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控學徒工到編程工程師,從月薪八百到上萬,六年經歷

不管做哪一行,想要成為箇中高手,必然要經得住時間的歷練,自身要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在CNC加工行業,要想成為一個數控高手,他既要有工程師的理論水平,又要有高級技師的實際經驗及動手能力。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從數控學徒工到編程工程師,從月薪八百到上萬,六年的經歷。

從數控學徒工到編程工程師,從月薪八百到上萬,六年經歷

混跡數控行業的童鞋,大部分人起點都不會很高,所以月薪上萬對不少機械人來說都是一條分界線,08年畢業後的學生經歷了月薪800元的學徒,到失業,甚至中途還轉行業幹起了房地產中介。幸好信念堅定快速回到了機械的老本行上來,並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成了月入過萬的工程師。

一直想總結一下自己這幾年的經歷,不是想炫耀自己現在月薪上萬,而是想和我一樣在畢業初期幾年內心存迷茫的同仁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和心得。

08年7月份,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畢業後無學位證的遺憾離開了我的母校-某工業學院,身上只有一件東西能證明我曾經上過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畢業證。因為沒有學位證,畢業前沒有找到工作,檔案直接打回原籍-XX老家。畢業後開始找工作,第一站選擇了XX,XX國展每週末的招聘會前前後後去了四、五次,招聘單位大都要四、五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我-最終無果。轉而投靠同學公司,他們是做POS機的,面試的客戶經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08年9月份我終於迎來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加工中心編程操作員,月薪800大洋。在這裡我第一次體驗了機電一體化的高級裝備。那是個小公司,加工中心買來時給客戶看的,基本沒怎麼動過。招我來就是不想這機器就這麼放著,要利用起來。因為大學的時候也學過編程,7天的時間熟悉機器,外加老闆請朋友公司編程師傅專門指導了我5天,所以很快適應了工作。

但是,好景不長,幹了大概兩個多月的時間-金融危機到來。公司大部分業務做的是美國訂單-潛油泵零部件,訂單急劇下降,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放假-放假-再放假。在家裡休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只發300月薪),我決定辭職。辭職之後的日子一直在天津、北京之間遊離,簡歷都石沉大海,去招聘會也是無果。畢竟我沒有經驗,人家基本不會考慮一個畢業2個月就辭職不幹的人。哪怕是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老闆我亦不會選擇剛畢業的人。因為企業需要能幹活的人,培養新人大都是給別人做嫁衣。

到了08年12月份,無奈一個月過去還是沒有找到工作,失去方向,最後面試了個藥品採購,幹了大概一個星期,終於因為受不了主管要求的每天寫工作日記,要求一個星期背2000種藥名,再次辭職。

轉眼間,就是春節了,還是沒有工作,想想那時候也真落魄到極點,經親戚介紹做了份超市保安的工作(帶個紅箍去巡邏,這工作大部分都是大學生假期兼職的人做的)。過年拿著超市給的工資1300元,我終於過年了。不過,這年過的讓我更落魄、更心痛、更刻骨銘心。面對我這樣的無工作的狀態,家人的一致結論就是:這大學白上了,讓我過完年趕緊找工作。同學大都是鼓勵,但是其中也摻雜著其他態度,我想更多的是看不起吧。

09年3月份,父親得知一個新公司要成立-LED燈具廠,而且他跟老闆認識,早早的讓我去報名。最後錄取了設備管理員-月薪1800,每日與積分球測量儀、全自動老化線、流水線、釺焊爐、點膠機、固晶機打交道,對於這些機器也對廠家提出好多意見。今天看來如果客戶打電話對我的產品提出建議,是多麼可遇不對求的事情。因為設備只有我一個人負責管理,所以很快我就坐穩了位置,期間老闆外甥來跟我學,那時候沒有心機,大部分內容都教給他了,不過怪他沒有毅力,沒能堅持下來。

09年5月份,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相親,這個女孩是我舅媽介紹的,也是我現在的妻子。5月份相親,10月份結婚,算是閃婚了。因為這個和工作無關,就此帶過。

09年12月份,公司的LED產品因為價格高,**成為一大難題,只做了幾單,之後就是陸陸續續做庫存。之後就是放假-放假.....不過工資發到了春節,讓我過了個好年(相比去年)。

10年3月份,春節過後一同學拉我去過二手房中介,我決定先找個中介做經紀人,做了3個多月,業績平平,收入甚低,基本平均每月1500大洋,騙人的事咱幹不來啊(7分騙)。後來經歷一次車禍,腿上3處硬傷,在家休息一個月。

10年7月份,傷愈復出,覺得二手房中介真的不適合我這學過機械的老實人,想想還是回到大機械的懷抱吧。投了一家代工企業(主要是機加、鈑金、熱處理) ,在裡邊做項目經理助理,開始我的大機械生涯。

10年7月份進入這家代工企業,一直在學習。分析客戶圖紙、制定工藝卡片、跟單、發貨,與客戶洽談。當然,此時我只是個助理,一切都在項目經理的指導之下完成。在此公司,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片,XX公司-項目經理,直到現在這張名片還在我的錢包裡保留。也是在這裡,我重拾了autocad,我發現我連圖層都不懂,線寬不會設置,線型也不會,什麼都是從頭開始.......

