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爲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今年的奧斯卡獎項公佈後,引發中國網友的大範圍解讀。好萊塢到底喜歡什麼口味的電影?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是不完整的......

奧斯卡到底有何魔力,值得中國電影人魂牽夢繞?

這就是失了文化自信的表現。

你看,今年熱門:《水形物語》、《三塊廣告牌》、《至暗時刻》等等,不也沒撈到金雞獎、百花獎的任何提名嗎?

你瞅瞅諾蘭、德爾託羅或馬丁麥克唐納,對此表示過一點點的遺憾嗎?

今年的金球獎堪稱史上最黑紅毯了,本該是誰比誰美的爭奇鬥豔大會,儼然成了婦女解放大會。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不單單是因為金牌製作人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騷擾事件,還有這一事件所揭露的其背後好萊塢的百年腐朽。

男女老少,大小明星們,都穿上黑衣,他們覺得——

是時候為好萊塢的性騷擾事件發聲了。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獲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影片《三塊廣告牌》,改變自一個真實、憂傷的故事。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1991年,美國得克薩斯州維多市,34歲的離異女子Kathy Page被人發現死在自己車裡。據推斷,她在死前遭受了毆打、勒頸和強姦。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被害者Kathy Page

經歷了絕望的兩年後,鑑於警方的低效之舉,死者的父親James Fulton開始在各類街邊廣告牌上投放自己的憤怒。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警察搞砸了案子、正義的審判遲遲未至、你沒準也會碰上這種事!”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這裡是維多城奧蘭治縣,在這裡你即便殘忍地殺害一名女性,也沒人管”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Steve Page(受害者前夫)殺了他妻子,然而警察卻不願解決這個案子。我堅信這些警察肯定受賄了,司法部長應該來這裡調查”

除了在廣告牌上對當地警方展開抗議外,每逢女兒生日時,James Fulton還會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祝自己女兒生日快樂,以提醒公眾不要忘記此案。然而遺憾的是,此案至今未破。

距今近二十年前,一位名為馬丁•麥克唐納的英國作家,在坐巴士經過得州時,看到了這些廣告牌。

如今,馬丁•麥克唐納導演的《三塊廣告牌》斬獲了包括奧斯卡影后在內的多項大獎。

01

司法不彰,則私法必昌

當公力救濟失效時,人們就會投奔私力救濟——不通過國家機關和法定程序,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實現權利,解決糾紛。

這自然是絕佳的戲劇衝突題材,古今中外有太多文藝作品構架於私力救濟模式之上:

比如“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的《女駙馬》

比如“此案如不究明實情,浙江將無一人讀書上進”的《楊乃武與小白菜》

比如“我要求你主持正義”的經典黑幫電影《教父》

比如“自由之樹必須時常用愛國者和暴君的鮮血來澆灌”的美國戰爭大片《勇闖奪命島》……

當然還有前文提到的迎來熱烈討論的《三塊廣告牌》。

整個故事主線及核心,就是一位喪失女兒的單親媽媽,因為不滿警方遲遲無法破案,而通過在廣告牌上發出質疑來進行私力救濟的經歷。

也正因此,我們很多網友將其類比為美國版的《秋菊打官司》或《我不是潘金蓮》。

這三位女性的共同之處,就在於永不後退,因為她們身後無人支持。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從審美角度而言,這種身負冤仇,手逆乾坤的故事,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然而在現實中,私力救濟的行為卻不一定都能得到欣賞。

02

舍法求法的代價

原《焦點訪談》主持人敬一丹曾出過本書,叫《聲音》,其主要內容架構,由數以萬計“看也不忍,不看也不忍”的觀眾來信組成。在書中,敬一丹寫到——

“有不少農民與律師一起找到了電視臺,傾訴不平,尋求公道。我問過了農民又問律師:為什麼不走法律程序而找電視臺呢?律師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覺得輿論比法律有力量。”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然而,不通過常規路徑尋求正義,即“舍法求法”,看似捷徑,其成本天然卻要增加許多。且不說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去求人託人僱人,光是苦主在這一經年累月過程中所展示出的痛苦、絕望、偏執、瘋狂,就讓很多常人惟恐避之不及。

