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六道木,又稱二花六道木,屬於忍冬科、六道木屬灌木植物。生長於多石山坡的灌叢中,落葉灌木,高1-3米;果實具硬毛;種子圓柱形,具肉質胚乳 。分佈於中國黃河以北的遼寧、河北、山西,內蒙等省;生於海拔1000-2000米的山坡灌叢、林下及溝邊;為多年生灌木,北方多有生長,其杆無心有結,每結自成紋路;紋路淺黃色或白色,豎行,均為六道。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灰皮去後,木面光滑,呈白色微黃。生長緩慢,木質堅韌,木面光滑細密,且不易折,強力折之,斜茬似刀,鋒利如刃。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六道木可用以作叉齒、耙齒,柺杖,木筷,具有鐵製叉耙難有的優點,握之不冷不熱,提之不輕不重,堅韌如鐵,彈力如藤,原木清白,可以其試毒;二者,六道木因其不可替代的殊勝寓意,多用於製作佛珠,念珠、配飾等,深受學佛之人喜愛。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從古至今,五臺山六道木與大乘佛教之間結下淵源深厚的因緣,六道木天然形成的六道紋路,一者,象徵著“六道輪迴”,令知六道苦,發菩提心;二者,代表著文殊菩薩的六把智慧之劍,攝“六度”行,出六道苦海,斬斷眾生煩惱;三者,代表著萬德具足的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以及六字箴言(即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尤其,明朝時六道木佛珠曾受到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加持,此外,還有許多持教高僧大德都佩戴五臺山六道木念珠,都更加突出了五臺山六道木的珍貴,故六道木乃佛國之聖物,具有超靈性,可以說是五臺山文殊聖地的標誌物,即便在藏康地區使用六道木念珠也是非常普遍和有特殊意義的,時刻憶念文殊菩薩。很多朝拜五臺山的虔誠信眾都會將六道木念珠請回當做文殊菩薩的信物終生使用。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近幾年隨著大眾對六道木越來越熟知,需求量增大,導致砍伐的越來越多,而六道木本身是一種多年生灌木,生長速度緩慢,所以,六道木只會越來越珍稀。

好的六道木產品確實加工精細,不僅不會浪費愈發珍貴的原材料,而且也讓學佛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擁有一串可以終生佩戴的六道木法器,同時也是結緣五臺山佛國聖物最好的紀念品。

具體如何選擇好的六道木佛珠產品: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1、 判斷是否為乾料;自然陰乾的六道木原木加工的佛珠產品,不易裂,而溼料加工的則極容易裂。(註明:所有木頭髮生裂變是很正常的,只是選擇用乾料加工,裂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

2、 具體如何判斷是否為乾料:1,成品佛珠摸之如果有種“木木厚厚”的感覺,即是用油蠟包裹,很可能是為了防止溼料裂變而這樣處理,但是乾料加工的六道木成品摸起來手感是“乾乾的清清爽爽”的感覺;2,成品佛珠的六道紋路如果是青色的綠色的,即是沒有乾透就用來加工的溼料,這種暫時看起來六道紋路很明顯,但是盤玩沒多久也會發生裂變;3,六道木原木可將其直接拿高,用小頭在平地上顛一顛,能脆生生的彈起來好幾下的就是乾透的,到地面基本彈不動,或者聽見“噗噗”的聲音的就肯定不是乾透的,這樣的很大幾率還會在裂;4,六道木原木如果未扒皮是最容易鑑定是否乾透的,只要乾透了,六道木的外層皮基本用手就可以扒開了,沒有乾透的,就像長在上面一樣,很難剝掉。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3、 判斷是否為本真原木:不去評論各廠家的加工的工藝如何,無論怎樣加工,真正好的佛珠手串,都一定是還原木質本真。六道木也不例外,真正好的六道木產品一定要保留木料原始的色、紋.具體判斷是否為本真原木:1、看顏色;天然的六道木原木,顏色屬於米白淡黃的清白色系,而且顏色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是同一根料,不同的位置,由於受到太陽光照的不同,生長位置的不同,也會有深有淺。2、摸手感;判斷表面是否裹了厚厚的油蠟等,一些工廠由於拋光工藝達不到(拋光是為了讓木質表面變得更為細膩,這樣盤玩捻的時間再久,木質也不會變髒,)經過這樣處理的佛珠,暫時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時間一久,外層的油蠟磨去之後,加上拋光工藝不行,木質表面紋路就會滲進各種髒汙,無法正常包漿。

五臺縣特產六道木佛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