在這個企業我工資1500,我第一次覺得我不值這個價錢,因為我對機械設計一片空白,甚至連最基本的cad軟件都不會用。在這裡每天學習的內容都很多,期間還在公司被培訓了三座標測量儀,為公司添了本認證證書(雖然這個證書我從來沒見過)。

這一年9月29日,我們的女兒出生了,很可愛,很健康,終於體會了當父母的艱辛。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女兒,忙碌並快樂著。丈母孃過來照顧月子,在我家照顧到女兒滿月,在此感謝丈母孃,感謝家裡人,謝謝您們!

2010年10月底,在地方電視臺得知本區汙水處理廠要招聘員工,而且搞的很正式,需要參加類似事業編的考試,流程:筆試、面試、體檢、政審。報名330人,錄取28人,經過層層選拔,我順利錄取。然而,這才是噩夢(在今天看來)的開始....... 進入到這家單位之後,我才知道這是本區建委的下屬企業,簽訂的是3年合同,工資靠國家財政撥款,月工資1080,扣完五險剩860。

但是家人還是支持我繼續,因為覺得以後有希望轉正,在老家拿個3000工資,外加五險也是不錯的。 期間經歷了為其半年時間的培訓-放假-培訓-放假.....,最可恨的是沒有工資,現在想想真想罵娘。放假期間我做了2份工作,第1份樂器廠模具設計(某某樂器)2個半月,月薪2100,第2份電梯廠市場部-報價(日立電梯代工)3個月,月薪1600。這兩份工作都因為汙水處理廠召集培訓,我被迫離職。

2011年7月份,歷時了將近1年的時間,汙水處理廠的廠房建設、設備全部到位,我們才正式上班。在這裡我被分到了運行班組,4天一輪迴,1白班1夜班,1班12小時。時間上倒是安逸,可工資可憐,好多同事為了熬轉正,大都選擇了兼職,比如KFC,去當服務員。而我用了所有的積蓄和家人的資助買了人生第一部車,一輛05年的三手夏利,開始了我的黑出租生涯。

上班的時間上班,其他時間跑黑出租,到了冬天,車上是很冷的,為了省點油多拉點客人,根本不捨得打著火,靠車上暖氣取暖。每次只加50元的汽油,曾經一次4小時都沒有動過,終於來了一個活,我才發現的腳丫子根本沒有知覺了,靠著大腿的力量帶動小腿硬是往下踩。也只有有客人的我才捨得打開暖氣,為的就是能多賺點錢。 可這我畢竟不是專業的黑車司機,搶-搶不過專業黑車司機,黑我也不想黑太多(可能我太善良了),大多數價格都是正常價格,所以我並不賺錢。但是車裡一直有兩本書,《cad和solidworks》。

眼看,女兒越來越大了。生活的壓力鋪面而來。老婆在家帶了將近1年的娃,家庭的所有收入就靠我的860+跑黑車的錢。

2012年4月份,來到汙水處理廠工作將近1年的時間,一直沒有提轉正的事,這才知道我們只是合同工,轉正需要看國家政策。我覺得看國家政策不靠譜,難道國家沒政策的話,我們就永遠拿著最低標準的工資?

可是,讓我裸辭我辦不到,因為有女兒有妻子,有家庭。在從這裡辭職的幾天前,我找了一份機械設計的工作,白天去機械廠上班,晚上去汙水處理廠值夜班(和同事調休)。4月28日,我成為這28名單中第一個主動提出辭職的人(期間有個別同事考進了事業編、公務員),領導辦事效率極高,我提交了份申請書,15分鐘的時間,我竟然辦完了所有手續。我走出了汙水處理廠的大門,並且終於走出了這個屬於我的人生低谷。(此時我還是不知道的,因為未來的路,我看不清,我想大部分人迷茫就是這個原因-未來的路自己的定不了,飄飄忽忽,沒有方向)。

2012年5月份,我終於做到設計職位。之後的路更離奇......

2012年5月份,我終於做到設計職位,月薪2800元。說是設計,其實就是各種仿製。這家企業是做鑽桿的,給工程機械-旋挖機配套。期間讓我測繪了一根客戶在這裡維修-原裝德國進口的鑽桿。後來做了材料分析,到最後的結構優化。總經理給我畫了個大餅,說要培養我做首席設計師(現在想想真是可笑)。

在這裡其實是個勾心鬥角的地方,家族企業的通病。由於剛入職沒有辦公室鑰匙,我經常吃完中飯之後回不了辦公室,只能在公司周邊轉悠。用的三維軟件,設計主管也要我教他。後來我才知道設計主管並不想招我這麼一個人,他只想一家獨大,自己來設計。招聘我來的是外聘的總經理,一個家族之外的人,所以我做的並不舒心。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公司的QQ群裡,有個名字我看著有點熟悉又很陌生,好像同事們經常提到。後來發現是之前做我這個職位的人,我沒多想就加了他,也只是想多學點這類設計的經驗。然而,就是這麼一加,使我進入了一家上市公司。

加了他QQ之後,才知道他姓劉。劉某某得知我是接替他職位的人,很是為我著急(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假象,另有原因),跟我說了這家公司的詳細情況。我知道情況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設計主管缺少三維設計能力及分析能力,跟我學完,也就是我走的時候,因為那時對於他來說我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公司產品規格不多,他一個人足以應付。總經理招我過來只想鞏固自己的地位。就是在之後的聊天中,這位劉某某說他們公司正在擴建(與我同區,但不在同一個工業園),並且已經上市,需要招聘工藝工程師。

我在考慮一個星期之後,答應他過去面試看看。結果出乎意料的快,那上市公司經理立刻拍板說要我第二天就來上班。月薪3800,比之前那家漲了1000大洋,我還有什麼好猶豫的,立刻答應了。回公司辭職,準備到這家上市公司上班。

