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鄙人從小就愛聽歷史故事,對於很多歷史人物,也特別喜歡。到了學生時代,我最喜歡的就是清朝史,尤其是中國近代這一段。有很多人都特別反感這段歷史,因為在這段歷史之前,中國都是牛牛牛,而到了近代,真就像個病夫一樣,被人百般刁難,欺負凌辱。我堂堂中華,怎會淪落到這般田地?

這樣的問題,會有各種答案,說不出個確切的來。所以我之後也釋然了,不再追究所謂的歷史真相,因為沒有直接證據,再有道理的話也不可信。中國現在雖然也有爛片,但我個人以為,中國有些片子還是拍的不錯的,大多是歷史紀錄片。而在電視劇上,以前則有《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之後有《大明王朝1566》,都是人人讚許的佳作。

因為我最近補習的是《雍正王朝》,所以就借這部片子,與諸位一起管中窺豹,看看當時所謂康乾盛世中間的雍正時代,到底是怎樣的時代?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雍正皇帝的扮演者,是咱們的皇帝專業戶,唐國強老師。從上古一直到近現代,他都是作為一個王者形象展現給世人的。在劇中,能和他比肩的,也就是老演員焦晃,焦晃老師演的是康熙皇帝,也是一代聖主。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因為劇本開頭就說明了,是由小說改編的,既然是小說,那麼就不用去多爭論什麼是非對錯,因為很多並非是正史。小說家有自己的猜測,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邏輯,再結合史實,創造出一個全新的《雍正王朝》。

那麼我們拋開歷史,就從劇裡來認識一下,這個雍正是什麼樣的人。

劇剛開始,就是地方發大水,皇帝在朝堂裡坐著,會見百官。太子爺正在臨幸女人,還是自己老爺子的女人。真辦事兒的,是四阿哥,他遇到事兒就自己去戶部查,這樣才能得到第一手的資料。最會說話的,是八阿哥,可見他也有些才學。這就奠定了全劇中的兩個對手,一個四阿哥,另一個就是八阿哥。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在當時的四阿哥,替皇帝辦了許多事,到江南籌款,賑濟災民。他這次去可謂收穫甚大,不光把錢帶回來了,還把人才帶回來了,一個打仗的年羹堯,一個小奴才李衛,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我認為全劇最聰明的人,那就是鄔思道鄔先生。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如果說,在之前的大明朝,那些大臣都是戰戰兢兢,小心服侍皇上,而到了後期,則飛揚跋扈,跟皇帝對著幹,皇帝都無可奈何。那在清朝,皇帝對大臣的態度,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什麼大臣,不過是一條狗,自家人還能稱奴才,你們這幫人連稱奴才的資格都沒有。

在劇中,除去幾個正面人物,就算是之後的軍機大臣吧,他們還算有點官員的樣子,可其他人,上到京官,下到地方小官,哪個不是趨炎附勢,揣摩聖意。揣摩對了,主子一高興,賞一賞,那是高官得做,駿馬得騎。要是想錯了皇帝的意思,那後果不堪設想。

八爺黨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八阿哥確實有才學,也頗有“賢明”。不過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八阿哥最喜歡的就是暗中使絆子,可惜到底玩不過自己老爺子——康熙。結果支持自己的大臣被貶官的貶官,閉嘴的閉嘴。

而那個除了十三爺,幾乎一無所有的四阿哥,反倒一步一步,進了皇帝的眼。

我個人是很欣賞十三爺的,倒不是因為他站對了地方,而是他的所作所為,真堪稱一個“俠”字。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幫手不在多,在於能力。四阿哥的幫手裡,鄔思道先生是智力第一,他把皇帝的意思想的最透徹,並且教導四阿哥,如何如何,之前保太子是一計,之後輔佐四阿哥上位,又是一計。到之後,他選擇了半隱,也就是說,一來不再參與皇帝的事兒,二來如果皇帝想得到他,隨時能來找他。

