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棚戶區已改造十四萬戶 未來三年開工五萬套

省会棚户区已改造十四万户 未来三年开工五万套

棚戶區改造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市建設力度逐年增強,惠及14.26萬戶居民。今年起,我市將開展棚戶區改造三年攻堅,計劃開工建設5.5萬套。

棚改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在體育大街與談南路交叉口西北角,曾經破舊的老式樓房已經被多棟高樓和植被豐富的綠化帶所取代。長安區育才街道談南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和力雅園佔地約7600平方米,以前這片是華藥社區和長安區委宿舍樓,2010年10月拆遷,2013年7月回遷入住。如今,這裡共3棟33層高樓,住有760戶,設有小區廣場、健身器材場地,還有24小時監控為小區安全保駕護航。

“以前這裡巷子很窄,私搭亂建嚴重,通行十分不便,而且治安環境不好。如今,新的小區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治安水平也大大提升了。”住在和力雅園2號樓的居民萬茜對記者說。萬茜是華藥的職工,今年剛剛退休。她非常享受現在的居住環境,在她家裡,記者看到,兩室兩廳的屋子整理得井井有條,打掃得一塵不染。

我市自2008年進行棚戶區改造以來,重點對房屋質量差、基礎設施不配套、交通不暢、消防隱患大、環境髒亂差、不再適宜居住的集中連片平房和簡易、危陋樓房區,採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進行改造。按照徵收補償的有關規定,合理確定回遷安置房屋的戶型、面積標準,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既能住得上又能住得好、住得起的問題,得到了廣大棚戶區居民的積極擁護。

近年來,我市棚戶區改造力度逐年加強,像萬茜這樣的受益者還有很多。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棚戶區共惠及居民14.26萬戶,其中新建項目220個,約11.6萬套。

今年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住房26137套

今年的棚戶區改造已經碩果累累。記者在2018年我市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項目清單中看到,位於高新區祁連大街與淮河道交叉口的留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位於橋西區中山路以南、裕西公園以西的大談城中村改造項目,位於長安區翟營大街以西、北宋路以北的鋼西西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位於長安區體育大街54號的華藥一區三期棚戶區改造項目……

“大力開展棚戶區改造,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功能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還能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通過加強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盤活存量土地,可以騰出建設用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使用價值。”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棚戶區改造特別對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就業崗位增加,可促進相關區域商業、金融、教育、衛生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長期稅源。

2018年,省下達我市棚改任務為新開工20778套,基本建成20612套。截至目前,全市開工棚戶區改造住房17515套,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的84.3%;全市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住房26137套,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126.8%。

重點改造國有土地上的C、D級危房

“未來三年,我市將通過成片改造、原址翻建,貨幣安置和異地集中建設安置房相結合等方式,加快推進主城區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出臺了《石家莊市棚戶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計劃三年時間改造開工5.5萬套,重點將對國有土地上的C、D級危房改造,以消除人民群眾居住安全隱患。

按照《關於加快推進主城區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根據主城區危房分佈現狀,綜合考慮規劃條件、建造年代、佈局形態、經濟價值、技術方案等因素,採取成片改造和零星消除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危房較集中區域可實行成片改造,改造範圍原則上為C級以上危房建築,面積不低於改造區域住宅總建築面積的50%,且D級危房建築面積不低於30%或不低於1萬平方米。

對於不符合成片改造條件、符合城市規劃用地性質的單棟或者零星的D級危房,有條件的可實施原址翻建;對既不符合成片改造條件又無法原址翻建的D級危房,由市政府匹配土地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採取貨幣安置和異地集中建設安置房相結合的方式實施。

該負責人表示,今後三年,我市將全力推進棚改攻堅行動,力爭讓這項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