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縮爲什麼是一陣一陣的?對母子倆都有重大意義,子宮真的很聰明

今天一個寶爸問了我一個問題,都說生孩子是最高級別的痛,為什麼女人都能熬過來?此前他還去體驗過分娩的痛,堅持沒有五分鐘就撤下來了,聽說生孩子需要十幾個小時,她們都是怎麼熬過來的呢?

宮縮為什麼是一陣一陣的?對母子倆都有重大意義,子宮真的很聰明

有人形容胎兒的分娩,是一個西瓜大的孩子從一指寬的宮頸口出來,這個過程都發生了什麼?宮頸口擴張到十公分,也就是容納胎兒的頭部通過,如何做到?不得不提到宮縮的強大作用還有子宮的聰明之處了。

宮縮為什麼是一陣一陣的?

女人分娩,從出現分娩徵兆到第一產程的開始,大多都是從宮縮開始的,其實,早在孕6個月,宮縮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那時候的宮縮是肚皮緊繃,在臨產前,先出現假宮縮,有的會間隔十分鐘,有的會間隔半個小時,疼痛感也時有時無,等到出現規律宮縮,頻率和強度開始加大,幾乎是四五分鐘一次,每次持續一分鐘,然後再週而復始,為什麼宮縮是這樣的呢?如果一直持續地疼痛,孩子是不是就更快地分娩了?

宮縮為什麼是一陣一陣的?對母子倆都有重大意義,子宮真的很聰明

一陣一陣的宮縮其實有兩個好處,對於產婦,宮縮的時候痛不欲生,中間的間隔能夠讓孕媽稍事休息,攢點力氣應對下一次宮縮,這樣才能熬過這麼久的時間,如果一直宮縮不間斷,產婦就很容易產生疲憊感,沒有力氣支撐第二產程,體力消耗也是巨大的,不是疼死就是累死了。

對於胎兒的好處也是巨大的,宮縮的時候,胎盤的血流量也會相應地減少,宮縮間隔會讓血流恢復正常,如果一直宮縮,胎兒也會發生缺氧的現象,可能堅持不到分娩就“呼吸不暢”了,所以子宮的聰明之處就體現出來了,既促進產程和宮頸口的打開,又不至於讓母、嬰有危險,這種最優的安排,才能讓生命通道順利開放。

宮縮陣痛到底有多疼?

提到了宮縮,就不得不提到宮縮的疼痛,陣痛來臨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是絕望的表情,其實真的疼痛是逐級增加的,這種感覺有點像溫水煮青蛙,在分娩剛發動的時候,是腹部疼痛,還有四成的產婦感覺到了腰疼,或者後背痛,隨著產程的推進,胎兒會壓迫會陰和盆底肌肉,就開始感覺到了會陰的疼痛,有人形容是針扎一樣疼,有人說是刀割一樣疼,腹部和腰後背也一直疼,只不過會陰疼痛會掩蓋其他部位的疼痛,臨產的時候孕婦還會感覺到強烈的便意,這些都說明胎頭已經很低了,馬上就要生了。

宮縮為什麼是一陣一陣的?對母子倆都有重大意義,子宮真的很聰明

您是不是也感覺子宮真的很神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