鄔思道之後則去了李衛那裡,又當了田文鏡的幕僚,這可真是戰國孟嘗君,狡兔三窟的再演義。在被田文鏡趕走之後,鄔思道也沒有多待,帶著女人還有傢伙事兒,離開了……所謂功成身退,就在此吧。

而十三阿哥,其實對四阿哥更重要。因為十三阿哥會打仗,他是在軍中混大的,你計策再好,再有頭腦,手裡沒兵是要吃虧的。十三阿哥正好就有這樣的能力。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在康熙皇帝快要駕崩的時候,他早就都想好了,要把位置傳給四阿哥,可無奈朝中黨羽眾多,大都是八阿哥的人,於是皇帝告訴四阿哥,要小心謹慎,另外一定要找十三阿哥出來幫忙。

四阿哥哭了幾聲,到了後面,眼淚一抹,立刻派人去把十三阿哥接出來,然後去把周圍的軍隊兵權都握在手裡。這些舉措,到了後期,有人藉此批評雍正皇帝得位不正,如果真是皇帝親自傳位,要做這些幹嘛?呵呵,如果當皇帝的是自己,我想也會這樣做的。沒有兵權的皇帝,別說睡覺了,連椅子都坐不住。世上有個吃力不討好,又極度危險的職業,那就是皇帝。

有了兵權在手的十三阿哥,還有一個智囊鄔思道,四阿哥終於登基,稱為雍正帝。

既然是有對手的,那麼我們看看對手那些人是什麼貨色呢?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王字頭上加白花,是什麼字啊?

咱們的反派頭頭八阿哥,之前也在《宮》裡被洗白,成了一個美男子。不過在《雍正王朝》裡面,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家。可惜沒能阻止雍正帝即位。一般來說,自己是王爺,只要不犯事兒,像三阿哥那樣,編編書,或者他自己喜歡裝裱字畫,再或者像九阿哥那樣玩玩鳥,像十阿哥那樣聽聽戲,聊此餘生其實也不算難。

從劇頭到結束,八阿哥都沒當皇帝,除了最後要求八王議政,已經帶兵逼宮了,這才算是真反了,不過從各種行為來看,八阿哥只是想出一口氣,就是因為自己輸給了四阿哥。如果他自己當皇帝,那肯定會隨著百官的意思辦事,雖然他個人陰險毒辣,但他的一切都是依靠這個“賢”字維持的,也就是說,他做不出雍正帝這樣的事情來。

既然八阿哥不適合當皇帝,那他手底下那些人智商又如何呢?佟國維是一個老臣,也是八阿哥的軍師,可惜猜錯了康熙的意思,又被自己侄子隆科多出賣,最後被革去官職。而能打仗帶兵的十四阿哥,和雍正是一個媽生的,倆人雖然算是同盟,而且到了後期,八阿哥也希望帶人扶十四阿哥上位。可這人脾氣太過火爆,也不是好人,打仗可以,不懂節制韜略,最後被罰守皇陵,連最後的女人都被雍正帝拐跑了。

那個什麼九阿哥,十阿哥,酒囊飯袋,不足掛齒。所以綜上所述,八阿哥依靠的只有他自己,通過他個人的手段,籠絡百官,利用雍正改革造成的問題,攻擊皇帝,順手還找來了關外的幾位鐵帽子王,聯合行動,差一點兒就要成功了。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在最後關頭,他還想讓雍正的兒子,弘時站出來搶奪皇位,結果直接被雍正帝給賜死了,這招是直接為自己的兒子掃除競爭對手啊。當年康熙就做的不大好,雖然他個人英明神武,但在傳位的問題上,確實做的不大好。也叫他兒子多,而且都太混蛋了。

和《康熙王朝》相比,《雍正王朝》更多的是政治鬥爭,而不是戰爭。裡面的人都是心懷城府,心狠手辣之人,相比之下,雍正帝本人倒是個冤大頭,什麼都往他身上砸。那也沒辦法,誰讓他動了別人的奶酪呢?

