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邊緣型高鐵站的發展特徵與問題

臨沂北站位於建成區邊緣,在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範圍以北,距離主城區中心約10km。通過對多個邊緣型車站案例的分析,將其主要特徵和問題歸納為:①位於中心城區範圍邊緣,由於土地流轉、車站選址和市政設施銜接等問題,造成車站周邊地區缺乏詳細的規劃設計,容易造成房地產一支獨大,出現“高鐵空城”的現象;②處於城鄉結合部或農村地區,生態資源豐富,基本農田較多,農業產業發達;③距離城市中心較遠,無法直接輻射帶動,建成環境雜亂無章,市政基礎設施無序、產業選擇較低端。

但是,邊緣型高鐵站並非沒有發展路徑。在《高鐵站點周邊地區的發展與規劃》一文中,作者實證研究了京滬高鐵新城,認為建成區外的高鐵站點如果與城市發展方向一致,則會顯示出良性互動的結果,會對站點周邊開發具有引導作用。

鑑於此,臨沂北站作為邊緣型高鐵站,空間距離和區位選址決定了其規劃設計需要遵從城市發展路徑,包括空間拓展、產業升級和交通組織,結合國家政策指引,積極迎合時代機遇,順應城市發展規律,才能構建具有活力和魅力的高鐵新城。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周邊地區發展規劃技術思路

本文以臨沂北站周邊地區為例,從時代機遇出發,以新型城鎮化為理論基礎,按照“定性—定形—定業—定路”的規劃思路,提出發展目標,明確功能定位,劃定生態格局,調整空間結構,規劃用地佈局;從市域和市區層面統籌考慮產業發展、交通組織和綠化景觀等內容;從城鄉統籌角度整體考慮村莊發展模式、生態資源利用和市政基礎設施佈局。以高鐵站及周邊地區為設計重點,細化綜合交通網絡和綠地景觀系統,明確空間形態、建築高度、開發強度及景觀風貌等內容 ( 圖 1)。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臨沂北站周邊地區規劃實踐

(一)

地區現狀與發展機遇

1.地區現狀

(1) 城市的戰略性門戶地區。高鐵站周邊地區是中心城區未來北拓的承載空間。自 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城市的 5個發展階段清晰地闡明瞭城市空間發展脈絡:空間向北,功能積聚,服務提升。向北發展可以避開工業園區的圍城,專心構建城市服務中心,同時依靠高鐵站的對外輻射能力,帶動區域經濟建設,進一步融入京滬發展帶(圖2)。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2) 城鄉交織地區。規劃區生態資源豐富,基本農田較多,呈現集聚空間向郊野生態空間過渡的特徵。現狀建設用地為 45.8km²,佔全部用地的24.9%;道路用地為7.1km² ,基本農田為49.5km²,佔全部用地的26.9%。沂河與祊河從基地東西兩側南北向經過,魚孝河、柳清河、鴨蛋溝、韓村河、郝埠河、南莊河、龍王河和花園乾渠等大小水系構成豐富的水網空間(圖3)。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3) 產業參差不齊。臨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不健全,缺乏產、銷、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造成企業升級驅動力不足,商貿產業鏈萎縮明顯,全國性市場份額由 60%下降到 30%。規劃區內部缺乏產業統籌,呈現各自為政的局面:白沙埠鎮加工產業層次偏低;半程鎮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是距離城區較遠,園區建設較為封閉;棗園鎮以木材初加工為主,小作坊較多,產業園區還在建設當中。

2.發展機遇

(1)“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 2.0 版本,對我國的空間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沿海地區的單向開放轉向了沿海—內地多向開放;從中心城市集聚轉向發展對外門戶城市,引領外向型經濟發展。由於空間格局的變化,推動了產業空間格局的演變:內地開放城市的增多帶動了對外產品貿易擴容升級,針對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傳統裝備製造業基地。鋼鐵、水泥、工程機械、電氣設備和鐵路機車等成套設備產能輸出;多向開發格局增強了服務貿易產業,技術、信息、服務和標準輸出推動了生產性服務業與高端製造業的發展;跨境合作成為對外貿易的主題,單一貨物貿易轉向了“投資+貿易”多向合作,伴隨著對外投資的加大,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出口加工區和能源基地等已經出現。