2012年8月份在鑽桿這家公司幹了2個月之後,跳槽到這家新的上市公司。公司產品-火電廠散熱片,分直接冷卻、間接冷卻2種。進來之後才知道我們這邊是分公司,總部在北京,設計在北京,我們只是工藝,來執行他們的設計意圖。之後就是做各種工藝卡片(機加工、半自動線工作流程、酸洗鈍化流程),也是各種的學習。

週日單休1天,由於離公司所在工業區離縣城50公里,我只能每週回家1天,照顧女兒的重任就落在裡母親和妻子的身上。週六晚上回家,週一早上趕過來。同事好幾個搭車的,這我才知道劉某某這麼急著要我過來的真正原因,當然他後來也直言不諱,我要是沒車,他不會那麼殷勤,雖然就是一個三手夏利,但是-他們全部沒有車。

家族企業就是家族企業,就是上市了,也改變不了那種分派扎堆的現象,這家上市公司亦是如此。我們的經理是從一大公司挖過來的空降兵,後來才知道比我才早來一個多月。在他與其他家族成員的博弈中,起始階段他太高調了。導致矛頭都指向他,本來的分幫結派演化成最後的都抱成一團來抵制這位空降兵大人。

我和劉某某是他手底下的兵,毫無疑問,我們成了炮灰。被其他領導訓話、諷刺,被安排值夜班,被安排自己開機床,後來木工用的電鋸,立式那種我也開過,稍不小心手指頭就掉了。就是這樣忍辱負重,也難逃死路一條。

期間,有個鄭工是北京總部介紹過來的,這個人是來做擴建後的車間主任的,原來北京一機床退休的老車間主任。這個人我不得不提,因為就是他改變了我的命運。鄭工來的時候新產線正在建立,很快他就融入到新產線的建設中。新產線需要一些工裝需要他設計,然而他並不會CAD,這時候犯了難。找到誰,都沒人願意幫他、或者說很忙,婉言拒絕。最後他找到了我,開始我們並不熟悉,我只知道他是未來的車間主任。

他找到我說:小X,你有時間嗎?我有點事請你幫忙。我看著這位年近60歲的老車間主任,這樣跟我說話,我真的無法拒絕。經他介紹後,我發現都是一些焊接的架子之類的。晚上加了幾個班,幫他搞完。當時。他要請我吃飯,我說不用了,這都是小事。和鄭工的交集就這麼多,然而這個人讓我有人生的轉折。

在這上市公司做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轉眼到了12年9月份,我們領導-這位空降兵大人,被董事會拿下。導致部門解散,他保留經理職位,暫停工作。我和劉某準備被分配到其他部門,做其他工作。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我措手不及,當時想的就是這公司太噁心了,搞政治,搞定人狙殺,一心想著要離開這個噁心的地方。經理勸我們離開這公司,主動離職,我承認我當時想法太簡單了。

沒有多想就離職了,劉某某也是。後來一想如果不當時不離職,我起碼能保證3000多的收入,至多就是要繼續接受磨練。如果公司開除了我,我也要得到賠償的。退一步講,他們針對的是我們的經理,我們只是兵。如果換了領導,也許會出現柳暗花明的一面。

2012年9月初,我拿到我8月份的工資3800元,毅然辭職。出乎意外的是,人事要留我們,而且有其他高層領導來詢問情況。我和劉某是一起辦的離職,兩個工藝工程師要走,肯定是出了什麼情況。談到最後說錢不是問題,給漲到4500。別怪我沒見過世面,要知道對於我們一個小縣城一個普通工藝人員來說,月薪4500、五險一金,已經能和普通公務員的正規收入接近了,具有相當的誘惑。但是我們兩傻不拉幾的竟然沒有答應......

但是也許這就是個坑、一個套。 談話期間也套過我們的話:是不是經理慫恿你們離職?之類的話。我們當時為了保全經理,只是一個勁兒的否認(事實就是他慫恿我們離職、說這個公司沒前途,讓我們另謀出路)。最後我拿著3800元回到家,這次是裸辭,我承認我在這件事情上不是一個負責人的男人,但是我沒有辦法.........9月份初開始找工作,面試了幾家本土企業,有做代工的(機加工、鈑金居多)、有做自己產品的(磚機)、還有做紡織機器的(當地很有名,出口海內外)。我的價格被鎖定在月薪2500-3000元。

9月中旬,手機上意外接入一條來電,來自北京......我很納悶,北京的,會是誰呢?同學? 帶著疑問我接通了電話,原來是老車間主任-鄭工。鄭工為人爽快,直言不諱,他在我和劉某離職之後,只做了幾天的時間,因為車間主任的職位不能給他兌現。所以他也選擇離開了這家家族上市企業。他仔細詢問了我找工作的情況,我簡單介紹後,他要我再找找好工作,不要盲目,還說他說要為我推薦工作,不過地點是北京........讓我考慮....... 掛下電話後,我跟家人商量了一下,去不去北京? 家人的意思如果工資低就不要去了,去了還要租房子,挑費多大啊,而且不能照顧老婆、女兒。

說實話,那時候家人受我畢業初期沒工作的影響,對我的能力很不自信。覺得我能力也就那樣,還要去北京發展,不是自討苦吃嗎? 不過我內心已經堅定了要去北京,因為我在這小縣城呆夠了。我要離開這個好工作基本靠關係,公務員、事業編靠錢砸的小縣城,老婆和女兒我也會接過來的!