比如《三塊廣告牌》的女主,自從打廣告質疑警察後,先是自己被警察教訓,隨後當地神父過來勸勉“所有人都不站在你這邊”,再之後被人身體威脅、遭受電視臺批評、同事被警察拘留、送孩子上學被扔垃圾……

而在真實事件中,Kathy Page的兩個女兒也由於外公的廣告牌,在學校受到了欺凌。

正應了那句話:

我們國家是這樣的,如果你一輩子不攤上什麼大事兒,那幸福指數是真的很高。但一切的前提是,你別攤上什麼大事兒。大家平時都是BAT工程師,江浙滬小老闆,外企資深HR,光鮮亮麗,文明禮貌,看美劇聽巴赫,談投資聊上市,一旦出了事,橫幅拉起來,微博發起來,膝蓋跪下來,和進城討薪,在包工頭面前磕頭的農民工其實沒啥區別。

事實上,私力救濟,尤其是為雪深仇大冤的私力救濟,對於普通人來說,無異於一次艱苦的創業歷程。

不同於創業者可以接受失敗、止損或其它退出機制,私力救濟往往是無法接受失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在司法機器都無法給出答案的前提下,憑藉個人能量又有多大幾率能夠伸張正義?最終都沒能達成自己起初的願望,反而陷入更深的漩渦中。

03

“完美”的受害者

人類社會至今都有相當高比例的苦主,並不會把希望寄託在司法機構那裡。

可以說,現代社會絕大部分糾紛是通過非司法方式解決的,其中私力救濟的作用不可忽視。

當法律不再是擋箭牌的時候,廣告牌還可能成為最後一道擋箭牌。

基於某些原因,我們不太可能在國內看到類似的廣告牌,普通人在當前治理體系下也少有私力救濟的空間,唯一曙光恐怕就是社交媒體上的轉發。

但這一途徑現在看來,更多的是於事無補。

鑑於受害者或審冤者往往“不合群、不得體”的表現,再加之人們心中“一個巴掌拍不響、蒼蠅不叮沒縫的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等“辯證法思維”,受害者有罪論在公眾輿論場中逐漸成為了一種共識。

豆瓣網友“小波福娃”曾總結過,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做一個完美受害者至少要遵守以下幾條——

1.公佈的事件必須有足夠的、多方面來源的證據支撐,措辭嚴謹,邏輯清晰,除了事件本身之外,不講太多廢話,十分節制,既能戳中痛點,又不過於煽情(有寫公號十萬加的能力);

2.面對各種非難和指責,保持冷靜和剋制,沒有一句廢話,只點出該反對觀點的要害,一切見血(有一定公關能力和技巧);

3.絕不多說話,也沒有重大措辭和策略失誤,對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有充分的理由解釋和事實支撐;

4.沒有可以被人肉出來的前科和不能見人的黑歷史;

5.有足夠的社會和家庭支持(包括經濟支撐),不至於心理崩潰而失態罵人;

6.事件解決完/滿足訴求後,立刻停用賬號。

而任何受害者敢違背以上任何一條,人們就會迅速收回同情,開始拿“實錘”進行理智地質疑,將受害者重新設定為欺騙了自己的信任和感情的騙子,進而破口大罵,並期待“反轉”。

具體可參考江歌母親、杭州林先生、夏俊峰之妻、馬泮豔等人的遭遇。

沒有《戰狼2》的奧斯卡,竟成為一場婦女解放大會!

這些受害者,基本都難逃更多的“二次傷害”

不用猜也知道,就《三塊廣告牌》電影中的女主,或這個故事的原型,那位老父親的那些表現,如果發生在國內早被微博上的口水淹沒了。

04

我是尾巴

在17這個魔幻的年度裡,關於痛失親人,舉步艱難,我們已然很熟悉。魔幻與現實的交織是2017年的給小俠的關鍵感受。【操盤俠讀金融】作為一個財經號,一部老美的電影本應該不是本號的主題。

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太多的不完美。就像上文提到的,我們只能祈禱自己不能攤上什麼大事兒。

所以我想說,《三塊廣告牌》講述可一個非常棒的故事。實際生活中,當面對輿論、面對他人的“故事”時,需要保持更多的理智和剋制。生活不就是廝打過後還要擁抱嗎?

祈禱,永遠不會攤上什麼事兒。

即便攤上事了,也請不要聲張,因為你的身後,早已空無一人,無人援助。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