臨沂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處,可以充分藉助“一帶一路”黃金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立健全服務貿易體系,深挖對外貿易增長點,創新貿易方式,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同時帶動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

(2) 京滬東線的建設將繼續促進京滬沿線城市的快速交通聯繫,進而擴張沿線城市的區域經濟腹地。臨沂高鐵站的建設使得臨沂對接北京和上海的交通時間縮短到3個小時,大大提高了與世界級城市群的經濟聯繫和交通聯繫。北京、上海兩大世界級城市群的創新動力( 技術、人才、資金 ) 將直接通過高鐵站注入臨沂北站高鐵片區,推動當地新興產業增長,助力城市產業轉型。

高鐵站的建設將極大促進商業、商務與高科技人才融入臨沂。由於高鐵出行的客流特徵將向商務、會議和旅遊等高端客流轉移,商務化、頻繁化的出行使得高鐵站周邊的產業業態向多元化、高端化轉變,零售商業、商務辦公、會展、金融和高級公寓等不同的產業業態將會陸續出現在高鐵站周邊。

高鐵站的建設將促進臨沂傳統商貿產業轉型升級。臨沂傳統的商貿產業以生產資料市場居多。傳統商貿業缺乏創新研發,貿工聯動程度較低,後發驅動力不足。高鐵站的建設可以促進人才和信息流動,推動商貿產業向高端發展,通過建設服務貿易體系 (包括資本密集型服務、技術密集型服務和勞動密集型服務 ),提高商貿業的產業價值,進一步拓展商貿業的服務範圍(圖4)。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二)

規劃內容

1.定性 — 明確服務職能和目標定位

(1) 城鄉服務職能 — 現代城鄉融合的新型城鎮化示範區。統籌城鄉,建立產業一體化、交通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的城鄉融合地區;在規劃區內優化生態空間、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將水網空間與海綿城市理念結合,建設生態花園型高鐵地區。

(2) 產業引領職能 — 以現代服務業為引領的綠色產業集聚區。綠色產業體系包括技術服務、資金服務和諮詢服務,針對現代加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服務貿易產業、科技研發孵化基地和旅遊集散中心。

(3)交通匯聚職能 — 全國50個鐵路樞紐之一。依託高鐵綜合交通樞紐,形成綠色高效的交通體系:構建高效率的區域交通系統;將軌道交通納入高鐵站內,實現與高鐵車站的無縫銜接;建設覆蓋全區的公共交通系統;構建覆蓋全部規劃區的綠道空間,將人群的生活空間向自然生態空間延伸。

2.定形 — 優化生態網絡,構建空間格局和綠道景觀

(1)先畫棋盤、再落棋子,劃定“三區”“四線”,保護基本農田。根據《臨沂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 年 )》,將用地分為禁建區、限建區和適建區。在用地適應性評價和山水生態環境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以生態源地、生態廊道和生態節點為骨架的生態安全格局。

打造“四心、兩廊、多節點”的生態空間。“四心”包括休閒綠心和生態綠心。規劃休閒綠心2處,均位於高鐵線以南,是村莊、河流水系的集中分佈地區,是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和建設城鄉休閒綠道的重要場所;規劃生態綠心2處,位於高鐵線以北區域,是基本農田與河流水系集中分佈地區。“兩廊”包括沂河和祊河景觀生態廊道。“多節點”包括河流水系交匯點、水庫和農業生態節點。通過多點的鏈接,將茶山風景區、水庫、河流水系、農林空間及城鎮空間進行有機串聯,構成多條生態軸線(圖5)。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採用實線控制與虛線控制結合的方式,在高鐵片區劃定“四線”。規劃道路紅線,控制道路邊界,對道路進行實線控制;規劃城市綠線,道路兩側防護綠地和鐵路沿線防護綠地採用實線控制,地塊內部綠地、居住區綠地和景觀水渠兩側的公共綠地採用虛線控制;規劃城市藍線,孝河兩側採用實線控制,控制寬度為 20m,其他景觀水系採用虛線控制,強調控制位置和規模,具體邊界形狀可在下一步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予以落實;規劃城市黃線,採用實線控制,具體包括鐵路客運樞紐、長途客運樞紐、公交首末站、小汽車停車場、站前交通廣場、消防設施、環衛設施、通信設施和供電設施用地。