2012年9月下旬,老鄭工幫我推薦的兩份工作,終於有一家單位來了消息,決定錄取我,在此感謝老鄭工!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對您的感激之情。這家單位是做石油設備的,職位:機械工程師,月薪5000,五險一金,稅後4000。當時我對這個工資很滿意,後來才知道我真的是要少了! 真的是吹多大牛,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在面試的時候說我曾經做過什麼什麼,其實我只是見過,不過經理也沒細問。問的一些這個企業相關的問題,我感覺我只答上了一半,最後定的這個價格。

2012年9月24日,那是個晴朗的週一,我清晰的記得這個日子,我來北京工作的第一天。由於牛吹大了,所以經理派的任務都是比較難做的,時間要求比較緊。也就造就了後來的每天學習到晚上2、3點的習慣。在這裡不僅要懂石油設備(機械、電子、自動控制)、各種工裝、包裝箱都需要機械工程師設計。

壓力真是成倍成倍的增加,是我完全沒預料到的。遇強則強,我只有拼了,總不能來了北京,又被辭退,那我真沒臉再回家了。一個意外的機會,我加入了一個專門交流solidworks的群,看著群裡大神在討論問題,我卻是雲裡霧裡的在繞,心裡不是滋味。心想,我有一天也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大神。

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呢?搞設計就跟古時候那鐵匠鑄劍是一樣的,如果你錘子都用不好,我怎麼能相信你能打造出絕世好劍呢?而solidworks就是我的錘子,如果我的錘子用不好,我就不會是一個合格的鐵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的設計思想,因為控制錘子靠的是你聰明的頭腦和你成千上萬次的操作經驗。

2012年10月份,9月底剛上班一週就享受了7天帶薪十一假期,心中一陣竊喜!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時間,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熟悉圖紙,熟悉車間環境。經理分給我的任務頭一次比較難(在我今天看來是so easy的),我想也是在考驗我的能力。在本月後邊的20天裡,我基本每天都在學習,這還得益於我的住宿被安排在了一個集體公寓,8人間,90%的時間就我一個人,其他舍友大都是本公司的客服人員,我只見過兩位,這樣的環境能讓我靜心學習了。

我從網上買了大學時機械專業的課本,都是二手的,很便宜的十元、二十元一本,有些上邊還有筆記。像機械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材力、理力......想系統的複習一下(說複習應該不太對,當時我是真沒怎麼學......就像新知識一樣)。每天晚上2點之前沒有睡過覺,不是我真的睡不著,而是我一躺在床上,就想起在老家的老婆、女兒。沒有我在身邊,你們怎麼辦?還好每週末我都能回家看她們,忍了!我只能等到我看書**眼皮打架,才能入睡。就這樣我渡過了這個月,也順利的通過了考核。

到了本月底,我才知道原來公司自己的新工廠已經建立好了,佔地2萬平米,雖然不太大,但是畢竟是自己的辦公樓、廠房,這下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得到這個消息,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高興,還是.......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老鄭工,他幫我分析:公司遷址,對我來說是好事。因為有些人會因為住的地方離新公司遠,可能放棄這份工作,而你不一樣,你就一個人,什麼地方都能去。所以你要好好幹,爭取坐穩位置。後來,這句話果然應驗了。

2012年11月份,公司所有人員撤離老工廠,進駐新廠區。第一天上班,果然就有兩位同事因為公司離家遠而辭職,我在心裡佩服老鄭工。忙碌著......打掃衛生,搬運圖紙,渡過了第一天。第二天剛一上班,我就被通知要和帶我的工程師(年長我4歲)被調到新成立的研發部。乖乖~還有這好事啊???

我心裡五味雜陳,我的命真的就這麼好嗎?我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後來我才知道),早就被劃到了這個部門,我們倆就這樣被“無情地”調入到了研發部,沒得半點商量餘地,除非你辭職不幹。有趣的是這個新上司-我們的部門經理,這個人我介紹一下,對我以後的工作態度有一定的影響。

經理大人,男,45歲左右,電子專業,碩士學位(汗.......老碩士)。退伍軍人,最早在北京某醫院工作,後留學美國,英語了得。98年回國,任摩托羅拉某部門項目經理,月薪一萬多(我有點驚訝,1998年一萬多.......)。同樣他也是位“空降兵”,被公司從競爭對手公司高薪挖過來的(據說是年薪50萬)。在本公司任產品運營規劃副總,兼職我們研發部經理職位。

同樣是空降兵,這位較我之前那個上市公司的空降兵經理,手段上要高明的多,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我只能想到這兩個成語來形容他。這位領導對我們的工作很是照顧,不是那種嘴上說,生活、工作上有困難請找我,我幫你們解決,實際上P點問題也解決不了的某某領導。每次到了項目的關鍵點,他都會把我叫到他的私人辦公室。由於項目一般都是機械工程師牽頭的,如果有問題,馬上召集相關人員過來開臨時會議。有這樣的領導,我能更投入的工作。每次出現錯誤,我的內心裡,第一個想法就是又給領導添麻煩了。

我們在研發部主要負責出口機型的維護和研發,這個公司開始進入大規模客戶化時代。每個客戶的要求基本沒有重樣的,導致BOM、圖紙成幾何倍數激增。我們作為一個小小的機械工程師無力改變這種現狀,這是由市場引導的行業。我曾經跟這位開明的領導談過,機型分為高、中、低三款基本配置,以此三款為基礎,採用減法法則,產生多種配置。

這樣做就能更好的標準化產品,也能有計劃的按照計劃來進行配置的擴展,減少整機BOM、圖紙、物料激增的現象。反之,永遠是客戶牽著我們的鼻子走,沒有方向(**部的同仁們,也存在這樣的迷茫吧?)

