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邪异故事(13)

1

丶影光书楼事

   苏州史家巷的蒋申吉,是我同年科举老友的孩子。他的儿子娶的徐氏,十九岁,夫妻感情相当和谐。生孩子满月,忽然摆酒唤郎君共饮,说:“这是告别酒,我与郎君缘分到了将要离去,昨天老冤家已到,情势很难挽回。谚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我死后,郎君也不要再想念。”说完痛哭。蒋愕然,还用好话安慰她。徐忽然摔掉杯子站起来,竖起眉目,不再是平日的样子,躺在床上,向着西边大叫:“你记得万历十二年影光书楼上的事吗?两人设计害我,我死得有多惨?”然后,用手打脸,打到流血,接着,又用剪刀刺自己,听口音,是山东话。蒋家人围着徐跪地哀求,但总是不能化解,就这样过了三天。

   有个和尚,有些道行,蒋申吉要派人召请他。徐氏厉声说:“我是你家祖宗,你敢召僧人驱除我吗?”就作出蒋氏祖父的语气,口吻很像,呼唤奴婢的名字,一个不差,责怪子孙不好好的敬奉自己,但也有似是而非,有的对有的不对。和尚到来,徐叹气说:“秃奴可怕,我走,我走。”和尚刚出门,徐却又骂道:“你家媳妇房中,能一天到晚让和尚住吗?”和尚对蒋申吉说:“这是前世冤业,已经二百多年,才终于找到。拖得越久报得越深,老僧无能为力了。”和尚走了,不肯再来,徐随后死了。死时,脸如裂开的布帛,究竟不知是什么冤。这是乾隆二十九年二月的事。

2丶波儿象

   江苏布政司的文书吏员王文宾,白天睡觉,听到书房有布衣窸窣声,睁眼看去,是一差人,见了差人王就昏迷了,自动随着他走。到一地方,殿宇清明威严,其中坐有两官员:一白胡须年老的在上座,一壮年麻脸黑胡须的在旁座。台阶下用金丝熏笼罩着一兽,壮大如猪,尖嘴绿毛。见到王来,张嘴跳跃,要扑咬他,王害怕,向左跪下。左边一人衣服破旧枯瘦,像是乞丐,怒目斜视王。白胡须官员用手招呼王靠前跪,问:“五十三两的事,你记得吗?”王愕然不解。壮年的官笑说:“是长船变价案,你前生的事了。”王恍然醒悟明朝海运一案。明朝海运停止后,海船数百只,变价充公。王前世也是江苏的文书吏员,专门负责这件案子。船员们限期交不出买船的钱,就凑了五十三两银子贿赂王,希望能通融宽限,但凑的银子被中间人中饱私囊,案子仍然不能完结。这破衣人,是被追讨时吊死的船员。王想起前世的事由,就从容地如实回答。两官点头说:“冤案既然有主犯,应当另找中饱私囊的人治罪,你可以回阳间。”命差人带出去。外面黄色尘埃遮蔽天空,王知道是阴间,问差人:“那乞丐瞪我,我知道是冤鬼了。那似猪非猪,要咬我的,是什么东西呢?”差人说:“这东西叫‘波儿象’,不是猪。阴间畜养这种兽,凡是遇有案件审讯查明,罪重的人,就交给它吞咬,如阳间‘投畀豺虎’的故事。”王很震惊。走到大河边,被差人推入水中,惊醒过来,家人围在床前哭泣,昏沉已有三天了。

3丶楚陶

   乾隆丙寅年夏天,江阴县居民徐甲家里闹黑眚(hēi shěng)怪,有时突然冒起来火来,有时屎尿满盆满锅,吵闹折腾没有一个安静的晚上,乡里人都很苦恼。当时县令刘翰长,是粤西的名士,向神祈祷,没有灵应,请道士做法,也没有效果。于是委托工部侍郎刘星炜写文书,刘带文书到城隍庙祷告,斋戒沐浴后把文书投到炉子里焚烧,夜里睡在庙里走廊下等待神的指示。第二天,没有什么征兆,但是炉灰突起来,显现“楚陶”二字,县令说:“你难道与楚人姓陶的有过节吗?”徐大惊,吐露实情说:“我幼年寻访我的某个亲戚,去往武昌,路上患了重病,同行的人丢弃不管,沦落在山沟水渠等死了。有一乞丐,雄壮的身躯深陷的眼窝,分食物给我吃,带我一同乞讨,经过一个多月,病情好转。乞丐因为在同行中力气大,所以乞讨得到的最多,因而积攒费用帮我计划回家,最后终于回来了。”徐本有心计,帮人打工,能结婚成家,而且稍有富裕。后来,乞丐忽然来找徐,带着大口袋,脸色很着急。问他何故,回答说:“分别后我加入到绿林作盗贼,在湖南一带浪迹二十年。如今事情败露被追捕,请让我在你这里躲一躲吧。”徐答应了,告诉他儿子。儿子说:“律法规定:藏匿盗贼的人与盗贼同罪,不如让他逃走。”徐正在犹豫未决,忽然有官差数人闯进来,把乞丐抓走,徐惊呆了。这时房间里有人拍手笑,是他的儿媳,说:“大恩不报答,我知道你们父子不忍心,所以我已通知捕快,来抓人了。他的口袋有钱能发笔财,还能得到官府赏赐,怕什么?”徐无可奈何,但时常很愤恨,想不到作怪这么厉害。