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有機農業。對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的規模實行總量控制,落實耕地佔補平衡,確保耕地數量不下降、質量不降低。規劃佈局與土地利用規劃充分銜接,高鐵線以北的基本農田避免佔用,並根據基本農田分佈調整高鐵片區用地佈局。調整後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本農田為4 140畝(276hm²),其中有448畝(約29.87hm²)基本農田調整為一般耕地,劃定為有條件建設區。

(2)確定空間結構,合理安排城鎮、農田、產業和村落等空間要素,規劃空間結構為 “一心五片、一軸三帶”。“一心”即高鐵綜合服務中心,位於高鐵片區的核心區,是未來城市的商業商務副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中心;“五片”包括高鐵片區、棗園片區、半程片區、湯屯片區和生態農業區;“一軸”即城市空間發展軸,是貫穿中心城區南北的空間主軸線,承載著城市空間演變的歷史,也是市級功能聚集的功能軸線,向北聯繫茶山風景區,向南依次連接北城新區和蘭山老城區;“三帶”包括鄉村旅遊發展帶、產業發展帶和沂河文化旅遊帶(圖6)。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3)構建城鄉一體的景觀綠道。①生態型綠道以基本農田內的生態廊道為主,主要沿農田旁的河流水渠進行建設;②郊野型綠道以鎮區周邊生態廊道為主,連接鎮區與村莊空間;③都市型綠道以鎮區和高鐵片區內的主、次、支路人行道路為主。

在高鐵片區內,建設廣場綠地、濱河綠地、道路和防護綠地,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體系。規劃綠色軸線 2條,即孝河綠色景觀帶和文化娛樂景觀帶。其中,孝河綠色景觀帶依託孝河水景,構建生態型綠色景觀軸線;文化娛樂景觀帶依託人工水渠,打造人工水景觀,與商業步行街相結合,形成溝通沂河與孝河的綠色軸線。規劃綠色廊道16條,主要佈局在城市主次幹道兩側。規劃綠色節點13處,包括聖城公園、聖心公園、孝河公園、中心公園、政府公園、站前公園、站前帶狀公園、沂北遊樂公園、親和文化公園、臨北公園、孝南文化公園、聖園公園和孝中文化公園(圖7)。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3.定業 — 打造產業集聚空間,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1) 在農業生態地區整合河流水系資源,積極建設美麗鄉村。在農業生態片區內部融合水環境,形成以沂河、祊河為主脈,以柳青河、孝河為幹流,以其他支流及灌渠、溝渠等為“毛細血管”的水系網絡。規劃以祊河花園橡膠壩作為水源點,通過花園灌區乾渠把祊河的水儘快地引入柳青河;以沂河茶山攔河壩為水源點,通過茶山乾渠把沂河的水引入孝河,進一步增強柳青河和孝河的水面空間。

分類建設村莊空間,合理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強化鄉村空間的綜合治理。規劃將既有村莊用地劃分成5類進行綜合治理,即鎮區型村莊、社區型村莊、改造型村莊、整體搬遷型村莊和保留型村莊。鎮區型村莊是將村莊建設用地整體納入城市建設用地當中;社區型村莊是指以一箇中心村為核心進行居住社區建設,吸納臨近村莊人口,整合用地資源;改造型村莊是指對現狀村莊用地進行就地改造,包括建築外觀、生活環境、道路設施和市政環衛設施等,增加公共服務設施,改造後的村莊主要依靠生態環境和本土文化特色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整體搬遷型村莊是指由於高鐵站建設需要,對沿線村莊進行整體搬遷。

(2) 通過高鐵樞紐的帶動作用,擴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集聚創新要素,增強創新活力,驅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圖8)。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推動市級城市功能向高鐵片區集聚,強化高鐵片區高端服務、現代商貿、信息中介與創意創新等功能,統籌規劃高鐵地區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推動商業、辦公、居住與交通混合開發。