然而,這種標準化的思想和為之努力的行動只維持了大概2個月的時間,夭折了!總有一部分人不願意接受新的模式,妄圖抵抗標準化來鞏固自己的位置。因為一旦標準化機型正式運行,單個工程師的地位就會降低,危及他們的前途,所以好多人打心底裡不願意進行標準化,水越渾,越好。因為他們閉著眼都能走路。如果渾水清晰了,新人們也能找準方向了,迅速成長為骨幹,這些是他們極其不願意的。

標準化機型,只進行了一個片頭曲就夭折了,後來就沒有再提了。因為暗地裡有各種力量在抵抗,不只是技術部門,你們懂得。其實,這種保命的行為,有時候也是正常的,你不身臨其境,有點難理解。作為一個新人,我只能默默把真實想法埋在心底裡。

2012年12月份,我自告奮勇,申請成為solidworks群,群管理員。一是為了督促自己學習軟件,二是能為一些比我還新的新手們提供一些幫助。雖然,此時我還不夠強大,但我堅信-我可以。也是在這裡,我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為此,我買了3本書:(1)SW自學一本通(2)SW高級設計(3)SW工程圖實戰精解。最後一本最為精彩,感謝作者:邢老師。(我能說我和他現在是朋友嗎?哈哈!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這個群最開始的時候大概200人左右,我把其中100人清理了出去,兩個種人:1.一年時間以上不發言者;2.不修改群名片者(要求:所在城市-行業-暱稱,現在依然在執行)。

由於群比較活躍,人數慢慢爬升到400多人。每天群成員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發現有些問題都是重複的:比如零件、工程圖的模板怎麼建立,屬性鏈接怎麼做?工程圖怎麼轉成cad,而且字不變樣,不抽筋?配置是什麼?大型裝配體如何不導致系統崩潰?焊件庫怎麼改啊?怎麼渲染啊? ...... 我不一一列舉,太多了。

我實力有限,跟著大神們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不只是軟件,還有一些設計經驗。在這個群裡,我“貪婪的”汲取著各方面的知識,解答或者旁聽著各種問題,信息量巨大,來自各行各業的問題,我清楚的知道我已經找到適合我的武器了。在此,感謝你們對我的幫助!用了大概半年的時間,我看完了這3本書,接下來的就是實戰。

2013年4月份,順利的過了個好年,這個月開始調薪了。可憐的我只漲了200元。至此,稅後剛好夠5K.....你們覺得不高吧?這是事實。4月底,由於公司產品結構調整,決定將研發部負責的出口機型,再次合併到技術工程部(之前我們就是這麼被分出去的)。一切就是這麼突然,在這個受我尊敬、敬仰的經理手底下,我只做了半年,就和他“各分東西”了。

不過他的一些話,我還記得:我不鼓勵你們離職,但當你們的能力和薪資不成正比的時候,就會有下一個更好的職位等著你。不要為了幾百元而跳槽,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要跳就要跳的漂亮,翻倍的跳!我到現在還不能理解這句話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或者說他說的是在某個特定條件下的結論。能力和薪資成不成正比,誰來判定?這個應該是一部分人迷茫的原因吧?

回到了原技術工程部(我只在這裡渡過了實習期),一些都變了。原經理也被調去總部,做了副總,提拔上來的是一位資格較老的工程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位領導並不善於口才,經常與其他部門領導爭的面紅耳赤,但最後受傷的總是他(我覺得他也很不容易,但我只有同情的份)。

因為技術出身大家也都知道,都比較厚道,什麼都是拿圖紙、通知、作業指導書說事。但在這個半家族式的企業,他沒惹來殺身之禍,已經能去唸阿彌陀佛了。本來酒桌上能解決的問題,一兩句話就能劃開的矛盾,就一直這麼僵持著。

部門間的戰爭即將升級。沒有幾天的時間,公司推出了新的考核政策。個人的工資績效部分根據部門評分來認定,而為部門打門就是:採購 生產 質量。我去,誰都能考核我們,給我們扣分。回到技術工程部之後,壓力倍增,大部門是來自生產的壓力。方案一旦出現問題,他們會馬上給上級領導打報告,如果產線停滯不前,董事長馬上會接到通知,所以扣分是肯定的了,我們不是神,不能保證每個方案都一點錯誤都沒有。經理在經理級會議上被批,我們在部門會議上被批......就這樣我們部門的考核沒逃出過倒數1、2、3名。

就是在這種狂轟濫炸的模式下,我也開始變的謹言慎行,因為屎盆子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扣過來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我開始學會留下證據,0A記錄/QQ聊天記錄。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哈哈!

