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餘你們一般會做什麼?

一起搞笑666


我是一個喜歡折騰的人,下班從不會讓自己泡在肥皂劇和遊戲裡。

人們說自律的人生最美麗,所以工作之餘我會刻意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運動、書法、英語、演講、看書、寫作。


運動:這是每週必做的,一般我會參加公司的活動,週四兩小時羽毛球,週五一小時乒乓球,週一去健身房鍛鍊,加上每天上下班騎車。


書法:每天會寫一段話,會一直寫,寫到最滿意,每天20分鐘。

英語:因為工作的需要,所以會每天花半個小時練習英語口語,現在練習英語的軟件也很多,像英語流利說,百斬詞等。


演講:當初接觸到演講是很偶然的機會,跟著公司同事參加了頭馬的一次會議,後來去了幾次就加入了,每週都會參加會議,通過演講可以克服公眾演講的恐懼,同時可以增加自信和擴大人脈。


看書:從小我就有看書的習慣,參加工作後買了很多書,每天睡覺前起床我都會看一個小時左右。後來用微信讀書看電子書比較多。

寫作:偶爾會寫點東西,像讀書筆記、影評,身邊的小故事等,將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也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總之,不管怎麼生活,自己開心充實最重要。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下班是一個人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最佳時機,趁著年輕多去創造可能吧。


東坡琅


看到這個問題,我略微回顧了一下我這幾年走過的路,結合我的實際情況分幾個階段簡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是剛上班階段(上班前兩年):剛從學校走出來,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自己能夠養活自己了,上學時的那種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忽然沒有了,感覺很輕鬆啊!這個時候,上班之餘就開始了學校裡想做但由於經濟和精力上壓力而沒有做的事,玩遊戲,三五好友胡吃海喝,然後談了幾個對象,現在想想有點頹廢了;

二是初醒階段(上班三至五年期間):玩了兩年以後,突然有一天躺在床上感覺好空虛,怎麼這麼沒有追求呢!不能這樣瞎混啊!於是開始重新翻開了書本,剛開始看一些專業書籍,後來發現也用不太上,而周邊有一些人在考證書,我也湊湊熱鬧吧!一發不可收拾,天天盯著各類證書考試時間,什麼二建、一建、人力資源管理師、企業培訓師、高級秘書資格、資產評估師、諮詢工程師、經濟師等等,考了很多,也累,感覺還很充實。

三是迴歸階段(上班後六至八年間):上班也有一段時間,對工作有了很深的感覺,而考了這些證書感覺也很耗費精力,而且硬骨頭暫時不想考,比如司法考試、注會等不想浪費大量時間在這些證書上面了,想著迴歸一下自己的職業,於是根據需要,我下功夫了考了MBA,上班之餘全部精力放在了研究生學習上,結交了許多朋友,也系統學習了一下管理知識,這個階段感覺也挺充實。

四是忙碌階段(八年後):隨著崗位的不斷變化,尤其是職位的提升,上班的時間越來越忙碌,白天時間電話不斷,一下在協調,一直在溝通,上班之後的時間越來越珍貴,尤其是大家都下班了,自己才能安靜的處理自己事,並且做一下思考。總之不是在加班,就是在陪客人吃飯,上班之餘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能抽出空來陪陪愛人和孩子就是一種幸福啊。

總之,在不同的階段上班之餘有不同事情幹,走好每一步,過好每一天,不荒廢,不虛度,給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多的幸福和安全體驗。


侃侃而談856


其實作為一個馬上步入而立之年的我,上班之餘的更多時間是用來照顧父母和教育孩子。我所在的企業工作制是特別普遍的朝九晚五的那種,而工作時間會要再縮短一些,雖然是私企性質,但是也是不錯的工作。平時會看看手機,找一些軟件賺點零花。可能這就是大多數人的工作狀態。但是也不怕大家笑話,其實我有一顆不安分的心,特別想離開這個企業,到外邊去幹一些自己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和工作,挑戰一下,畢竟人生很短,不想這麼平淡的走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身體不好,就特別想自己創業,這樣既有收入又能方便照顧家庭。但是一方面是現實很殘酷,一方面是家人的勸說,總是讓自己搖擺不定,下不了決心。希望大家有類似情況的可以給我一些建議,比如可以幹哪些工作時間會比較靈活一些。在此謝過。


筆直人生


7:00 下班到家

7:00-7:40 馬甲線運動和瑜伽腰背拉伸(純粹是為了減肥和緩解腰背)

7:40-9:00 吃飯及娛樂時間

9:00-10:00 讀書(知識類或者小說類 根據已經制定好的計劃而定)

10:00-11:00 洗漱,上床,準備睡覺

以上是我工作日的時間安排,一般沒有其他事情的話我都是這麼度過的。

週末的時候我會用上午的時間準備當天要發的公眾號以及頭條,下午的時間一般會追劇和下廚做菜

個人覺得自己趁年輕就該多學習一些東西,晚上的業餘時間應該好好利用起來,因為自己有一種心理作用就是現在不養成主動學習知識的習慣,到三十歲就很難再養成了,也希望自己能夠在三十歲的時候比同齡人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書巢閱讀


以前剛剛出來的時候,做的是相對比較底層的工作,每天的事情特別多都很累,剛剛出來社會也沒有什麼很多想法,所以經常都是一回家呼呼大睡。慢慢的工作崗位和薪資待遇都有所提高,自己的時間也多了不少,就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給自己充一下電,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我經常帶本子到網吧去看視頻學習,然後就現學現賣給身邊的同事講一些幽默且勵志的故事。

現在有家庭了,真正的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的競爭壓力也比較大,所以現在工作之餘的時間也不多,不是有一些社交上的應酬就是陪客戶應酬,週末可能有點時間,但是也要陪陪小孩和爸媽,畢竟活在當下現實社會,一般的工薪族沒能給家庭富裕的生活,再缺少對家庭的陪伴,那這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是不會好的


李大白菜豆腐


除了上班,就是自己洗衣做飯,每天堅持散散步,聽聽天貓精靈,還有和老婆孩子視頻,每週會打兩次電話回家和父母嘮嘮家常,有時會看看微信讀書,剩下的時間基本上都交給了手機。

彷彿沒有多少有價值的事



oppein生活


玩手機,睡覺,想晚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有沒有人要安排節目,啥時候發工資發了工資還花唄借唄!白條網商貸信用卡還有沒有剩?



爛掉的餃子


有了孩子之後,下班的時間幾乎都陪著他了。吃飯,玩遊戲,洗澡,看書。,等孩子睡了才有時間刷刷頭條。自己帶孩子那兩年我幾乎沒有朋友,也不愛和人說心事,打電話也就我的家人。後來出來工作了就加了同事微信,不過也就上班聊,下了班各自回家就聊的比較少。我感覺是沒什麼話題聊,她們群裡說話我也很少參與的。面對面到沒覺得自己不合群,一回到家,真的不想說話😪😪😪這就是我沒朋友的原因


夏天的溪水清又清



原來是小秀子啊


平時下班之後 1.會看一些考證的書。最近看好多朋友,都在做這些。畢竟大環境給我的感覺不穩定,多一個證書多條出路。2.會看下最近的趨勢吧,近年來自媒體,短視頻,抖音這些都挺流行的,而且發展趨勢越來越好。有興趣先了解下。 3. 會在B站看一些pr的視頻學習,還有一些剪輯好的鬼畜視頻,比較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