規劃在高鐵片區內建設城市商業商務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旅遊服務集散中心、城市文化創意與康體娛樂基地、城市休閒養老基地和白沙埠鎮行政辦公區。城市商業商務副中心旨在增強服務貿易產業,促進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同時帶動其他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達到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向上延伸第二產業的目的。

旅遊服務集散中心是依託高鐵站巨大的交通組織功能及沂河沿線豐富的旅遊資源,建設服務全市及周邊地區的旅遊服務設施。臨沂本身具有豐富的旅遊文化市場,特別是在沂河沿線分佈著眾多旅遊資源。結合高鐵站設置旅遊集散中心除保證用地規模和交通便捷外,還將在高鐵沿線拓展臨沂的旅遊客源地市場,推進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

城市文化創意與康體娛樂基地是展現城市文化、承載文化活動和其他大型娛樂活動的主要空間。根據臨沂歷史文化特色,以圍繞孝河展開的孝悌文化為主題,輔以書聖文化和兵家文化,結合城市特色濱水空間及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把文化底蘊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文化空間。其中,孝悌文化包括悌道文化創意園、傳統戲劇園、民俗文化街、文化展示館、孝悌書齋、顏含府、廟會廣場及孝源工藝園等。此外,臨沂是眾多書法大家的故鄉,規劃將書法文化在高鐵片區延續,舉辦書法節慶活動。兵家文化源於茶山的故事傳說,自古有研究兵法戰略、演習行軍佈陣的傳統,在基地東側旅遊片區再現傳統的兵家哲學文化(圖9)。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4.定路 — 統籌城鄉交通,匯聚高鐵站點

(1)規劃在高鐵片區內部建設五級道路交通體系:①規劃“三橫六縱”的區域性主幹道。主要功能是加強高鐵片區與市域其他市縣之間的交通聯繫。②規劃“五橫七縱”的結構性主幹道。主要功能是滿足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繫,起到聯繫城鎮與鄉村地區交通的作用。③在各個片區內部構建主、次、支道路系統,起到滿足片區內部交通出行需求的作用( 圖 10)。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2) 將公共交通放在高鐵站周邊地區優先發展的位置,積極發展快速公共交通,科學有序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優化公共交通站點和線路,推動形成公共交通網絡。公交線路規劃分為三級:①快速公交線路2條,旨在增強區域聯絡,站點服務半徑為500~1000m,以大型設施覆蓋為主;②普通公交線路6 條,以片區內循環交通網絡為主,站點服務半徑為300~500m,並考慮與軌道交通、對外交通、快速公交、大型設施等站點和設施的接駁,覆蓋率達到90%以上;③城鄉長途公交線路4條,實現規劃片區與周邊各區縣的快速通達及內部公交一站換乘,方便市民出行。此外,規劃公交場站4處,主要分佈在高鐵站前廣場、沂新線與孝園交叉口、永安路與聖城四路交叉口和聖清街與溫涼河路交叉口。

規劃將中心城區軌道網絡引入基地內部,預留2條軌道交通走廊,即軌道交通1號線,由高鐵北側車輛段為始發站,向南經臨沂高鐵站、高鐵核心區,向西經過沭河路進入北城新區;軌道交通5號線,由棗園鎮鎮區北側為始發站,經蒙山路向南進入北城新區。

城市邊緣型高鐵站地區規劃設計思路與臨沂北站實踐

四 結語

邊緣型高鐵站周邊地區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以臨沂北站為例,以解決問題和規劃目標為雙重導向,其目的既是方法探尋,又是觀念提升:①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城鎮化發展當中是對原有城鎮化理念的有力補充。在當今強調生態文明時代,生態資源保護與利用已成為規劃的核心問題之一。②利用“四定”方法規劃空間內容,杜絕資源浪費,集約利用土地,提升空間使用效率。高鐵站具有天然的聚集人才優勢,特別是創新型人才,以高鐵為核心組織創新空間,提高空間環境品質,達到交通便捷、環境一流的建設效果,才能留住人才,創造創新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