每天都在這種狀態下,著實讓人鬱悶。一位同事胃下邊長了一個鉛球大小的瘤子,做了手術,但這種病很容易復發,以後他就是時不時的請假。35歲,我認為是一個工程師很重要的階段,而這位同事,太可惜了......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好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希望這位同事早日康復(這個工程師是我敬佩的一個人)。

2013年6月份,由於工作業務上已經駕輕就熟,所以閒下用來學習的時間較多。我開始學習機械設計手冊上的知識,夢想有一天開發自己想做的產品,機械、電氣全部自己搞定,夢想有一天公司能有PDM,全部工作機械部件、電氣原理、接線圖、制線表全部用solidworks完成。此時,我對solidworks到了痴迷狀態,可以半個月的時間就想一個問題,反覆查資料、反覆驗證,經常拿著手機查資料的狀態下入睡。夜裡2、3點入睡的習慣,一直在保持。

在solidworks群裡我接到了人生第一個私單,是一位網友介紹給我的,由於他工作比較忙,做不過來,分給了我。雖然我們並未見過面,但我並不認為我們只是網絡上的朋友,就像現實中的朋友一樣。3天時間,每天500元,共計1500元,經過3天的奮戰,我完成了僱主交給我的兩套流水線的示意圖,當然要做的逼真。

素材只有提供的兩張圖片,只有一個視角,看不全所有,有些地方我只能揣測,最後順利完成任務。本來想分給那位朋友一部分,可他婉言拒絕了。最後我將我買的兩本solidworks的書送給了他,裡邊有我做的“獨到”的筆記。我奢侈了一次,買了我一直想要的雲杉單板吉他,其他的錢都用來補貼家用了。第一桶金到手。

2013年8月份,丈母孃病了,需要做手術,老婆一下就急了,要帶**去探望。我由於請不了那麼長時間的假,沒能去,在此,跟丈母孃說聲:對不起。由於他們遠在南方做生意,老婆決定去一個月的時間。請假不批,只能離職了。 在那裡陪護了大概半個月的時間,我女兒由於水土不服,渾身起疙瘩。

那時候丈母孃已經出院了,所以她們就趕了回來。可工作已經沒有了,我想這也是個機會,就帶她來北京找工作。找了大概半個多月也沒有太合適的,人才市場每週2次招聘會,去了大概6、7次。無奈,我只能硬著頭皮往我們公司遞簡歷,我太高估我自己的實力了。本來看見HR每次都能扯上兩句的,可我一提及此事,HR直接說招滿了。(雖然我經常看見有來面試的人)。實力決定面子,我的實力太弱太弱,弱的讓人不屑一顧......

最後,在老婆的一再堅持下,終於找到了一份電話客服的工作,上一休一,每天12小時。就這樣我搬出了公司的公寓,開始了我們的租房生涯-公寓房,房租、水電、網費大概900。女兒一直是由我母親在家帶著的,我那時候來北京一年了,可能已經習慣每週探望一次了,其實心裡想**我比誰都想。可老婆受不了,一天不看見**,她就能落淚...... 看著她這麼難受,我們商量把**也接過來。最後,我們團聚了,然而,壓力更大了!

2013年10月份,那是個週五的早上,本計劃白天上班,下班之後,開車走高速公路回老家。發動我這三手2005年的老夏利(8年的車了),左前輪遇到了一個坑,當時將近打滿了方向,一給油門,只聽“鐺”的一聲響,整個車身向左側傾斜。

下車一看,車輪轂歪了,頂著車身,再往下仔細一看,左前減震脫焊。再看右邊,即將脫焊。嘴裡直罵:這TM什麼破車,減震都能斷。後來一想這可是8年的車了,減震早過壽命了。這個檔次的車,誰會去換那些易損件,都是開壞了再換。

車進了修理廠,師傅一檢查,底盤已經糟的不成樣子了。如果這根減震是我晚上走高速的時候斷的,我想想真後怕:左前輪飛出,車子撞向左車道的車或者直接撞向左側護欄,然後就是“死亡翻滾”,甚至解體。我也就不能這這裡碼字,分享我的經歷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現在寧可相信這句話!

這車我是不敢再開了,換了兩條減震,準備賣掉。一時半會兒,車也賣不掉,我讓老家的同學幫我張羅,一直也沒有消息。提了款8萬多的國產小車,欠了銀行一些錢,慢慢還吧。在我看來這錢,花的值得,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2014年春節,時間過得很快,一年又過去了。開上小車了,在親戚的眼裡要求更高了,更苛刻。我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都是這個心理: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尤其是親戚間的攀比。在北京混的不錯啊,都買上汽車了,拿都少工資啊?過年串親戚都是這類的話,之後就開始詢問你工資的事。我不愛撒謊,因為我覺得說謊太累,如果兩次說的不一樣,那不就穿幫了嘛!

我每次都不加思索,淡淡的說:也就五六千吧...... 有些人開始挖苦,說:我家有一親戚也在北京,剛畢業兩年就拿七八千了。我怒,沒有這麼不給面子的!但是我忍下來了,還是那句話,實力說明一切,我再次被打擊的“體無完膚”。但我臉上還是掛著笑容,敷衍著說:人家本事比我大啊,哈哈!但在飯桌下的我的拳頭已經握得不能再緊了。

2014年3月份,過完年,我開始思索如何賺更多的錢。去擺地攤我也想過,可女兒下幼兒園,老婆下夜班都要我去接,我基本被栓住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路過一個建材市場,就進去轉了轉。這裡邊有很多設計室,好多設計室門口都貼著招聘室內設計,而且可以兼職。後來打聽了一下,一張效果圖大概三、五百的樣子,然後我買了相關的書籍開始學習。3Dmax+Vray、PS、AI、CDR,此時我已經偏離了機械方向,當時我還沒體會到。

2014年4月份,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調薪。由於我表現還不錯,給我漲了最高規格工資:500元。這時候我很好奇別人的工資,之前我也沒打聽過。這一問,我才知道我當時真的要低了。跟我同期進公司的工程師基本都比我高1-2千之間,不過他們上一家企業都是比較出名的企業,而我上家的上市公司,他們並沒有聽說過。

難道欺負我是鄉下來的?咱乾的可不比他們差,自我感覺我還能略勝一籌。主管說幫我跟上邊領導提了幾次要給我加工資,都沒有消息,不知道真假,但願是真的,我無從驗證。

2014年6月份,公司領導為了提高訂單進度,給我們機械工程師加薪,說白了就是要挖掘我們的潛力。之前的工資不變,按訂單完成的數量和質量給我們提成,這樣每個月都能拿到1000-3000的提成。這樣稅後基本鎖定在6-8K之間,但其他人工資更高,我心裡不服氣!

