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遠逝的天堂》分享提綱及讀書筆記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论书|《远逝的天堂》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分享提綱:

1.本書短評:人類學歷時性研究和重訪研究的一本範例式論著,藉助於前後相隔四十年的多次深入的田野調查,為讀者展現阿倫貝皮這座巴西小城在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變遷。作者有意識地從人口、社會分層、經濟形態、人際關係等社會學、人類學關注的各個典型議題的角度,對阿倫貝皮展開方方面面的考察,使得本書不只是一本出色的關於阿倫貝皮的民族誌著作,也是關於人類學研究方法與議題的一本上佳教材。值得細讀。

2.本書的方法論意義——歷時性研究與重訪研究——同一地點,時間縱向上的比較觀察;原有理論與觀點的修正與完善;人類學研究的歷史維度

3.本書的研究主題意義——從鄉村到城市:小城城市化與現代化進程的典型案例——城市化與現代化的議題拆解:人口數量的增長與結構的變化(人口學),從平等社會到分層社會(社會分層研究),支撐產業與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口和社會關係變化(經濟社會學),外來人口的生活體驗變化(我者與他者,族群社會學研究)

4.人類學教材的寫法——幹中學,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由典型的民族誌調查來講解如何開展人類學研究

论书|《远逝的天堂》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遠逝的天堂》讀書筆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版):

序言P7人類學研究入門讀物,而非純粹意義上的民族誌個案研究論著。

第一部分《變遷的故事》:

P8調查點的貧困與公共醫療水平低下,P10參與式觀察遭遇到的巨大困難,P13結構化訪談的調查方法,P18阿倫貝皮幾乎沒有私人空間。

P22瀉湖水多年之後的嚴重汙染,P26在南方,度假屋和“夏季別墅”的出現,P29定居阿倫貝皮的外來嬉皮士,P30人類學研究客觀中立態度的障礙。

第二部分《桃花源》:

P40有社會等級,而沒有社會分層的結構,P42幾乎沒有人有政治身份,日常生活的去政治化,P48嚴重的大男子主義與性別不平等。

P56阿倫貝皮是漁民社區,卻不是典型漁民社區,P57開放的經濟等級和階層向上流動空間,P65最成功的漁民能夠承擔預計的風險,P70平等主義、男性至上與個人主義、追求成功的並行不悖。

P74阿倫貝皮淡薄的保護人體系,P79平民與地主之間差距的微不足道,P84經濟政治與外界的相對隔離。

第三部分《悸動桃花源》:

P87阿倫貝皮人口的膨脹與經濟形態的多樣化,P89經濟發展帶來的汙染橫行,P91經濟發展帶來的職業分化,P95社會經濟整體分化的加劇,P96社會分層的出現,P101巫術觀念讓新秩序變得合情合理。

论书|《远逝的天堂》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第四部分《現實》:

P108從捕魚業主導到旅遊業主導,P111經濟奇蹟中的房地產推動因素,P114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P123年輕嬉皮士與老村民的互動——類似於列維·施特勞斯提到的自然與文化的對立。

P127捕魚業的相對衰落,更大的漁船與遠距離捕魚,P132造成社會分層的原因——資本的佔有與在平地上的時間多少,P142大型製造業公司——巴西鈦業的招聘錄用對阿倫貝皮的影響。

P143對外來公共部門和機構的逐漸熟悉——包括福利和教育、公共衛生、國家對於婚姻的介入等等,P151男性人口的過剩。

P153從怪人到精神病人的社會分類區別,P154中產階級的興起,P160從個體標籤到集體標籤的轉變。

P195四位報道人各自的個人生活史梳理。

P197電視媒體讓阿倫貝皮與國家和世界聯繫在一起,P199電視在巴西的流行與閱讀傳統的缺乏,P203對加入世界體系的躍躍欲試,P210地方節日的重要性下降,基督教和聖誕節的慶祝則大為增加。

P219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發展的最大風險。

P232阿倫貝皮這類經歷過多年曆時態研究的田野點的突出重要性,P240全球性與地方性的互動。

P251歷時性研究與比較研究的範圍與優勢。

P262關於作者科塔克博士的簡介。

2018.7.26晚整理於泰州國際金陵大酒店

(本文是蓑翁為社會學吧精讀會2018年7月份共讀書籍《遠逝的天堂》整理的分享提綱和讀書筆記,配圖來源於網絡,供大家參考。)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