怎麼做?

“仍是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問蒼天可會知,心裡的感覺”。

“謝謝你讓我看見,那個最脆弱的你,好讓我知道世界不只有我自己”。

據媒體報道,近日,32歲創作型女歌手盧凱彤從高樓墜下,遺憾的是救護車趕到時已身亡。蔡健雅、鄭秀文等明星紛紛以各種方式表達對其的惋惜和懷念。

在“躁狂”和“抑鬱”間遊走?面對躁鬱症,我們該怎麼做?

2017年6月,盧凱彤憑藉《還不夠遠》獲得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領獎時她感謝太太餘靜萍,正式宣佈出櫃。當時有人不解,有人反對,也有人祝福,但更多的是佩服其敢於面對的勇氣。

可惜的是,盧凱彤患有躁鬱症,內心一直在躁狂和抑鬱兩種精神狀態之間轉換,躑躅獨行,最終還是被躁鬱症這個“黑洞”所吞噬。

“其實,通過其生前微博我們能看得出她的抑鬱情緒,是應該引起重視的。”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人精神科李新純副主任醫師介紹,“躁鬱症是躁狂和憂抑鬱兩種病情交替出現,或兩者混合發作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和抑鬱症類似,但又各有不同。”

躁鬱症的患者時而興奮話多、思維活躍、激動易怒、自誇自大、意念飛躍

,時而又表現為心情沮喪、疲憊無活力、對事物喪失興趣、自責、自殺,甚至可以兩種極端情緒混合型發作,表現為患者喜怒無常、陰晴不定的特性。

在“躁狂”和“抑鬱”間遊走?面對躁鬱症,我們該怎麼做?

盧凱彤就屬於這種混合型表現,一方面躁狂的情緒表現在歌曲創作上,令其會有不同凡響的成就,而另一方面,情緒抑鬱低落時,就會產生消極厭世的想法。

比如觀察其微博就能發現早已流露出這方面的端倪,“仍是雨夜,凝望窗外,沉默的天際。問蒼天可會知,心裡的感覺”,這些言論是抑鬱的表現。

躁鬱症的發生可能與遺傳、生化和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其發病與患者的生物學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也與所處的社會環境、成長環境、人生際遇、工作、生活的壓力以及親人朋友的關注度、支持度有很大關係。

確診躁鬱症的患者一般需長期維持用藥,發現病情有變化時應及時就醫。

在“躁狂”和“抑鬱”間遊走?面對躁鬱症,我們該怎麼做?

另外,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對預防本病復發和加重與否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因此,當盧凱彤曾經出現過消極言論時,應及時接受專業醫生的疏導和治療。

盧凱彤其實是很瞭解自己的病情的,她也與之抗爭過,但最終還是走向了極端。

李新純提醒:“當躁鬱症患者自己或身邊的親人朋友發現患者處於興奮、衝動傷人、木僵、拒食、情緒低落、消極言論、自傷及自殺傾向狀態,而難以調整或難以管理的情況下,應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給予及時的疏導和治療,防範其走極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