2014年7月,人就是這樣,耐不住寂寞。從12年9月到這個月份,已經快2年了。我開始猶豫要不要在這家企業繼續做下去? 跟一些朋友聊過,同齡人大都建議我跳槽,謀求新的發展,最好跳到外企,去磨練。年齡長我的朋友,建議厚積薄發,積累經驗,不僅僅是技術,還有人際關係、管理方式、方法。

2年時間太短,我的羽翼並未豐滿。我自己分析這家企業是製造企業(有自己的品牌),產品直接面向終端客戶或者經銷商,不是生產企業(**商類型),這說明他在與那些生產型企業的對比中更勝一籌。公司部門齊全,並不像我之前的那些家公司,有的只有生產和業務部。最後,我選擇了留在這家公司。

會軟件不一定就等於會設計,這句話我深度認同。但我覺得理論是基礎(內功),軟件是武器(外功)。兩者兼具才能均衡發展。我優先發展外功,並不等於我不修煉內功。機械真是越往深了鑽,越覺得自己無知,還有英語、電氣知識,也是我的短板。機械是軀體,電氣是靈魂,兩者缺一不可。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我又有了學習的方向。

2014年8月,因為個人關係,我退出了之前所在的SW群。因為人數慢慢多起來,好多人不是聊群裡的美女,就是扯一些無聊的話題,談論技術的風氣已經不在了。這時候群管理員是3個人,有他們2個就足夠了,我選擇退出。出來之後,人一下就閒了,沒有了平時的吵吵鬧鬧聊技術,我還真不習慣了。

其實我們談的不只是軟件,還有一些設計的經驗和心得,我覺得這些交流是彌足珍貴的,是在現實公司不可能有的交流。因為公司裡做技術的人大都很保守,我說的是大部分。 最後我耐不住寂寞,“偷偷”成立了我自己的SW群,人數慢慢爬升到200人,裡邊大都是我曾經交流過的朋友,工程師、老闆、業務員都涉及。

在一次無意的聊天中,聊到一個方案。這個公司其中一款產品要賣到英國,需要歐盟的CE認證,需要爆炸圖,而且公司就在北京。對方要求,必須去他們公司一趟,面談。找了個週末,我過去了,見到了他們的經理。詳細介紹之後,我瞭解他們需要整體爆炸圖和幾張部件裝配圖,而能提供給我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圖紙和一臺裝了70%左右的樣機。這臺機器是他們改進的產品,原裝配圖有,但是隻有PDF文件,沒有dwg圖紙。

經過改進,隔音做的更好,而且在安全性上比原機型有了很大提升。不過圖紙不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如果全部做成三維,時間上基本不夠,因為只有十天的時間。再者我對這種設備不熟悉,僅通過現場的幾張照片就做出總裝圖,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後經過討論,決定在原PDF上修改,把修改的零件做成三維圖,然後轉軸測圖,然後用PS貼到PDF上。PDF上是位圖,轉化成DWG之後基本沒法看,亂作一團。PDF如果是CAD直接生成的話,那就是矢量圖,就可以完美轉化。最初,我以為是後者,矢量圖,然而我判斷失誤,使我陷入了絕境。

白天上班,晚上幹私活,我樂死不疲著,想想能拿到4K的佣金,我努力工作著。 拿到PDF圖紙我才發現是日本十年前的圖紙,裡邊是位圖,光轉化軟件我就找了三、四天,最後的結果就是行不通,急的我睡不著覺。只能用PS修改原PDF文件,之前學的PS皮毛還真派上了用場。由於對這款設備不熟悉,走了很多彎路,眼看就剩4天了,通過照片我只能做到60%,其他的基本卡殼了,進度停滯不前。

眼看時間就剩4天了,週四晚上我加了一夜,週日必須交稿。週五早晨,我向公司請了一天的年休假,第二次去了他們公司。經過大概一個小時的仔細核對,發現了幾處錯誤。還有未完成的40%我仔細拍了照片,然後馬上返回住處,開始工作。由於時間緊迫,週五晚上,我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困了只能靠尼古丁來支撐。

到了週六中午,我只完成了大概85%,還差15%。因為有些地方根本看不清楚,打電話與客戶溝通,他也表達不清,也許是我理解能力不行......到了週六晚上我只完成了90%,完全做不下去了。難道老天要絕我?我開始緊張起來,怕前功盡棄。就這樣慢慢的到了週六晚上12點,我一直呆呆的坐了幾個小時。我承認我的實力並不強,但是我總能遇到貴人。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有個頭像突然從QQ蹦了出來,嚇了我一跳。說明情況,他讓我冷靜思考,幫我制定了幾種方法,最後選擇了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忙完方案,再看手機,週日早上7點了。