在劇中,雍正帝一改當年康熙末期的弊病,整頓吏治,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也要納稅。這樣一來,得罪的就是地方官紳。從歷史上看,有知識的人是得罪不起的,他們有一支筆,有一張嘴,足以讓一個人遺臭萬年,皇帝也不例外。

可現實就擺在眼前,他的兒子乾隆六下江南,國家四處帶兵打仗,那都是需要錢的,這些都是在雍正時期積攢下的財富。康熙平天下,雍正治天下,讓兒子乾隆再出來維穩,造就了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但那真是盛世嗎?

其實從劇中,我們也能看到大清的隱患,早已埋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病會越來越重,最可怕的是,這是無藥可醫的。

大清入關以後,八旗子弟開始變得懈怠,不堪重用。在康熙時期,就已經在重用漢臣漢兵來與敵人作戰了,雍正時期則更是如此,必須更多的依賴漢人,張廷玉在劇中的地位大家也看到了,是鄔思道之後的第二大腦。

雍正作為皇帝,能相信的,會辦事兒的,不過幾個奴才,像年羹堯和李衛,這個李衛雖然沒文化,倒也是盡忠辦事,而且做得還不錯的。年羹堯因為飛揚跋扈,最後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雍正所能依賴的大臣,絕不是那些只會上書彈劾的清流,而是那些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也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智庫了。

一旦當了皇帝,就註定孤身一人,整個官僚體系都在跟自己做對,殺了吧,那就是亂殺忠臣,他們千古留名,自己遺臭萬年,想找個說說話的人都沒有。而這種阿諛奉承,欺上瞞下的官僚作風,在雍正時期就沒有好轉,更別說之後了。乾隆時期,還能勉強應對周圍和國內的挑戰,可一旦遇到西方的堅船利炮,這種官僚體系就變得弱不禁風,內亂不止。

古代王朝,因為財政體系的落後,皇帝需要錢,必須想著法兒弄,雍正搞改革,是文明拿錢,因為這些措施,都是向有錢人伸手的。當然很多人都不願意給,這樣就更好辦了,抄家吧。

雍正帝改革,到底是離不開時代限制的。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把大清這棟大廈的地基,再打打穩,多開些財源,維持整個體系的龐大運轉。比起康熙皇帝來,雍正也是毫不遜色。可是再有錢,這個國家也只是個農業國,像年羹堯打仗,雍正帝能做的就是拿錢和省錢。古代王朝歷來如此,要麼搶,要麼省,錢一向是古代王朝的重大問題。絕不像之後那樣,可以找融資,發國債。

《雍正王朝》可能有很多不符合歷史,但有一點,個人認為是最貼切的,那就是雍正是最勤政的皇帝,絕對不會有事沒事去談戀愛。他與整個官僚體系對抗,最終的結局,必然是心力憔悴,“出師未捷身先死”。

《雍正王朝》數英雄,論成敗,身後罵名來95——短暫的雍正十三年

而經過他一手變得富裕些的大清,也在乾隆之後,滑入了衰落的隧道,一去不復返了。

唐國強老師演過諸葛亮,和雍正可以說也有幾分相似,首先都是五十多歲故去的,也都是為國為民,累死了自己。雍正是個好皇帝,但作為臣子的人,是不願意跟這樣的皇帝的。就讓那一切是是非非,留給後世去評說吧。

最後我就開個小話題吧,如果是大家穿越到《雍正王朝》中,想變成什麼角色呢?我個人是想當三阿哥,首先我不是那種能當皇帝的人,我也不願當,三阿哥在裡面的形象就是個書生,而且吃喝不愁。我就想變成他這樣,吃得好,穿得好,還能看看書,甚至親自帶人編書,流傳後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