   刘县令说:“盗贼抢劫别人而你杀盗贼,盗贼也该当死罪,还能作什么怪?但你贪他的利,那你也是盗贼,神怎么能庇护盗贼呢?”不久,黑眚怪作怪更厉害,把徐家几乎毁光了,儿子儿媳先后死了,怪才停止。

4丶某侍郎异梦

   乾隆二十年,某侍郎督察黄河,驻扎在陶庄。已是岁末除夕了,侍郎素来勤政,骑一匹马,随从四人,提着灯笼巡视河边。走在冰冷的烂泥中,看到茅草芦苇,感觉很凄凉。这时见草丛中有布帐蓬露出烛光,叫人询问,原来是某主簿(掌管文书)。侍郎喜欢他的勤勉,大加夸奖。主簿请求说:“大人除夕到这里,已经三更,天寒风紧,回住地还很远,我有过年的酒菜,献上一醉可以吗?”侍郎含笑接受请求,喝了数杯,仍然回到公馆,感到疲倦,就解衣睡下。

   侍郎在梦中依旧骑马看河,觉得所走的地方不是先前的景像,最后是黄沙茫茫。走了二里地远,看到有亮光的房屋,就走过去,有老妇人出来迎接,他仔细看去,就是他的亡母太夫人。老妇见侍郎吃惊地问:“你怎么到这里?”侍郎告诉她奉命看河。太夫人说:“这里不是人间,你既然来了,怎么能回去?”侍郎才醒悟到太夫人已经去世,自己已经死了,于是大哭起来。太夫人说:“河西有老和尚,法力很高深,我带你去求他。”侍郎就随行。

   来到一处十分庄严的庙,南面坐有一老僧,闭目无言。侍郎跪在台阶下,反复礼拜,老僧不理睬。侍郎问:“我奉天子命看河,为什么到这里?”僧还是不说话,侍郎发怒说:“我是天子大臣,纵然有罪当死,也须要让我明白,使我心服,怎么像哑羊僧呢?”老僧笑说:“你杀人太多了,福禄都折光了,还问什么?”侍郎说:“我杀人虽多,都是国法应该处死的人,不是我的罪。”老僧说:“你当时办案时,果然只知道有国法吗?或者贪图迎合固宠升官呢?”说着拿起桌案上的如意,直指侍郎的心。侍郎觉得冷气一条直逼五脏,心“咚咚”地跳不止,汗如雨下,惶恐地说不出话。许久,说道:“我知罪了。以后改过可以吗?”老僧说:“你不是改过的人,今天恰好不是你寿尽的日子。”对左右的沙弥说:“领他出去,放他回阳吧。”沙弥和侍郎同行,昏黑中,张开手,露出一小珠,发光照亮了黄河工地一段,直到陶庄公馆,分明如白天。太夫人迎上前,哭泣说:“儿子虽然回去,不久就要再来,分别不太久。”于是按照原路返回,到门前下马而醒,已到中午了。

   黄河官员们庆贺节日都已聚集门外,奇怪的是侍郎最勤劳,为什么元旦不早起?侍郎也不肯明说原因。当年四月生病吐血,竟然去世。

5丶猪道人即郑曼

   明朝末年,华山寺中养一猪,年代很久,毛都脱落了,能持斋素,不吃脏东西,听到诵经声,就嗑头作出顶礼的样子,全寺的僧人都以“道人”称呼它。

   一天晚上,老病要死了,寺中的住持湛一大和尚,本有道行,将要去别处说法,召他的徒弟来说:“猪道人如果死了,一定要把它切碎,分它的肉给寺庙的邻居吃。”众僧人虽然答应,而心里不以为然,结果猪死后,就私下埋掉了。湛一回来,问猪死了怎么处理的?众僧人实话回答,并且说:“佛法戒杀,所以我们已经把它埋了。”湛一很吃惊,就到埋猪处,用禅杖敲击地面哭着说:“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众僧人问为什么?湛一说:“三十年后,某村有一高贵清正的官员无辜而受极刑,就是这头猪啊。猪前生是大官,做有违背良心的事,知道恶劫难逃,托生为畜,来求超度。所以我要用‘刀解法’化解,不料被你们这群昏庸的人给耽误了。但这也是劫数,无法挽回了。”

   崇祯年间,某村的翰林郑曼一向为人端正,是东林党人,被他舅舅吴某诬告打母亲,凌迟处死,天下人都认为是冤枉的。这时湛一已经圆寂,众僧人才叹服他知道前后因果。

内容出自《子不语》译者已难以考证,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