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中國歷史第一個主動讓位給下屬的人,真誠質樸,下場悲慘

隋文帝大業十二年十月,翟讓、李密的瓦崗軍擊滅隋將張須陀,隋煬帝命裴仁基鎮守虎牢關,保衛東都洛陽。

大業十三年,李密向翟讓獻計:洛陽現在處於空虛狀態,士兵很久都沒有訓練了,越王楊侗年紀幼小,民心不穩,留守洛陽的官員們政令互不統一,段達、元文都缺乏謀略,以我看,他們都不是將軍你的對手,如果你能採納我的計策進軍東都,天下指日可定。

當時天下叛亂四起,隋朝已經呈現出土崩瓦解之勢。正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這個時候,誰先攻下東都洛陽或西都長安,誰就能成為反隋的盟主,號令天下。

此人是中國歷史第一個主動讓位給下屬的人,真誠質樸,下場悲慘

李密是一個非常精通政治謀略的人,他的看法正是要拿下洛陽。

翟讓表示同意,於是派裴叔方去洛陽打探虛實。

洛陽方面得知裴叔方來查探情報,著手防禦,並派人緊急向身在江都的隋煬帝楊廣報告。

如果任由事情繼續發展下去,將會變得複雜。一來洛陽方面的防備會變得越來越堅固,二來如果不急速發兵,可能會被其他人搶佔先機。

李密再次進言:事態緊急,我們應該立刻行動。兵法雲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現在老百姓飽受飢寒,洛口倉有那麼多糧食,離洛陽很近,將軍如果親率大軍,偷襲洛口倉,必定能攻其不備,他們來不及救援。等他們反應過來,我們已經成功。把倉庫中的糧食都拿來賑濟百姓,遠近的人都會來歸附,這樣一下子可以召集百萬大軍。然後傳檄天下,招募賢良之才,號令天下,豈不是美事?

翟讓說:這是英雄所行的策略,恐怕我難以做到,既然你提出來了,我會盡力而為,請你先行動,我緊隨你後。

翟讓的回答道出了普通人的膽怯,面對宏圖大計的時候他們會畏懼怯懦。比如三國時期的袁紹、劉表,田豐讓他奉迎天子,他不想去,田豐讓他偷襲許都,他實在不堪其煩,直接把田豐關到大牢裡了。

此人是中國歷史第一個主動讓位給下屬的人,真誠質樸,下場悲慘

還好翟讓不是這樣。翟讓雖然沒什麼雄心壯志,但能坦率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還願意盡力而為,總算是個真誠質樸的人。

三月初九,李密與翟讓率精兵七千翻山越嶺從秘密道路夜襲洛口倉,一舉得手。只有箕山府在張季明的堅守之下沒有攻克。

翟讓按照既定計劃,開倉放糧,讓百姓隨意拿。附近的百姓都向這裡集中,路上全是人。

瓦崗軍此舉確實收到了天下歸心的良好效果。隋朝的散大夫時德叡主動獻出尉氏縣響應李密。大名鼎鼎的祖君彥因為投奔瓦崗,李密待之以上賓之禮,將書信檄文的事情都交給他。

此時越王楊侗派虎賁郎劉長恭與光祿少卿房崱統帥步騎兩萬五千人爭奪洛口。

洛陽官軍對於瓦崗軍的評價很低,認為他們只不過是烏合之眾而已,沒有飯吃才聚集到一起造反,所以,洛陽城中的親貴子弟都爭著報名參軍,武器、盔甲、旗幟等裝備都非常精良。

隋軍定下進攻計劃,由劉長恭從正面進攻,而裴仁基從汜水進攻瓦崗軍背後。兩支部隊約定於當月的十二日在洛口倉南面會師。

不過,這個計劃完全被翟讓、李密獲取。

此人是中國歷史第一個主動讓位給下屬的人,真誠質樸,下場悲慘

到了十二日當天,劉長恭的兵馬先到達洛水,他們的士兵還沒吃早飯。劉長恭命令全軍渡河,在石子河西面列陣,南北相連十幾裡。

瓦崗軍經過研究,決定各個擊破。他們將大軍分為十隊,翟讓率六隊,李密率四隊。翟讓軍在石子河東列陣迎戰劉長恭,李密軍在橫嶺之下埋伏。

劉長恭看到翟讓兵少,直接發動進攻。翟讓軍交戰不利。此時李密橫向殺出。

劉長恭的士兵又飢餓又疲勞,不能力戰,大敗。劉長恭脫下衣服,扮成普通士兵才得以逃脫。

劉長恭的士兵損失過半。

翟讓、李密將隋軍丟失的武器盔甲全部繳獲。這一戰使得瓦崗軍聲威大振。

翟讓主動讓位給李密,尊其號為魏公。

《中國古代戰爭100場》系列之洛口之戰

劉弘文為您全面解讀中國古代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