我躺下休息了半個小時,準備去僱主公司。老婆湊過來說:不要這麼賣命了。我和女兒過這樣的生活就足夠了,現在就挺好。說完,她哭了,而我也哭了.......不過我轉過頭,不讓她看見。因為在她面前,我應該永遠是最堅強的。

7點半準時起床,因為約定8點半到客戶公司。洗漱、整裝、出發。就像長跑一樣,過了疲勞期,就像個永動機一樣,根本不感覺累,所以我感覺困勁兒過去了。準時到了客戶公司,經過仔細核對,又發現了幾個問題,少了幾個零件。苦逼的我連臺筆記本都沒有,家裡是臺臺式電腦。幸虧我有準備,U盤裡拷貝了軟件。悲劇這就在這一刻發生了,客戶公司的電腦我裝了2臺,都運行不了。卸載,清理**表,也不管用,系統位數也對的上。真的無解了嗎......最後只能在cad裡直接畫軸測圖。我這是頭一次這麼用,完全是逼出來的。

在他們公司吃過中飯,繼續戰鬥。到了下午我實在頂不住了,因為從週四晚上到週日下午,我基本沒怎麼休息過。一起身,渾身骨頭亂響,腰部的脊椎竟然也開始不老實,嘎嘣嘎嘣作響,腳腕、手腕亦是如此。開始不由自主的說話,就是控制不住。眼看,天就要黑了。經過客戶負責人的N次仔細核對,終於完成了。我本來以為當場結現金呢,結果要了我的**號和**行地址,答應明天給我匯款。

回到車裡,我給老婆打了個電話,告訴她完成了,她讓我路上開車一定要小心。掛了電話之後,我摸了摸我的臉,感覺不是我的,抓了抓頭髮,感覺都要掉下來了。3天4夜,太累了,我定了個半小時的鬧鐘,因為怕一覺睡到不知道什麼時候了。在車上睡了半個小時。30公里的路程,我走了大概1個多小時,最後終於到家了。

回到家已經夜裡十點多了,我在公寓門口的超市買了些吃的。老婆還沒睡,一直在等我。一邊吃著東西,我一邊說這次任務完成的漂亮,錢明天就到賬,隱約記得我還說要給她買愛瘋6。我越是這麼說,她心裡越難受,我看得出來。之後我們都不說話了,就這樣躺在床上,女兒在呼呼睡覺,睡得正酣。

我躺在床上,聽到很大的歌聲,我問老婆誰在放歌?她說沒有聲音,你聽錯了。我說放的是什麼什麼歌,她再次說沒有,我才知道是我的耳朵出現幻聽了。(現代臨床研究認為,幻聽是大腦聽覺中樞對信號錯誤加工的結果。面對的並非無聲的世界,正常人的聽覺將內外部的聲音信號正確地向聽覺中樞傳輸,幻聽者由於聽覺中樞出現障礙,將聲音信號歪曲或誇張,甚至按主觀意圖加以改造。大腦錯誤從記憶中提取聲音信息,並放大也會導致幻聽。)躺在床上我竟然睡不著。

回想起當年09年春節的落魄樣子;回想起跑黑出租的艱辛;回想起當年進入汙水處理廠的人生低谷;回想起老鄭工幫我在北京找工作;回想起我每天讀書到夜裡兩三點;回想起我在北京拿著低於平均工資的待遇幹著高強度的工作;回想起這個方案的3天4夜未眠,這幾個情景在我腦海裡不斷循環著......

第二天醒來,已經是週一的早上7點了,7點半出發,7點40送女兒去幼兒園,7點50送老婆到公司,8點10分到我公司,工作還是依舊。不幸的是,上午又接到消息,客戶說還差兩個零件,忘了發給我了,圖上並沒有做,讓我馬上、立即修改。我說:對不起,我現在在上班時間修改你們的方案。你也是管理者,換做是你自己的員工,上班時間幹私活,你能接受嗎?後來,他不再執拗了。不過,4K下午如約到帳了。

2014年9月,在與這個客戶交談過程中提及電氣方面的知識,我基本是無知的狀態。而且聽他們的意思是想讓我參與一個新項目(是我揣測)。機械、電氣都要精通,否則無法勝任,很可能我因此失去了一個好機會。

9月初,我找到了我們公司的電氣工程師,因為平時關係都不錯,找他要了許多電氣方面的資料,開始學習。9月中旬,客戶再次要求我出整套三維圖紙,全套大概150個零部件,不包含標準件。這次過程比上次要輕鬆許多,因為我對他的結構已經瞭解了。鈑金結構、發動機供油系統、冷卻系統、進排氣、發電機結構、電氣佈置,密封結構,這次用了大概4天完成,再次斬獲4K。

2014年10月份,我開始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說不影響正常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我清楚的明白不能顧此失彼,要分得清孰輕孰重。目前客戶需要說明書上的電氣接線模型和接線圖,還在探討階段,這些對我來說更是一種挑戰。

我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在此我要表明我這個態度。以免有人說我賣弄,我只是想分享我的經歷,如果能給迷茫者一絲啟發,是我的榮幸。

有人說:我怎麼遇不到這樣的客戶。其實有的時候就在於你多一句交流,多一份堅持!

也肯定有人會說:你這是瞎貓碰見死耗子啦!你們說的也沒錯,我也許就是那隻“瞎貓”,一隻在黑暗中不斷碰壁,再不斷靠嗅覺繼續前行的“瞎貓”。

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期待羽翼豐滿時,我能進入一家外企,繼續歷練自己。現在為此潛心修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